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日古诗手账[刘平]

(2025-02-26 20:05:15)
分类: 报刊文摘(转)
  春风像调皮孩子吹的哨子,“嗖嗖”地往人衣领里钻。我裹着珊瑚绒睡衣趴在窗边,看见楼下便利店的红灯笼在风里打转。手机突然“叮咚”一响,闺蜜发来她做的古诗微课样稿。

  课件第一页是动态的《春江花月夜》,柳枝在屏幕上轻轻摇摆,扫过“江流宛转绕芳甸”的字样时,居然真的抖落几片像素花瓣。最绝的是《清平乐》那页,画面上李白举着酒壶轻轻晃着,手机扬声器里真的传来“哗啦啦”的斟酒声。我看着看着,忽然发现窗台上的多肉盆栽冒出了新芽,原来春天早就蹲在电子屏幕后面偷笑呢。

  在这个被各种App推送包围的春天,我试着用诗歌的眼睛看世界。

  每天清晨六点半,保温杯里的枸杞和决明子还没沉底,我已经对着电脑开始“穿越”。左边开着《全唐诗》PDF,右边是视频剪辑软件,活像在给古人做双语字幕。有回给《山居秋暝》配图时,窗外突然传来“咣当”一声——收废品大爷的三轮车撞翻了垃圾桶。我灵机一动,把这段市井声响混进山泉的乐声里,弹幕都说这是“烟火气里的诗意”。

  那盆铜钱草成了我的创作风向标。录陶渊明的《饮酒》时,水滴正好在叶片上滚出“心远地自偏”的轨迹;拍到杜甫“嫩蕊商量细细开”那句,最顶上的小圆叶“啪”地绽开新芽。妈妈说这是植物在给我点赞,我猜它们可能是古代文豪变的。

  自从决定记录柳树的变化,通勤路成了我的自然课教室。一日发现柳枝上鼓起米粒大的芽苞,我用手机显微镜放大看,发现茸毛像给嫩芽穿了貂绒外套。清洁工阿姨见我天天举着手机拍树,低声说:“这排柳树是2008年奥运时种的,比对面小区的还大三岁呢。”

  春日的那场大雨来得突然。我挤在公交车窗边,看见雨刷器像节拍器左右摆动,柳条在风里甩出绿色残影。前排小男孩指着窗外喊:“妈妈快看!柳树在跳街舞!”全车人都笑了。我偷偷按下录音键,雨点砸在车顶的“咚咚”声,混着小孩的笑声,成了《定风波》最生动的注脚。

  为了拍“朱唇得酒晕生脸”的画面,我翻箱倒柜找出妈妈结婚时的粉彩酒盅。盅沿有道头发丝细的裂纹,妈妈说这是当年婚礼上二舅喝醉碰的:“别看它残了,装过你爸送我的第一支玫瑰。”清水在盅里荡出细小涟漪,早春的海棠倒影碎成点点胭脂。突然飞来两只蜜蜂,围着酒盅打转,邻居小孩扒着院墙喊:“姐姐你在拍什么呢?”

  为了纪念第28期微课播放量破500大关,我蹲在小区玉兰树下刷新页面,花瓣落在手机屏上,像盖了个春天的邮戳。忽然想起小时候背《牡丹亭》,总把“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抄成“不到公园”,现在我的“园林”里有五千多朵电子玉兰在云端盛放。

  整理素材时发现好多宝藏:3秒的燕子叫是在菜市场录的,背景还有大妈砍价的“再便宜两块”;17张柳树照片能连成动画,枝条伸展的速度比蜗牛快十倍;最珍贵的是找回的《春晓》童声版——那是表弟幼儿园表演的录音,他把“处处闻啼鸟”唱成了“处处闻桃桃”。

  手机渐渐像个魔法口袋:“雨声”文件夹收存着江南瓦片雨、京城槐花雨;“二十四桥”相册里,AR诗句正引我漫溯瘦西湖的烟波。闺蜜笑我该开个“古诗银行”,我说这是“春天分期付款”,把零碎时光存进去,就能取出整片江南。


------2025年02月26日《西安晚报》第8版终南 闲情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502/26/content_254716.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