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春”一词起源[江南橘子]

(2025-04-03 16:39:50)
分类: 报刊文摘(转)
  “青春”一词,原指季节中的春季。据文史学家刘向《楚辞·大招》载:“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意思是说,春季降临,万物复苏,呈现勃勃生机。此后的数百年间,文人墨客用的“青春”一词基本都是这个意思。如唐代大诗人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中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青春”一词引申为人的年少时段之意,最早出现于诗歌中的比喻。西晋文学家潘尼《赠陆机出为吴王郎中令》中有这样的诗句:“予涉素秋,子登青春。”素秋比喻老年,青春则比喻年少了。到了唐代,大诗人王维又赋予“青春”一词新的含义,用来泛指人的青年时期。他的《洛阳儿女行》一诗中有这样两句:“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与王维同时代的另一位诗人刘禹锡在《戏题赠二小男诗》中写道:“欲并老容羞白发,每看儿戏忆青春。”也是指人的青年时期。于是,“青春”一词逐渐失去了春季的本来意思,而成为青年时期的代称了。

  (江南橘子)


------2025年03月29日《西安晚报》第6版文化周刊 文化纵横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503/29/content_261514.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