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带过曲汇编(安徽芜湖/周海燕)
(2022-09-25 08:55:44)分类: 诗词散曲辞赋古文(转) |
元带过曲汇编(安徽芜湖周海燕)
原创 弘灵汇编 长青散曲 2022-09-24 18:50
发表于安徽
20220923
秋分
长青散曲总第15期
元带过曲汇编
带过曲目录(27支)
正 宫:〔脱布衫过小梁州〕
仙吕宫:〔那吒令过鹊踏枝寄生草〕
南吕宫:〔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玉交枝带四块玉〕
中吕宫:〔快活三过朝天子〕〔快活三过朝天子四边静〕〔快活三过朝天子四换头〕〔醉高歌过红绣鞋〕〔醉高歌过喜春来〕〔醉高歌过摊破喜春来〕〔齐天乐过红衫儿〕〔喜春来过普天乐〕〔十二月过尧民歌〕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雁儿落过清江引〕〔雁儿落过清江引碧玉箫〕〔对玉环过清江引〕〔沽美酒过太平令〕〔沽美酒过快活年〕〔水仙子过折桂令〕〔一锭银过大德乐〕〔殿前喜过播海令大喜人〕〔十棒鼓带清江引〕〔楚天遥带过清江引〕
越调:〔黄蔷薇过庆元贞〕
正宫带过双调:〔叨叨令过折桂令〕
中吕带过仙吕:〔山坡羊过青哥儿〕
编者按:
本次整理校对审核,依据《元人小令格律》,《北曲新谱》《太和正音谱》笺评,《北曲简谱》,《全元散曲》等资料查阅,多方面综合审核制定曲谱曲例。根据《元人小令格律》《太和正音》依正格划分衬字,根据元人作品考量增加曲例,方便作手鉴赏创作。难免错漏有不到之处,若有发现请及时告知,以作修改。
[正宫·脱布衫带过小梁州]
曲谱:×××、×仄平平,×××、×仄平平(可仄叶)。×××、仄平厶上,×××、仄平平去。
[过]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厶,×仄仄平平。 [幺篇]
×平×仄平平厶,×平×、×仄平平。×仄×,平平去,×平×厶,×仄仄平平。
注:[脱布衫]
每句上三字"×××"以用仄平平为宜。【过】首句可兼用X平X仄仄平平韵。
例 二 [正宫·脱布衫带过小梁州]秋
元:汤 式
【脱布衫】问秋来何处盘游?醉乡中罗列珍馐。巨口鲈红姜素藕,团脐蟹锦橙黄柚。
【小梁州】丹桂开花满树头,金栗娇柔。叮当帘幕不垂钩。天香透,天地不风流。
【幺篇】亭台净扫无纤垢,胜当年庾亮南楼。传画烛,焚金兽。碧天如昼,今夜赏中秋。
弘灵注:汤氏<四景为储公子赋>凤阳人之秋p1575四首,外加张鸣善
《元明小令》钞收小梁洲。P1279收录一首。
【正宫叨叨令带过折桂令】
曲谱: ×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仄仄×也么哥,仄仄×也么哥,×平×仄平平去。
[过]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厶上(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
说明:
1、[叨叨令]前四句多作对句。五、六两句叠,"也么哥"是定格。通体都叶去声。有得字体,叠字须用平声。
2、[折桂令]第九句下可增四字句若干,平仄同上。小令以增一句者为多,不增句者反少。今以增一句者为定格。第五、六两个四字句,可合并为上三下四的七字句。
曲例:[正宫·叨叨令带过折桂令]驮背妓名陈观音奴
元.无名氏
【叨叨令】(虾儿腰龟儿背)玉连环系(不起)香罗带,(脊儿高绞儿细)绿茸毛(生)就(的)王八盖。(眼儿眍鼻儿凸)驱外走了猢狲怪,(嘴儿尖舌儿快)洛伽(山)怎受(的)菩萨戒。兀的(不丑杀人)也么哥,兀的(不丑杀人)也么哥,(钩儿形条儿样)烂茄(瓜辱)没杀莺儿寨。
【折桂令】莺儿寨命(里)合该,(背儿残疾)一世(儿)裁划。(便道是)倒凤颠鸾,莺俦燕侣,(弯不剌)怎么安排?风月债(休)将人危害,(俺则怕)雨云浓厥杀乔才。你这形骸,其实歪揣。(调)捎弓(着不的)扯拽,(窍头船)趁早(儿)撑开。
弘灵注:此曲为借宫,[正宫]借[双调]。《雍熙乐府》彩笔情辞2011《全元散曲》p1666.存一首。
仙吕·哪吒令带过鹊踏枝寄生草
曲谱:仄平(上),×平平仄;平仄(叠),×平仄平;仄平(叠),×仄仄平。×仄平,平平去,×仄平平。
[过鹊踏枝]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过寄生草]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厶,×平×仄平平厶,×平×仄平平厶。×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去。
说明:
1、[哪吒令]前句须平分三排。第二、四、六句多作四字句。末句上三字可省。
2、[鹊踏枝]第五句可变为两个四字句。
3、[寄生草]首末两句对,中间三句须作鼎足对。首二句多变为五字句或六字折腰句。整齐匀称,是本曲特点。
