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辛伢:大学生怕挂科凸显的心理因素

(2010-01-12 01:37:55)
标签:

长辛伢

怕挂科

求神兽

信春哥

不挂科

神兽门

校园

长辛伢:大学生怕挂科凸显的心理因素

 

挂科几乎是每个大学生都会面临到的问题,挂科可以说就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对于挂科,大学生本应正常的对待,但是有些大学生把挂科看成了是洪水猛兽,于是就闹出了一出出怕挂科的荒唐闹剧,而这些闹剧的背后又凸显了大学生怎样的心理因素呢?

 

http://s4/middle/5e97711dx7ce710640b83&690

   近日,正值大学生期末考试的高峰期。武汉某部属高校大二学生小张向记者展示了一张他刚刚拍摄的照片:在学校西区的足球场上,一个小圆头、长脖子、大肚子的“四不像”安静地躺在场边。“这就是在网上很出名的‘神兽’,其实是个莫须有的动物。”小张告诉记者。更雷人的是,在“神兽”身上,还插着一块告示牌,上书“拜神兽,不挂科”。“这个‘神兽’堆好之后,还真有学生跪在雪地里对着它三拜九叩呢。”其实在这荒唐场景之前,大学校园里一直都流行着一句话信春哥,不挂科,”许多大学生在寝室供奉着李宇春的画像,祈求不挂科。后来大学生发现春哥有点“不靠谱”,于是他们开始拜起了“神兽”,端的是制造了这次“神兽门”的闹剧。

 

闹剧远没有停止,大学生的荒唐心理却又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大学生们重视成绩,不愿意挂科,这是好事,但采取这种荒唐的行动却显得愚蠢。从大学生们这些愚蠢的举动我能看出其怕挂科的四大重要因素,正是这四大因素让大学生们因挂科而战战兢兢。

 

第一大因素:名誉因素

名誉因素说得通俗点就是面子问题,大学生怕挂科主要是面子上觉得过不去。毕竟每个班级挂科的人数只占小部分,而这一小部分大学生无法避免的会背上“全班最差劲”的心理包袱。不只是在自己的班级同学面前有些抬不起头来,每次补考的时候还要面临其它校友的指指点点。不管是来自哪方面的轻视目光,都会让这群大学生为了保住自己的名誉采取任何的疯狂举动。虽然这些疯狂举动有积极方面的意义,但是它更多的暴漏了大学生间的“非正常”虚荣问题。为了这虚荣,为了不挂科,他们拼了。

 

第二大因素:金钱因素

挂科就意味着他们要重新缴纳一笔重修该科的费用,从而保证自己拥有再学习的权利和再考试的资格。这一笔费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特别是挂科较多的大学生,这笔费用足以让他们“揭不开锅”。或许有的人会说,他们可以向自己的父母要钱来交这笔重修费。我觉得有这种想法的人完全没有体会到他们的苦衷,他们向自己的父母要钱至少得有一个像样的理由,除非撒一个弥天大谎,否则就只有拿自己的生活费来垫这笔费用。挂科后需要缴纳的这笔高费用让许多的大学生不敢轻易的挂科,他们才会去采取一切避免挂科的措施,只因那种节衣缩食的日子并不好过。

 

第三大因素:时间因素

虽然大学生的课程并没有高中那般的繁重,但是每学期真正能用来学习的时间其实并不多。一旦挂科,那将意味着你将花更多的时间在这一学科上,从而保证下次考试不会再挂。如果累计挂科门数较多,那将意味着你将没有其他的活动时间。在大学校园里,学生活动占了大学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你因为重修课程花了一部分的时间,再加上本学期必修课程规定的时间,那你将永远体会不到学生活动的乐趣。总之,一旦挂科,重修该科的时间只能从你平常的有限时间里挤出来,而你将不得不压缩你其它活动的时间,这对于一些大学生来说简直太难受了。是故他们并不愿挂科,除非他们对于考试“没招了”,否则他们绝不会坐以待毙。

 

第四大因素:压力因素

挂科导致的课程累积只会让大学生们苦不堪言。由于学校每学期的时间毕竟有限,大学生们一般要求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多门课程。往往本学期的课程都会让他们焦头烂额,挂科导致的累加科目只会让他们叫苦不迭。他们面临着合格修完所有课程的压力,也面临着挂科所累加科目的“第二次”压力。在这多重压力之下,大学们怎能不会为了考试甘做“拼命三郎”。

 

考试无难事,只怕“无心人”。其实大学的所有科目考试只是针对大学生们的一些基础测验,远没有有些大学生们心中想象的那般可怕。当他们宁愿去求“神兽”保证不挂科的时候,我奉劝他们更应该多求求平时的自己。

 

编译:长辛伢是一名致力于把原创文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专业写手,也是一名纯文学的推崇者,还是一名研习各类文学作品的学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