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里的微光[袁成]
(2025-04-09 21:26:10)分类: 报刊文摘(转) |
中午的办公室,阳光斜斜地穿过玻璃窗,照在老李的办公桌上。他刚挂断妻子的电话,眉头就皱了起来。“又让我取快递,”他对着周围的男同事们抱怨,“家里堆得跟仓库似的,有用的没用的都往家搬。”几个男同事立刻附和起来,办公室里顿时充满了对妻子的埋怨声。
张姐从文件堆里抬起头来:“你们这些男人啊……”她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另一个视角。
我想起了小区快递驿站的情景。那间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总是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快递包裹。王阿姨是那里的常客,每天下午三点准时出现,风雨无阻。驿站老板说,她取的不全是自己的快递,大多是给孙子买的玩具、给老伴买的保健品、给家里添置的日用品。有一次,我看见她小心翼翼地拆开一个小包裹,里面是一瓶护手霜。她挤出一点在手背上抹开,闻了闻,脸上浮现出孩子般的笑容。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什么。
现代人的生活被分割成无数碎片。工作、家庭、社交,每一块都要求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而某个小小的快递包裹,可能是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期待。它可能是一条裙子、一本书,也可能只是一包厨房用的抹布。重要的不是内容,而是那份“在路上”的期待感。
我认识一位做财务的朋友,每天面对枯燥的数字和报表。她的办公桌抽屉里总放着几本购物杂志,午休时就翻看。“不一定要买,”她说,“光是看看,想象它们摆在家里的样子,就觉得很治愈。”起初我不理解,后来才明白,那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想象和触碰。
老李他们抱怨妻子网购,却看不见那些包裹里装着的不仅是商品,还有她们对生活的热情和期待。一个家庭主妇每天面对的是重复的家务、孩子的吵闹、永远理不清的账单。那个即将送达的包裹,是她平淡日子里的一个小小惊喜,是机械生活中的一个变奏符。
我们这代人活在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却也活在一个情感相对匮乏的时代。快递成了连接我们与外界的一座桥梁。当现实生活令人窒息时,那个“正在派送”的状态就像一扇透气的窗。它提醒我们,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即将到来的小确幸。
下班路上,我看见老李站在快递驿站前,手里拿着两个包裹。他正低头看手机,可能是给妻子发消息说快递取到了。阳光照在他的侧脸上,我忽然发现他的嘴角微微上扬。也许在这一刻,他也感受到了什么——那些包裹里装的,其实是家人对生活的热爱。
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我们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微光。有人通过阅读,有人通过旅行,而有人,只是期待着门铃声响起的那一刻。无论形式如何,那份对美好的期待和追求,才是支撑我们走过平凡日子的真正力量。
驿站里,快递架上的包裹静静地等待着被认领,每一个都承载着某人的期待,每一个都在讲述着一个关于希望的小故事。生活不正是由这些细碎的期待拼接而成的吗?
------2025年04月09日《西安晚报》第8版终南 闲情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504/09/content_263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