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马四次碾轧儿童,司机判罚4年徒刑

(2011-05-01 13:44:36)
标签:

长辛伢

倩女幽魂

威廉王子

世纪婚礼

江苏宝马

碾轧儿童

判刑4年

五一

杂谈

分类: 草根的呐喊

 

请相信我,我是故意连用两个“死”的,这属于纯粹的巧合。上帝安排亚当和夏娃住在伊甸园,那也属于纯粹的巧合,那个时候,世界上就他们一对男女,如今,中国的汉字似乎就只存在“死”这个字了。请原谅我,眼里只看到了“宝马车”,“三岁半男童”,“四次碾扎”“死亡”等等几个刺眼的字眼,我相信大多数中国人眼中也只会盯着这几个字眼。请随同我,再一次回顾一下这一起“死亡”。我不敢用“普通车祸”来定性,也不敢用“故意杀人”来迎合众人。

 

去年9月7日,徐州新沂新安镇良辰花苑小区内发生了一起车祸,司机伍坦驾驶一辆宝马X6越野车倒车时,因疏于观察车后情况,突然撞上了正在车后玩耍的3岁半男童李诚此时,坐在车内的司机伍坦发现车子停顿了一下,他感觉到“地上有东西”,但也没多想,于是继续倒车,宝马车左后轮直接从李诚身上碾轧了过去。随后,宝马车并未直接倒车,而是再次踩油门往前,车左后轮再次碾轧过李诚的身体。直到这时,伍坦感觉车辆颠簸实在有点大了。“我觉得有点坏事,是不是轧到小区内的宠物或者人呢?”伍坦决定停车,他原本想挂上空挡后下车查看,但慌乱之中判断失误,他其实挂上了倒车挡。伍坦刚打开车门下来,宝马车就开始往后倒。伍坦也发现出事了,他下意识地用双手抓和肩膀扛,试图阻止车辆倒退,但却为时已晚。宝马车的左后轮第三次从李诚身上轧过,由于车辆还没停,左前轮在继续倒退中,第四次轧过李诚。几分钟后,伍坦拨打了110、120报警。但李诚却因头部遭受碾轧,经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

 

http://s4/middle/5e97711dga2307dec9c23&690


   昨天,“宝马四次碾压儿童案”已经得到了审判,肇事司机因过失致死判罚4年有期徒刑。法院的判决下来,多数的中国人觉得判轻了。他们不但觉得判轻了,而且觉得判得巧了。原本过失致人死亡罪应该判罚3—7年,但法院单单就判罚了4年,4虽然不是一个吉祥的数字,但无巧不成书,无独有偶,我觉得药八刀,因其八刀致死按这“机缘巧合”的规律应该判罚8年,而不应该判罚死刑。实际上,如果都按此规律判罚,法院的法官处理类似案件就省事了不致于“累死”,但国人多半就不会答应了。在他们的眼里,这俩个人都应该“死”,正应了“4”这个不吉祥的数字,再说“8”也是“4”的两倍。回到这起案件上来看,多数国人觉得判罚得轻了,其过失致死罪应该为故意杀人罪。于是他们把“宝马”和“法院的法官”两者联系上了。

 

事实上,中国不出“包青天”已经很多年。要是在如今的中国真有个“包青天”,那估计他早就下课了。如今的世道,不是随便弄个“狗头铡”,“虎头铡”就能判案索命了。如今的法官判个案,首先要考虑到上面的政策,其次还要考虑到下面的舆论的力量,法官被夹在中间猪八戒照镜子都照了几回。法官判了伍坦因过失致人死亡罪4年,国人普遍觉得轻了,轻重的关键点在于“过失致死“还是“故意杀人”。再把“宝马”“四次碾压”等等因素加进来,国人就更加愿意认定为“故意杀人”。于是,人们更多的纠结于宝马车主的对这件案件的影响,以及法官的不公正判决。当然也有人开始探讨宝马X6的档位问题和一个所谓的开了20年车的专职司机的经验判断问题。我觉得前一部分人把过多的情感和金钱因素加进来是不够理智的,事实上谁也没有在现场,谁也没看到车主直接把他的“宝马”送给了法官,如此妄加猜测就轻松判定是不对的。中国是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家,但这信仰也不能是对于“钱”的憎恨。如今的世道贫富差距很大,国人难免会有些“仇富”心理。但我们不能说一个穷人坑了一个有钱人,有钱人告了官,官处罚了穷人。那富人就一定是用钱使了“路子”才如此。有钱人本身没有罪,我们不能另眼相待,再说驾驶宝马车的伍坦也并非是个有钱人。在我们盲目的猜测之时,我们为何不看看当时的视频录像再做评判。要知道有时候众口能够铄金,真相往往止于流言,请谨慎我们的流言。

