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来挽救留守儿童流逝的生命

(2011-07-10 17:33:30)
标签:

长辛伢

良心写手

留守儿童

关爱关注

社会问题

杂谈

分类: 草根的呐喊

蓦然回首,我已无力诉说!

 

十岁留守儿童自饮毒药半壶只求明灯一盏,求灯还是求温暖光明,闻着自知。十二岁留守儿童用绳索结束单方面的心灵契约,签订是约束还是亲情的呼唤,观者自视。九岁留守儿童因缺36元购书自挂柿子树,缺少的是金钱还是生命的教育,思者自思。中国留守儿童的生命正在流逝着,非悄然声息反势头猛烈声势浩大,让我们扼腕叹息却束手无策。谁来挽救留守儿童流逝的生命,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值得全民研究的课题。没有谁的生命该如此的流逝,那些蓬勃的希望更不该就此断绝。

  

http://www.jxlcps.cn/kmyt/upimages/2598/20100523214434.jpg

五千万双渴望眼神盯得人倍感忐忑

 

何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特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城市生活的孩子们。留守儿童,存在着四大问题。其一心理问题,其二学习问题,其三生活问题,其四,社会关爱问题。留守儿童的问题其实早已摆在明面上,至今仍未得到解决,可以想象其解决的难度有多大,以及所牵扯到的方方面面有多复杂。虽说该问题涉及到诸多复杂的因素,但此问题的致命性已经容不得忽视。自诩个人力量虽然单薄,但也需人人从自我做起,方能让此问题得以改善缓解。本文的标题不写成谁该为留守儿童流逝的生命负责,意在表明此文不为追责,只为切实的恳求公众关注和挽救这些可怜的留守儿童们。

 

首先,从留守儿童的定义上讲,造成儿童成为留守儿童的关键因素,是父母不在身边。父母为何不在孩子身边,原因或许有千百种,但最终都可以归结到“生活无奈”上去。没有哪个父母愿意远离自己心爱的骨肉,之所以要让孩子分隔生活,或许只是因为生活所迫外出务工,要养家糊口故而舍了孩子保全了全家。本身来说,孩子完整的童年是需要双亲的陪伴的,只有如此一个孩子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之前,曾有单亲家庭的孩子遭受心理的质疑,这质疑无非来自单亲(男女)的成长影响。说到影响,就不得不说说孩子的成长过程,孩子的成长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模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所见所闻所想都十分重要。试想想,如果一个孩子父母都不在身边,那对于他来说意味着失去了什么。或许一个年岁小的孩子没有那么多的生活困扰,但往往只要有一个生活困扰就能终结生命。

 

当然,父母其实并不是单纯的教导者,他们也是孩子的保护者。我们都知道出生没多久的小鸡,都需要母鸡带着四处觅食,遇到危险时母鸡往往会将小鸡护在翅下。因为脆弱,所以特别爱护。动物有情如此,何况人乎。父母是孩子的保护伞,这话说来不矫情。他们该教会孩子一切的成长知识,该告诉孩子生命的重要性,也该在孩子面临危险时把他们护在怀中。孩子是脆弱易委屈的,不能没有父母的呵护。留守儿童的关键问题是缺少父母的陪伴,从而导致了那么多让人惋惜的自杀悲剧。

 

自杀悲剧中掩盖着儿童的心理问题,孩子的心理问题是孩子自杀的关键,而学习问题,生活问题,社会关爱不足问题等是产生孩子心理问题的诱因。一个尚处于成长中的孩子,不但是身体上没有成熟,心理上也是不成熟的。不成熟的心理极容易因小问题产生极大的波动,小到一个回家时间的契约,就能让安徽的12岁留守儿童自缢祠堂中。孩子不成熟的心理需要教导和疏导,而这教导和疏导者非亲身父母莫属。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一般都存在心理问题,但真正的解决者,父母们,却已经悄悄的走开了。

 

其次,说到父母的打工问题上。这就真正的归结到一个社会问题上了,当前的社会劳力分配不均,以致产生了很多的流动劳力。很多人背井离乡舍妻弃子的在异乡打工,只是为了养家糊口盖房子。这早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的共识和形式,非特殊因素不能更改。既然当前的社会形势已如此,那么真正面临考验的其实是孩子的父母们。看父母们的取舍问题,父母是选择孩子,还是选择金钱。当然,这其中存在着不打工就没饭吃的严峻问题。但如果刨除了这类情况,还存在着舍弃孩子只为盖楼的父母,这种情况非常之多。这个世界,存在取舍,其对应的是得到和失去。或许有些父母远离孩子打工可获物质丰厚,但却因此失去了一个健康成长的孩子。或许这对于有些父母来说显得无奈,但其实在无奈之下依然可以有转圜的余地。就近务工和短期务工都是不错选择,为何偏偏要离自己的孩子那么远。还有父母两人都不在孩子身边,都选择外出务工,其所谓的为了全家其实是一个极为自私的理由。

