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诗词散曲辞赋古文(转) |
从【越调•小桃红】曲谱之争谈起|胡三
原创 土著情 土著民 2021-03-22 20:37
近日头条:嗨!《土著民精选集》,她来了!车田河畔的等待 光甲堂的春天 一次说走就走的看山之旅
从【越调·小桃红】曲谱之争说起
文|胡三
2021年3月20日上午,土著民、双峰诗联协会在厚德培训学校二楼剧场举办了场“元曲知识与散曲创作”讲座。参加讲座人员共70余人。主讲为佘国武老师。讲座结束后佘老师特意布置了【越调·小桃红】的作业题,以期巩固学习成果。
讲座完后,大家各自回家。回家后,欲动笔填曲,可没曲谱啊。于是慌了神,只好到微信群求谱。群中有老师把以前群里作业过的曲谱,发至群中。
〔越调•小桃红〕曲谱
×平×仄厶平平,×仄平平厶。×仄平平厶平去,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厶平(可韵可不韵),×平×厶(可韵可不韵),×仄仄平平。
有老师将此谱与手中翻阅到的古代名家所作的小桃红相对照,啊!这谱不对。于是,就开始了曲谱之争。
散曲曲谱同词一样,除正格外变格多种。顺手打开百度一搜,就搜出同与不同曲谱的曲作。
如金代杨果的【越调·小桃红】
满城烟水月微茫,人倚兰舟唱。常记相逢若耶上,隔三湘,碧云望断空惆怅。美人笑道:莲花相似,情短藕丝长。
又元代王和卿的【越调·小桃红】
夜深交颈效鸳鸯,锦被翻红浪。雨歇云收那情况,难当,一翻翻在人身上。偌长偌大,偌粗偌胖,压扁沈东阳。
又元代乔吉的【越调·小桃红】春情闺怨
落花飞絮隔朱帘,帘静重门掩。掩镜羞看脸儿嬱,嬱眉尖。眉尖指屈将归期念。念他抛闪,闪咱少欠。欠你病厌厌。
注意以上所标黑体字之处,表示与曲谱有相悖的地方。那么,问题就来了。选谁的曲谱呢?
这就不得不谈谈曲谱之现状。
大家都知道,词谱中每一个词牌也有多种格律。其实,古代诗词之初,并无词谱,人们只是按照社会上传诵的词律,即兴作词吟唱。幸后有《钦定词谱》予以规范。
《钦定词谱》因该书为康熙所钦定,故名。为清康熙时,由王奕清、陈廷敬等根据康熙皇帝的旨意,以万树《词律》为基础,纠正错漏,并予以增订,共收集826个词牌,2306个词体。《四库全书总目》誉之为"分刌节度,穷极窃眇,倚声家可永守法程"。
《钦定词谱》也有错误之处,加之唐、宋、金、元人词中不少词体亦有遗漏。虽然仍未包括现存的全部词牌与变格,但在没有更完备的词谱之前,《钦定词谱》算是最善本。目前,大凡征词组织诗词大赛的,都有意无意地对词注明须用《钦定词谱》。于是乎,《钦定词谱》也就成为了词的正谱。
而散曲情况则不同。虽说康熙时也曾出过一本《康熙曲谱》,可北方人不认,说是专为南方人作曲而定制的曲谱。故依何曲谱,目前全国都难统一。
2021年中华诗词学会中华工委主办首届中华中华金莲花文化艺术节之“金莲花杯中华散曲大赛”,也不得不对所用曲谱作出界定。规定“北曲谱依《元曲鉴赏辞典·附谱》、郑骞《北曲新谱》、唐圭樟《元人小令格律》;南曲谱依《康熙曲谱》、罗锦章《南曲小令谱》。故此,现代散曲创作者只能依据各自习惯和喜好而选择之。
目前我社选的曲谱为潇湘散散曲社和江苏散曲社的曲谱。之所以在作业前先发曲谱,是让大家能在作业时有谱可依,不为曲谱的选择而犯难。我们只要依谱而作即可。
当然也有些老师喜变格,这也无可非议。古人更如此。以致变格多多。
但我是这样想的,我们现代人与古代人相比,应是幸运多了。古代人没手机,没微信。如出门时间长,还有可能把诗谱啊、曲谱啊什么的带上;但时间不长则只身外出。遇到好山好水等美景或难处时,忽然灵感一来,全凭记忆写诗填词填曲。格律有出也就听便了。可现在我们是手机随身,格律皆存,随时随地都可翻阅审验。况且,古人能存诗到现今的,大都名人,他出律出韵,万人皆捧。我们可有谁来捧呢?