 

前一部分人明显有些不理智,实际上有些人为了探究真相,他们亲自去看了视频,最后他们改变了看法。他们认为伍坦在驾驶之时明显不是故意的,他没有像民众预言的那样故意杀人。当然,这也只是一部分人的看法,我们不能以偏概全。我们来看看后一部分人的观点,他们明显显得很专业,没有过多盲目的用情感来判罪。他们在探讨一个20年的专职司机会犯这样一个致命错误吗?特别是他还碾压了这可怜儿童四次之多,于是很多人怀疑是故意的。首先来说,专职司机伍坦与儿童李诚应该没有仇,他没有直接杀人动机。很多人说一个老龄专职司机在碰到车下颠簸问题,应该从经验上判断出车下轧了人和物,他就应该果断的刹车而非倒车,这样就不会发生多次碾轧的悲剧了。一个专职司机正常的判断应该如此,但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个开了20年车的司机的惰性反应。或许他只是觉得轧了物,于是采取倒一下车就能过去,他懒了不想停车下车看。或许他那天“大姨妈”碰巧来了,身体加上精神的不适,导致了他判断失误,于是把“空挡”挂成了“倒档”。所谓人有失足,马有失蹄并非传说,它真是存在。谁敢说曾经没做过犯2的事,只是碰巧那些事不够致命罢了。当然,我也并非是为了司机开脱,本身这样做对我并无好处。我只是受够了各种猜测,我的推断和其他人的推断全都是来自猜测,难道我们就要因为一些猜测去判决一个人的死刑,难道法官和刑警的判断还没有我们这些人的猜测准确。还有些人质疑宝马X6的档位问题,我没开过宝马,我无权开口,但我知道它也有自动和手动两个档位选择方式,而并非有人所言的只有自动档。不得不说,国人太喜欢用“感情”来判断事实的真相了,而不愿意多研究一下事实的真相。有些人说,理智一点,多看看视频录像,再多理智一点,这话不是我说的。

 

我们再来看看鸡蛋碰石头的故事,一个鸡蛋碰上了一个石头,鸡蛋碎了,石头相安无事。于是石头被判有罪,谁让它没事了,而鸡蛋成为众人同情的一方,它一定是无辜的被杀的。在某些事情人,我们都习惯于同情弱者伤着死者,而将指责仇恨对准了强者安者活者。但如果事情并非是按照感情编排的剧本拍摄,无论你找再好的导演也不能拍摄完成。如果不是石头欺负了鸡蛋,而是鸡蛋自己想要去碰石头,或者发生了天灾石头被外物推动了压倒了鸡蛋,最终的结果都是鸡蛋碎了,石头相安无事。那么石头又该判个什么罪呢?当然,鸡蛋和石头的故事也只是一个比方。案件结了,我们来看看死者家属的反应,他们得到了赔偿金,也写了一份对伍坦的谅解书,犯罪人伍坦也认罪悔过了。当然,很多人又会怀疑死者家属被收买了,被钱堵住了口,做出了不愿意做的事。但死者已逝,家属们都接受了这个事实,难道我们一帮子看客还不依不饶的,非要治一个不知道是清白的还是无辜的伍坦一个死罪才肯罢休么。

 

我虽说也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但是我并不愿意只是去看围观各位的感情言论。一个三岁半儿童被一辆宝马连续的碾轧四次,司机是杀人者,这都是事实。他有罪也是事实,但该不该死就不是事实了。你说他该死,另外一个人说他不该死,我们就轻易的通过猜测和感情理论去决定一个人的生死,不觉得太残酷了点吗?我看这残酷性也不亚于宝马碾轧儿童的事实。孩子死了,我们该理性的去同情,我相信,死者家属肯定比我们要愤怒,想要这个可恶的司机去死,但是他们都接受了这事实,我们还在旁边争辩什么呢?我,不懂。再说,这个司机如若真的是故意杀人,那我估计他以后的日子也不好过,一个故意用车碾轧过儿童的司机以后还敢开车么?他每晚的梦中是否还会出现类似逼真的画面,这个你我都不是他,只有他自己的内心才能明白。

 

你不是法官,我不是法官,他也不是法官,所以我们无权去判罚一个人的罪责,更何谈一个人的生死。妄加的猜测,情感的愤怒,只是会让我们显得很虚妄,请用事实证据说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