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生因触犯校规喝药自杀,生命怎屡因发丝消逝

(2010-10-19 19:30:11)
标签:

长辛伢

卡吧

张悦

李彤

校规

学生

发型

喝药自杀

生命教育

手机博客

校园

女生因触犯校规喝药自杀,生命怎屡因发丝消逝

文/长辛伢

 

张悦自杀事件:据报道:山东临沂六中13岁女生张悦,因被学校认定头发太长,不符合“校规”三次被赶出校门之后,在家喝下灭白蛾用的灭幼脲自杀死亡。张悦死亡已经三天了,校方从校长到班主任,玩起了“躲猫猫”,却没有一个人肯站出来给张家人一个的解释。

 

李彤自杀事件:梨树县第四中学初一二班女学生李彤刚上学一周,因头发染成棕黄色、头发长、在学校喝啤酒等行为,老师把家长李小辉叫到学校,让把学生领回家教育教育。8月23日上午,李彤到家后喝了农药百草枯除草剂,当日被送往梨树县医院、四平市中心医院、长春吉大二院抢救治疗后,又转院到北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0七医院住院26天,于9月18日医治无效死亡。

 

 http://s11/middle/5e97711dg92f6bc75c28a&690     http://s15/middle/5e97711dg92f6bd93253e&690

    李彤父亲手拿女儿的照片表情木然             李彤母亲在床上嚎啕大哭



继卡吧用犀利的文笔质疑学校对于发型的规定之后,又一起类似张悦因发型不合校规自杀的悲剧悄悄的就发生了。同样是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我先后见证着它们是为何就那般轻易的走到了尽头。在我黯然神伤之时,内心亦不自觉轻轻惊叹,那些轻柔的发丝又怎能拉动生命的重量,要不然它们又是如何同时“殒命”的。

 

对于学校有关学生发型的校规,个人本没有太多的感触。但在这两番年轻的生命因校规消逝之后,让我不得不开始考虑起学校这校规来。校规,既为规定,那必然是为了便于管理,而学校本来就是公众之地,没有相关的规定是成不了方圆的。起初,我与大多数人持着上述的想法,故我们很容易认可学校的规定是合乎情理的。如此说来,那这两名女生先后因发型触犯校规委屈自杀,这根本与学校没有任何关系,学校也无需为两名学生之死负上任何的责任。但在生命的“绞刑架”面前,我们不得不深思这其中的问题关键。我知道会有很多人开始质疑学校是否该硬性规定学生的发型,学校和一部分人也肯定会以上述理由来应对质疑。而另一部分人则用这两名女生因校规而死的事实来反驳,类似的有关学生发型规定的争论恐怕永远都休止不了,而且这争论也不会有个结果,因为双方都有引以为论的理由。

 

如今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屡屡因学校校规而消逝的事实已然摆在面前,而那无休止的争论也没有个停歇的时候,个人觉得我们当下首要的任务便是如何制止类似的惨案接二连三的发生。对于女生张悦和李彤之死,首先家长们和学校不要再采取互相“踢皮球”的态度,责任是两者皆有的,无需过分虚假的“谦让”。这种“谦让”也是让人极为的鄙视的,我相信已然入土的都会觉得不安。要杜绝好类似的悲剧再发生,其关键点在于学校和家长的双向沟通,如果两者能够沟通好,和谐的教育监管,我相信张悦和李彤不会轻生。很显然,两名女生想到自杀都是因为内心受了委屈,而一般受了委屈的人都需要找人发泄,以此来调节自己的情绪。而这委屈多半产生于对学校的发型规定不满和父母的不理解,这些直接造成了他们想到了自杀。是的,她们想到了自杀,而且是相同的方式——喝药!而且她们都被学校勒令过三次,学校要将她们请出去。我想,这两名女学生在学校受了委屈,遭了学校的驱逐,那么她们回到了家里也必然要遭父母的不寻常眼神,而这些因素也必然会造成她们内心委屈的积累,至于她们自杀的方式我没有过多的研究,或者是巧合又或者是模仿吧!

 

如果只是巧合,那便还罢了,如果是模仿,我想后来的李彤是为了更为强烈的表达对现实的控诉吧!现实太沉重,生命太脆弱!等到两名女生先后的走上了不归路之后,学校和家长们才开始正式的重视起沟通来。父母的眼神和表情早已苍白木讷,学校领导们的额头上早已布满了汗滴。是的,这是秋天,但却有冬天的天的冰冷刺骨。如果大家的脑中还能存储些文字,我相信类似的学生自杀事件在我们的眼前晃动过并不只是这一次两次,学生自杀的新闻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种现状和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实中的人们生活得太浮躁了。

 

生活太浮躁,但我们并不能不清醒。学校最近提倡的“生命教育”,个人非常赞同。学校非常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开展,其实不只是学校要积极的开展“生命教育”,父母们也应该对自己的子女进行生命教导,让这些年轻的孩子们明白生命的珍贵,让他们知道生命的个数是“1”。而且是个单数,并没有再来一回的可能。除了“生命教育”的不可偏废,另一个重要点即为学校和父母的双向沟通,只有学校和父母沟通好,才能是孩子们能收到近似“24小时”的保护,而在保护上不至于因沟通不利出现“真空”。孩子是需要好好呵护教育的,我相信这点没人能反驳。教育好,保护好,采取的措施也要好。对于学校有关学生发型的这项规定,其实学校可采取更为温和的办理措施,万不可学生一触犯规定,学校就明文规定的强硬执行,恐吓学生让其明白规定的严重性,这些是万万不可的。我们都明白,对待未成年人要有耐心、恒心和宽容之心,当我们以成人的观点来严格要求未成年人之时,这其实是一种强迫。而强迫必将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情绪的滋生往往是学生自寻短路的根源所在。

 

学校对学生违反规定的态度要温和宽容,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的心里情况要及时的给予关心和沟通。而学校再与父母沟通好,我相信有关学生发型的问题将不再是问题。如果学校仍旧对于学生触犯校规采取较为强硬的态度,屡建不改就开除的话,我相信类似两名女生的悲剧将不断发生。如果父母不能够及时的关心和沟通好自己孩子的真实想法的话,恐怕他们只有对着自己孩子的尸体暗自悔恨泪流满面了,而这并非危言耸听。

 

愿学校和父母两者皆上心,“踢皮球”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为了自己的孩子,为了祖国的年轻一代,请让他们的生命存活得有意义,而不是过早的消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