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不定,盛衰空:鱼玄机传》前言[浅樽酌海]
(2025-04-19 14:04:05)分类: 报刊文摘(转) |
人的命运是由哪些因素造就的?这是我在写作《云不定,盛衰空:鱼玄机传》过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
鱼玄机生活在唐代,我们通常认为那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其实一切都只是相对于其他封建王朝而言。鱼玄机出身“倡家”(据《三水小牍》),本名鱼幼微,按唐律,她天生属于“贱籍”。唐代社会给予鱼幼微的发展通道只有两条:一是继承倡家事业,延续贱籍身份;二是遇到一个愿意帮助她脱离贱籍的男子,成为普通的“良民”,然后做那个男子的妾——唐律规定,贱籍出身者即使脱籍为良民,也只能做妾。现代人的人生可以拥有无限可能,鱼幼微的前路在她出生那一刻就已经看得见终点。
现代人重视教育,读书可以作为实现人生理想的通道;鱼幼微必定也曾刻苦学习,否则她不可能留下数十首风格鲜明的诗作。她能够以道观作为人生最后的舞台,吸引众多士人倾心追慕,其文化修养不可小觑。只是鱼幼微苦读诗书不是为了实现远大的抱负——未必不想,实在不能,她仅仅是想在极其有限的选择里,尽量走上自己更喜欢的那条路。
鱼幼微一度如愿以偿,与士子李亿相爱、结合,摆脱贱籍。然而李亿始终无法给她妻子的名分,甚至无法保障她的人格尊严。李亿另娶门当户对的妻子,致使鱼幼微处于尴尬、屈辱的境地。正室夫人不能容忍鱼幼微的存在,李亿最终背弃爱的誓约,站在了夫人一边。鱼幼微梦想破灭,被迫改写命运,由“鱼幼微”变身女道士鱼玄机。他们三人之间发生过哪些故事?李亿为什么变心?原因完全在于外部环境吗?
还有温庭筠,传说他和鱼玄机是知己,温庭筠认识鱼玄机在李亿之前,对鱼玄机早生情愫。可温庭筠似乎从未尝试与鱼玄机相扶相携,共度一生。从他后来纳青楼女柔卿为妾来看,鱼玄机“倡家女”的出身并不是障碍。为什么温庭筠接纳柔卿,而未能携手鱼玄机?是否与双方的主观认识有关?
进入道观,是鱼玄机迫不得已的选择。但是在唐代,“女道士”——“女冠”拥有相对自由、开阔的生活空间。对于情感热烈奔放的诗人来说,女冠生涯只怕是如鱼得水,远比做别人的小妾惬意。这不仅体现在人际交往、谈情说爱上,最重要的应该是道家活动、社会交际能为女冠们带来经济的独立。鱼玄机入道后,由原先依附于李亿生活,发展到自己可以养得起侍婢绿翘,颇能说明这一问题。
然而道观却成了鱼玄机双手染血的地方,也筑起了她的断头台。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错综复杂的纠葛,导致鱼玄机的命运再度急转直下?在试图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或许可以关注一个看似与鱼玄机案离题万里的领域:唐代公主的生活。从早年平阳公主、太平公主积极参与军政事务、大方抛头露面,到中唐郜国公主因结交外臣、涉足朝政而遭到惩处;从初唐、盛唐多位公主携子女再婚、三婚,到晚唐禁止已生育子嗣的公主改嫁;从前期玉真公主与文人雅士频传绯闻而不被追究,到后期襄阳公主因婚外恋情、行为张扬遭到幽禁……各种微妙而严酷的变化都在表明,唐代公主的人生自由度渐渐收紧。那么,民间女子的处境也就可想而知了。在晚唐女性社会地位降低的大背景下,鱼玄机能够独树一帜吗?她如同蚍蜉撼大树一般地奋争,是不是导致一代才女悲剧结局的根本因素?
当个人力量不可能改变大环境时,是顺势而为、徐图进取,还是逆风飞行、决不妥协?言及此,我想起自己描摹过的另一位唐代女性——长孙皇后。如果说长孙皇后是前一种处世风格的典范,本书的主人公鱼玄机就是后一种人生态度的代表,她度过了怎样精彩、曲折又令人扼腕叹息的一生?
所有问题,本书都尝试做出解答。
《云不定,盛衰空:鱼玄机传》,浅樽酌海/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25年版
------2025年04月19日《西安晚报》第8版文化周刊
长安悦读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504/19/content_265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