由于现行曲谱多样化,一般情况下,在社群练习写曲时,社部会事先把所写曲牌的曲谱发在群里,告知大家。我社在岀题前还特别说明,凡用变格者请注明。故大家只要按谱作业即可。因有些老师在作业时,或因意境、或因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原因,把曲写成了变格,也行啊。但最好能附上曲谱或依谁的作品(如:依元代乔吉的【越调·小桃红】春情闺怨格律),以得到网刊或纸刊编辑的认可。如:
周文渊
[南仙吕宫?一封书]贺市读书学会二代会召开
红红秀、特优,好书读、春夏秋;迢迢久、渴求,史书读、日夜修。万里春光凭砥砺,腹有诗书气自牛。履新班,尽追求,“学海无涯苦作舟。"
(曲谱据《中国曲学大辞典》)
那么,在没有给出曲谱的情况下,而要进行散曲创作时,该怎么办呢?提几点建议:
一,藏谱。
目前比较有名而且实用的曲谱专著有蒋星煜《元曲鉴赏辞典》,郑骞《北曲新谱》,唐圭章《元人小令格律》,萧自熙《散曲格律》,杨凤生《散曲小令格律》及《太和正音谱笺评》等等。建议购买中华散曲工委举行金莲花杯散曲大赛时,所推荐的曲谱工具专著。
有些人嫌麻烦,且现代网络发迏,那就网上搜吧!网上搜,就去搜“常用散曲曲谱”即可。印塘诗联会长贺金明做了一件大好事,专门为散曲爱好者出了《散曲基本常识》,把散曲小令曲谱和中华音韵附后,以《印塘诗联》41期刊出。大家可收藏用之。
二,识谱。
我们平时学唱歌或学乐器时,首先必须学会曲谱或五线谱,否则想唱想弹,不是唱不好、弹不好,甚至会跑调。我们在进行散曲创作时,也同样必须先学会识谱。
散曲曲谱包括原曲、字声标注和韵脚标注。
常见的散曲曲谱标注有:
【白鹤子】可连用多支。
t平平仄仄,十仄仄平平(韵)。十仄仄平平,十仄平平去(韵)。
【双鸳鸯】又名〔合欢曲〕。
厶平平,厶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摊破喜春来】与〔醉高歌〕带过,不可独用。
×平×仄平平厶。。×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去上(平)。。×仄仄平平。。
现在我们所收藏的年代较久的散曲专著,记谱大都用宋词谱符号表示:
平:包括阴平、阳平。
仄:包括上、去。可不论上去声选用。
十:可平可仄。可根据遣词造句所需灵活选择其平仄。(现代曲谱中也有用“X”替代“十”)
上:即上声。
去:即去声。
入:即入声。北曲入声字派平、上、去三声。南曲仄声中,上、去、入并存。故南曲有“无入不成曲”之说。
:表示韵脚,此处必须押韵。也有用“。。”来表示韵叶脚的
∧:表示暗韵。散曲中,有些曲牌在曲句中暗含韵字,相对不含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难度。
:表示可韵可不韵,作者根据需要自定。
平(上):表示此处可平声或上声。
上(平):表示此处可上可平。
厶:表示宜去可上。
学会了识谱,创作散曲时也就得心应手啦,不会因不认得谱中字声一标注而犯难了。
三,选谱。
曲牌的选择使用不能随心所欲。一是小令的选择。散曲曲牌的独用或组合,都是有一定规则或者惯例。并非任何曲牌均可信手拈来,填写小令、续幺篇或者组合带过曲。
方法一,直接在散曲小令曲谱中查阅,简捿方便。
方法二:在曲谱专著中查阅。凡在曲牌前扼要说明注明有“小令用”、“小令兼用”或“兼用”者,均可作小令用。
如:【醉太平】,小令兼用。【月照亭】,散曲首套。【幺篇】同始调,须连用”。 等等。
凡是没注明这几个字样的,百分之九十九只能用于散套和剧曲。写作时务必区分清楚,不可随意,以免贻笑大方。据任半塘的《散曲概论·用调》一章统计这种“兼用”的曲牌,计有96调,常用的不过半数有余而已。
二是散套的选择。和小令一样,散套也有它既成的套法。不能随便拿几首小令拼凑起来就作为散套。方法可上网查阅散套套法,再根据自己的喜爱和需要,从中选出套牌予以创作。
四,填谱
我们大家都写过诗。知道诗就那么四种基本格律,即平起平收、平起仄收,仄起仄收、仄超平收。不论哪种格式,只要你定了首句,以粘帖法写后三句、后七句甚至更多句,也就定式了。
散曲就不然啦。有人用“一曲一谱”来形容曲谱之多,其实要含变格,一曲多谱最为常见。这样算来,有几百个曲牌,就有几百个甚至上千个曲谱。且无规律可循。
如[正宫·合欢曲](见前页),全篇共五句,句句仄声打头,你若不看曲谱是想象不到的。
[正宫·塞鸿秋]和[正宫·叨叨令]两首曲牌,其曲谱格律最为相近。其区别在于前者五六两句是五言律句,后者五六两句以“也么哥”定格。
所以说,学习写曲除经常写的几个曲牌能顺便掌握外,不必在死记硬背格律上枉费精力,按曲谱填就行了。
这里值得说明的是,我们在创作时,常常遇到曲谱中有“XXX”、或为“仄上”、“仄仄”、“上仄”这种情况,如何处理?借用徐沁君先生的论述:
连标三个“×××”,须平仄分配调谐,不宜连用三平、三仄。两仄包括上去,亦须调配得当,不宜连用“上上”、“去去”。(见《元曲鉴赏辞典•北曲简谱说明》1439页)
作者:胡三,双峰县诗联协会常务理事,潇湘散曲社双峰分社社长。本文系作者投稿作品。
土 著 民
乡土 | 文学 | 生活 | 记忆
扎根乡土 留住乡音
传递乡情 守住乡愁
合作/投稿:toozoom@qq.com
土著情
————土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