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明月清风花香飘
明月清风花香飘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6,381
  • 关注人气:1,2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乡垛田[张宏宇]

(2025-04-25 21:51:24)
分类: 报刊文摘(转)
  兴化多水,水多则田少,田少则民贫。然而,兴化人却自有其生存之道,那便是垛田。

  所谓垛田,是在水中筑起土堆,土堆之上种菜植稻,四周环水,舟楫往来。远远望去,千百个土堆星罗棋布于水面之上,宛如棋盘上的棋子,又似天上的星辰坠入凡间。这景象,在别处是见不到的。

  春汛漫过里下河平原时,垛田便成了漂浮的绿洲。船行其间,但见千垛万垛皆被金黄的油菜花镶了边。水光花影间,农人戴着竹笠俯身劳作,俨然水墨画中点染的墨痕。这些由河泥堆积的“岛屿”最高不过三尺,却把整个春天托举到了云端。

  我初至兴化,正值春日。乘一叶小舟,穿行于垛田之间。水是清的,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鱼虾;水是活的,活得不息地流动着,冲刷着垛田的边缘。船夫是个五十来岁的汉子,皮肤黝黑,手上布满老茧,却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他摇橹的手法极是娴熟,小舟在他的操控下,如游鱼般灵活。

  “这垛田,有多少年了?”我问。

  “少说也有七八百年了。”船夫答道,“听老辈人说,宋朝时候就有了。”

  “宋朝。”我在心中默念这个遥远的朝代。那时节,中原板荡,多少百姓流离失所。而这水乡泽国,却以它独特的方式,养育了一方百姓。水患频仍,人们便与水共生,在水中造田,在田边行舟。这智慧,不知是多少代人用血泪换来的。

  小舟转过一个弯,眼前豁然开朗。一片金黄的油菜花田铺展在眼前,与碧水相映,美不胜收。几只白鹭从花丛中惊起,振翅飞向远方。花香混着水汽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这油菜,是垛田上长的?”我问。

  “是啊,”船夫笑道,“垛田上什么都能长。油菜、稻子、芋头、菱角……只要勤快,就饿不死。”

  史书记载,兴化自古便是“鱼米之乡”。但鱼米从何而来?不正是得益于这一块块从水中抢来的土地和百姓们日复一日的劳作吗?水给了他们困难,也给了他们生机。

  午后,我们停靠在一个较大的垛田旁。田边有几间茅屋,屋前晒着渔网,几个孩童在嬉戏。一位老农正在田里除草,见我们到来,直起腰来打招呼。他的背已经驼了,脸上的皱纹如同垛田边的水纹,一道一道,记录着岁月的痕迹。

  老农邀我们进屋喝茶。茶是自制的菊花茶,清淡中带着微苦。屋内简朴,却收拾得干净。墙上挂着几幅年画,已经泛黄。一张方桌上,摆着几个粗瓷碗。

  “现在年轻人都不愿种垛田了。”老农叹息道,“嫌累,嫌收入少,都往城里跑。”

  我望向窗外。阳光下,垛田静静地躺在水中央,几株嫩绿的秧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摆。千百年来,它们就这样存在着,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而今,却面临着被遗弃的命运。

  “您种了多少年垛田了?”我问。

  “打从记事儿起就在垛田上摸爬滚打。”老农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彩,“我爹,我爷爷,都是垛田里长大的。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船,天不亮就划船下田,天黑才回来。虽然苦,但饿不着。”他的话语中,透着对往昔的怀念,也隐含着对现状的无奈。时代在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变。垛田这种古老的耕作方式,是否终将成为历史?

  辞别老农,小舟继续前行。夕阳西下,水面泛起金色的波纹。远处的村庄升起袅袅炊烟,与晚霞融为一体。这景象,恍如一幅水墨画,宁静而美好。

  船夫忽然唱起了一首古老的船歌,歌声沙哑却充满力量,在水面上回荡。我听不懂歌词,但那旋律中分明有着对水的敬畏、对土地的热爱、对生活的执着。夜幕降临,我们回到千垛镇上;灯火交映处,现代建筑与传统民居并存,新与旧在这里交织。我忽然明白,垛田不仅仅是一种耕作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它教会人们如何与水相处,如何在困境中求生存,如何珍惜每一寸土地。

  如今,仍有人坚守着垛田。他们或许出于习惯,或许出于热爱,继续在这片水上田园中耕耘。而垛田本身,也成了独特的风景,吸引着远方的游客。

  夜深人静,我独坐窗前,望着月光下的水面,仿佛看见无数先民正在水中垒土造田,他们的身影与今人重叠,共同书写着这片土地的故事。

  垛田是兴化的象征,是人与自然博弈又和解的见证。它从历史中走来,向未来走去。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种与水共生的智慧,这种在逆境中求生存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正如这水,永远流淌;这土,永远孕育生命。


------2025年04月25日《西安晚报》第8版终南 晚晴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504/25/content_266446.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