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司马光《陶侃惜谷》欣赏
(2023-01-11 17:13:44)分类: 诗词散曲辞赋古文(转) |
每日古文赏析之四四六《陶侃惜谷》
逸公子 翰墨兰亭艺术馆 2023-01-11 05:00
发表于辽宁
点击上方“翰墨兰亭艺术馆”,关注后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
陶侃惜谷
北宋/司马光
正文: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诘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译文:
陶侃曾经外出游玩,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还未成熟的稻穗,陶侃问:“你为什么用这个呢?”那人说:“我走在路上看见的,姑且取来玩玩罢了。”陶侃非常生气地说:“你既然不种田,还随意戏弄别人的庄稼!”于是把那人抓住用鞭子抽打。因此老百姓都勤恳地耕地,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注释:
尝:曾经。
出:外出。
持:拿着。
何为:即“为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指干什么。
云:说。
聊:姑且。
耳:罢了。
汝:你.
不田:不种田。田:名词作动词,种田。
贼:毁害,毁坏,损害,伤害。
执:抓住。
鞭:名词作动词,抽打。
是以:因此。
勤于农植:即“于农植勤”,对农业肯下苦力。
给:富裕,足,丰足。
足:足够。
聊取之耳:随便取来玩玩罢了。
汝既不田:你既不努力种田。
戏贼人稻:为了游戏破坏农民的庄稼。
陶侃:史称陶侃为荆州刺史,在所辖的长江中游地区,甚至“道不拾遗”。这显然与他的爱惜民力,重视生产有关。
(出:外出
持而鞭之 ,而:表转折。
赏析:
这个故事体现了陶侃爱民如子,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正直、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保护农民利益的品质。
节俭是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珍惜劳动果实,则是农民辛勤劳动的尊重。陶侃用他的实际行动传承了这一美德,并因此换来了一方百姓的丰衣足食。作为青少年,我们更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应该珍惜粮食。
作者对陶侃态度是赞扬,表现了陶侃爱民如子,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正直的特点。
清联三百副欣赏
186、题弥封所联
邓廷桢
姓氏不妨偕豹隐;
光芒终许看龙腾。
[简注]
弥封所:在陕西西安贡院内。嘉庆二十三年(1818),廷桢方为西安太守,曾为贡院撰联数十副。弥封所联即是其一。弥封,科举时代,为防止舞弊,考生试卷写姓名处由弥封官反转折叠,用纸钉固,糊名弥封,上盖关防。至试官阅文取中,填写榜文时,始拆封验视姓名。
邓廷桢(1775—1846),字嶰筠,清江苏江宁人。嘉庆进士。官至陕西巡抚。有《双砚斋诗集》。
偕:同,共同。
豹隐:比喻隐居伏处,爱惜其身,有所不为。事见《列女传?陶答子妻》。此指考试时将姓名隐藏于密封处。
光芒:光辉四射。此指拆卷后现出姓名。
龙腾:比喻考试中选登上龙虎榜。
联语用典贴切,比喻形象,言简意明,极切弥封之事。见《中华对联大典》
风云生意气,诗酒壮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