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长辛伢学生集体下跪父母感恩陈光标拉登威廉王子校园 |
上可跪天地,下可跪父母,这是老话。人的一生,可下跪的对象不多,父母算是最为值得下跪的。我不懂,好好的学生给自己的父母下跪,最后怎么成了“奴性”的表现,还扯上了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思想。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生你养你育你,下跪又有何不妥。我不懂,子女的身体发肤,都授之于父母,为这传承下跪怎么呢?我不懂,父母难道奴役了孩子了吗?那学生的下跪扯上奴性做什么呢?其实,我有诸多的地方的不懂,只是学生为感恩父母的单纯举动,而被扯上了如此多复杂的想法,是社会太复杂,还是人心太复杂。
http://s7/middle/5e97711dga28b0cf459f6&690
1.活动很简单,下跪的是学生,对象是父母,孩子跪父母,简单的的举动。简单的举动,加上简单的活动,为何非要复杂化,想太多的话,既然扯上了几千年的封建“奴性”下跪传统,那何不再往前面推点,从远古时期开始算,追究那些“下跪”的成分,说不定还有迫于动物淫威下跪的事件,这些有意义吗?
2.学生给自己父母下跪天经地义,学生都愿意下跪了,而且自我感动的泪流满面的。请注意这眼泪不是委屈的眼泪,而是自我感动的尽情释放,我们一群人跟着在旁边说点“风凉话”,不觉得缺德么?
3.请注意下跪活动是学生自己组织的,参加的同学都通过了,并不是学校强加的活动。从学生的内心来看,他们有下跪感谢父母的想法,这想法有何不妥。所以说不要指责学校,也更不要指责孩子。
4.能到操场的父母都去了,去了的父母都有了自己的感悟,很多父母都感动的哭了,不得不说学生组织的活动,意义深远,让父母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有了不一样的回报。
5.父母哭了,学生也哭了。学生哭,是因为自己的父母在上班,实在无法到学校。学生为自己不能感谢父母而哭,别的学生都能通过下跪来感谢父母,而自己面前没有感谢的对象。这是一种羡慕,也是一种落寞,现实中的我们,当终有一天,你的父母老去逝去,你就会发现当你想要下跪感谢父母时,已经没有机会了。而那时,你唯一能下跪的除了天地,就是一座孤坟,如此情景,让人怎堪消受。
6.学生给自己的父母下跪,学生用行动表示了感谢,父母用言语和家书表达了想法,我依稀可以看到学生与父母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的桥梁”。或许这是他们最为直接的一次心灵交流,没有代沟 ,只有双方的心灵互动。这次活动是一次完美的契机,有何不好。
7.有人说,当孩子给父母下跪后,父母高兴了兴奋了,于是他们看不惯了。我在想,当你作为父母时,你的孩子用下跪的方式感谢你,你要哭嗓着一张橡皮脸吗?你觉得合适吗?反正我看不合适,除非你脸抽筋了,实在是笑不出来了。
8.学生给自己的父母下跪,学生自己都感动了,没觉着委屈,一旁的看客反而觉得委屈了,觉得道德沦丧了。我想问,这些看客的想法能代表学生吗?学生自己有自己的感受,我们在这些旁观者把成人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不觉得残忍吗?
9.还有人觉得做作,我实不懂做作的含义。是否凡是含有感情的戏码,都可以广义的称做为做作。父母与孩子如此近距离的感情交流,或许对于某些孩子来说就此一次,对于某些父母来说此生难忘,是感情的眼泪被贴上了做作的标签,从而显得刺眼刺心吗?还是嫉妒的心理在作祟?有旁人说的好,就算这是做秀,这秀的也是一种传统美德。懂!
10.“跪父母,接家书”的形式很好,比那些“家长会”要生动有用的多。敢问参加过此活动的父母,没有谁不是感触颇深,觉得有意义吗?难道一群孩子处心积虑的组织一场活动,只是为了所有的父母满意一次高兴一次感动一次都不成吗?这群孩子们的举动开创了先河,敢吃螃蟹便能先尝到鲜。
学生集体跪父母值得推广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总是习惯于说得很多,但总是做得很少,无论是作为父母还是作为孩子。这群孩子就是用实际的行动来感谢父母的付出,而非每天口头的嘘寒问暖。我这话说得不刻薄,其实我作为父母的儿子,还没有这群孩子勇敢,我佩服他们,我赞成他们。孩子给父母下跪天经地义,父母接受孩子感谢理所当然,这其实没有旁观者说的那么复杂。那么我作为一个旁观者再多说一句,学生集体跪父母值得推广,因为凡是感谢父母的行为都是值得称赞的,唯一的不同,只是方式不同罢了。所以当你的父母健在时,抓紧时间用行动告诉他们你的感激,我想他们肯定会感慨的老泪纵横,想想,鼻子都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