 

再次,留守儿童们的父母不在身边,当然会导致一些学习问题,生活问题和社会关爱问题。学习问题会因没有父母的教导和陪伴产生,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上一辈教导,我们得先明确上一辈人本身的受教育程度,以及一些极为传统思想的困扰。留守儿童产生学习问题是毋庸置疑的,远受父母远在他乡的倍加关注和压力,远受学校教育的学习负重困扰。学习上无人指导,最终的走向都是心理困扰。生活问题更不需细述,缺少保护缺少帮助缺少物质,都将造成孩子产生心理阴影。社会关爱问题,这点上社会本身做得不够,留守儿童本身已经远离了父母的关爱,社会如果不给予足够的关爱,孩子终将长期处于孤独中。说到此,不得不说,留守儿童存在的诸多问题,都是息息相关互为利害,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什么事脱离了实际就是空谈,为此我们还是来看看那上述的几个案例。其一,十岁留守儿童自饮毒药半壶只求明灯一盏。明灯特指光明温暖,而这正是孩子之所需。该留守孩子父母正是选择了远赴新疆打工,建起了崭新的楼房,却因此丢失了一个孩子的生命。其二,十二岁留守儿童用绳索结束单方面的心灵契约。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在父母离家之际,用幼稚的话语警告父母,如果父母在某一天不回家的话,将让父母后悔。结果孩子的等待没有等到父母,而父母却因此等到了孩子冰冷的尸体,我想这对父母终将后悔终身。其三,九岁留守儿童因缺36元购书自挂柿子树。这是父母将孩子寄住在爷爷奶奶家里的悲剧,孩子因为喜爱一套学习资料,想要购买向奶奶要钱,在得到奶奶应允明日给钱的情况下。次日,因老人家未给孩子36元,结果孩子自缢于柿树上,不同的留守儿童自杀事件,反映的却是相同的问题,学习问题和生活问题,最终都导致了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的产生,最后导演了孩子的自杀。而这些所有的问题中,都存在一个关键因素,父母不在孩子身边。

 

最后,还是回到留守儿童的定义上说,留守儿童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在于父母的缺席。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天下最懂孩子心的,莫过于父母。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的肉,最为怜惜孩子的也是父母。对于有些人提议的建设留守学校来专门留守孩子,这简直太过荒谬,个人认为将一群留守孩子留守在一个院子更容易留下更多的问题,略带有强制的看管是会起到反作用的。相对于那些极为不靠谱的建议,那到底如何才能挽救这些留守儿童流逝的生命呢?回到标题,谁能挽救留守儿童流逝的生命?留守儿童缺什么,就应该给孩子什么,这才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只要让父母陪在留守儿童身边,一切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而想要让父母陪在孩子身边,其实是一个大难题牵扯甚广,也需要社会和众人都作出一些牺牲。

 

牺牲可如此,其一,父母牺牲金钱物质利益,自愿陪在孩子身边。其二,调整人口管理制度,让孩子能够入城,呆在父母身边。其三,教育机构给予留守儿童相应的扶持和帮助,取消所谓的借读费和择校费,能让留守儿童在父母身边择校就读,。其四,社会公益事业也多关注留守儿童,给予让留守儿童不间断的能与父母见面的机会,这包括无偿的资助团圆的费用。当然,此前提是人人参与社会公益,具有正当公正无私的公益机构以及充足的公益资金,郭美美的事件让人惊醒。其五,当地政府能积极的关注关爱留守儿童,给予该类家庭更多的帮助和优惠,当然,这只是个人美梦,无伤大雅也只增笑耳罢了。总之,最终能解决留守儿童的可取之道,就是想尽一切的办法让留守儿童不再是留守儿童。话虽虚,理却不虚。综合考虑到中国留守儿童的数目庞大,完全可以想象其实施难度有多大,以及其牵扯有几多。虽说难度和牵扯不小,但仍需我们从身边做起,从个人做起,如此严峻的形势才能得以改善。不努力之事,永无达成之日。

 

天下万物,唯吝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