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篮叫卖的老城[黎强]

(2025-04-24 18:36:05)
分类: 报刊文摘(转)
  老城提篮叫卖的声音,是有固定路线和几乎准点的时间的。只需在某个街沿或巷口守着,无论刮风下雨,那声音一定会出现在耳朵里。这是老城挥之不去的声音,虽然土得掉渣,却悦耳动听。

  天刚刚露出鱼肚白,黄葛树掩映的半边街睁着惺忪的眼睛刚醒来,斑驳的城墙拐角就飘过来诱人的叫卖声,“茶叶蛋哟,翻砂的茶叶蛋哟”,那声音穿过木板门的缝隙或红砖墙的窗花,灌进还慵懒睡着懒觉的娃儿耳朵里,一下子就把平日赶也赶不走的瞌睡虫驱跑了。一骨碌翻身起床,拱进还在老灶房弄红苕土豆早饭的母亲身边,嘴里嘟囔着什么。母亲知道娃儿是被茶叶蛋馋的,就指着门前瓦缸里的潲水说:“去,把潲水卖了,才有茶叶蛋吃哟。”小娃儿闹腾着,千百个不愿意,但也没有办法,耐着性子守着潲水缸,希望能早些卖点零用钱,好吃上茶叶蛋。可收潲水的没来,眼巴巴看着卖茶叶蛋的阿婆,提着飘着卤香蛋香茶叶香的篮子,从眼跟前来来回回地走动。那香气在鼻翼间绕来绕去,惹得娃儿噘起小嘴巴,能够挂上一只夜壶似的。

  老城太小,街通街巷连巷可以通达四面八方。走街串巷卖瓜子花生爆米花的小商小贩们的叫卖声随处可听见。听是听见了,可兜里没钱,只得把清口水往肚皮里吞了又吞。走到名曰“一人巷”的巷陌,忽见一眼神不好的老人在摸摸索索地卖着提篮里的砂炒胡豆,大竹筒三分,小竹筒两分,娃儿们就开始打鬼主意了。大娃掏出两三分钱佯装买砂炒胡豆,不是把竹筒故意打翻,就是把胡豆撒落一地。老人顾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好不容易把一筒胡豆卖出,却让几个小娃偷偷摸摸地抓些胡豆在衣兜裤兜里。待回过神来,娃儿们早就已经一窝蜂地跑开了。老人知道这些野孩子是馋猫,倒也不生气。一边嘴上念叨着:“几颗胡豆,值不了几个钱,要吃,说嘛。”一边把提篮里的胡豆刨在一堆,扯开喉咙喊着:“砂炒胡豆,砂炒胡豆……”那叫卖声甩进巷子里荡一圈,又飘了出来。

  在青石板铺砌的老街小巷里,还有一种声音一飘来,顷刻间就牢牢抓住了孩子们的心,那就是“冰糕凉快……”那声音很有渗透性,在老房子、老院子、老巷子中荡来荡去。尤其是那声“黄糖冰糕”“豆沙冰糕”的尾音,拖得老长,特别有韵味。那年头,大人没有闲钱供娃儿买冰糕吃的,娃儿们就趁大人午睡时,去垃圾堆拣拾破铜烂铁,拿到废品回收站售卖,得到三分五分藏着掖着,等下一次“冰糕凉快”的声音又从老街那边飘过来的时候,急匆匆跑到冰糕提篮边,买上一支心仪的冰糕,躲在背街老巷里吃得吧唧吧唧的。

  我向来都不急,待一群伙伴买完跑开了,就用一分钱去买那种开始化掉的“处理”冰糕,几口吃掉。再掏两分钱买一支完整的绿豆冰糕,吃得得意洋洋的,为的是用同样的钱吃到的多。小伙伴还以为我兜里一定揣着好多钱呢,围在我身边献着小殷勤,希望看到我一高兴了,就给小伙伴“办招待”呢。想得真美,我可没那么大方呢。

  老城的叫卖声,对于娃儿们,可真是声声入耳。“五香瓜子”会让娃儿们守着老城的灯火,把手里的小人书翻来覆去看个遍,眼睛却瞟向装着听不见叫卖声的大人。有趣的是,卖瓜子的见一群娃儿盯着瓜子提篮,故意放慢脚步,叫卖声吆喝出戏腔,更加卖劲,大人也不忍心娃儿眼碌碌地像馋虫似的,终于熬不住了,掏出一角两角买来瓜子,均匀地分配给一起玩耍的娃儿们。那夜,孩子们的睡梦,比五香瓜子还香。

  提篮叫卖的“卤兔脑壳”则是父亲鼓励我好好读书的“大奖”。当我考进了班上前三名,或作文比赛又得了奖状,不识几个大字且爱酒的父亲,哪怕吃得摇摇晃晃回了家,一听我略带夸张地报喜,父亲马上就清醒过来似的,摸摸我的小脑袋,返身走出老巷子。不一会,就给我买回一个卤兔头奖励我。听母亲说,一个卤兔头三角钱,可抵父亲一周的烟钱。

  那时,父亲默默地看着我吃,没说一句话,眼眶却亮亮的,一点醉意都没有。


------2025年04月23日《西安晚报》第8版终南 闲情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504/23/content_266084.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