例 [仙吕·哪吒令带过鹊踏枝寄生草 ]
【哪吒令】(青芽芽)柳条,(接绿)茸茸芳草。(绿茸茸)芳草,(间碧)森森竹梢。(碧森森)竹梢,(接红)馥馥小桃。(娇滴滴)景物新,(笑吟吟)闲行乐。(一步步)扇面(几)堪描。
【鹊踏枝】(声沥沥)巧莺调,(舞翩翩)粉蝶飘。(忙劫劫)蜂翅穿花,(闹吵吵)燕子寻巢。喜孜孜寻芳斗草,笑吟吟南陌西郊。
【寄生草】(曲弯弯穿)出花径,(慢腾腾行)过画桥。(急飐飐)酒旗(儿斜)剌在茅檐(外)挑,(虚飘飘)彩绳(儿闲)控在垂杨袅,(韵悠悠)管弦(齐)和在花阴(下)闹。(骨剌剌)坐车儿碾破绿茵,(吉蹬蹬)马蹄(儿)踏遍红尘道。
弘灵注:无名氏《梨园乐府》下<全元散曲>p1676仅一首。
[南吕·骂玉郎带过感皇恩采茶歌]
曲谱:平平×仄平平去,×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去。×仄×,平厶平(上),平平去。
[过感皇恩] ×仄平平,×仄平平。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过采茶歌]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去上(平),×平×仄仄平平。
注:[感皇恩]第二句仄仄平平(上),也可平平X仄.注意变格体。
例 四 (正格曲例)[南吕·骂玉郎带过感皇恩采茶歌]
【骂玉郎】秋千院宇春将暮,(红)滴泪绿溶珠,朝云隔断阳台路。去凤孤,来燕疏,流莺妒。
【感皇恩】懒步阶除,倦立亭隅。草烟铺,梨雪舞,柳风拂。花惊我癯,我爱花腴。玉奁梳,金翠羽,宝香珠。
【采茶歌】绣罗襦,锦笺书,当时封泪到曾无?屈指归期空自数,倚栏无语慢躇蹰。
——孙周卿(闺情)
弘灵注:《全元散曲》共收录曾瑞9首p477,张可久3首p830.p950,孙周卿2首p1066,顾德润3首p1069.钟嗣成20首p1352.兰楚芳1首p1622.无名氏10首p1677.共计48首。以《元人小令格律》正格校对。
[南吕·玉交枝带过四块玉]
曲谱:平平平去,平平仄平(上)。×平×仄平平去,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厶平(上),×平×仄平平去,平平去上,仄x仄平平去上。
[过]×厶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厶。×厶平,×厶平(上),平去平(上)。
例:[南吕·玉交枝带过四块玉]
〔玉交枝〕溪山一派,(按松径)寒云绿苔。萧萧五柳疏篱寨,撒金钱菊正开。先生拂袖归去来,将军战马今何在?(急跳出)风波大海,作个烟霞逸客。
〔四块玉〕翠竹斋,薜荔阶,强似五侯宅。这一条青穗带,傲煞你黄金带。(再不着)父母忧,(再不还)儿孙债,(险也呵)拜将台!
—元·乔 吉
弘灵注:《全元散曲》收录《文湖州集词》四首(《闲适二曲》失题二首)p576以小令《玉交枝》
[中吕·快活三带过朝天子]
曲谱: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去。
[过]仄平(上),仄平(上),×仄平平去。×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仄平平,平平平去,×平×仄平(上)。仄平(上),仄平(上),×仄平平去。
说明:[朝天子]两字句可重韵。
例[中吕·快活三带过朝天子]
【快活三】梨花白雪飘,杏艳紫霞消。柳丝舞困小蛮腰,显得东风恶。
【朝天子】野桥,路迢,一弄(儿)春光闹。夜来微雨洒芳郊,绿遍江南草。寒山翁,轻衫乌帽,(醉)模糊归去好。(杖藜头)酒挑,(花梢上)月高,(任)拍手儿童笑。
——元·胡绍开(赏春)
[中吕·快活三带过朝天子四换头]
曲谱: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去。
[过朝天子]仄平(上),仄平(上),×仄平平去。×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仄平平,平平平去,×平×仄平(上)。仄平(上),仄平(上),×仄平平去。
[过四换头] 平平平去,×仄平平×仄平。平平×厶,平平平去,×平厶平,×仄平平厶。
说明:
1、[朝天子]两字句可重韵。
[四换头]
(北曲新谱说明)“此章句法平仄与四边静全同。第五句亦可照四边静办法破为两句,如正音、广正所收西园杖屦曲。所不同者:四换头第二句无破为两个四字者。四换头第四句无作五字者;但可减为三字,如雍熙(卷二十)无名氏小令因咱闲暇曲。四边静令套通用,四换头只限小令;四边静入小令须用快活三朝天子兼带,四换头独用或兼带均可。四边静可入正宫,四换头只入中吕。
大成以第四句四字者为四换头,五字者为四边静,非是。四边静此句四字者,小令套数皆有之。”
【弘灵按】 [四换头]和
[四边静]句法平仄相同其一,但《全元散曲》校对p1715无名氏3首以及《元人小令格律》摘
[四换头]句法稍有变化。第五句可以增“×X仄平”《太和正音谱》笺评取无名氏散套【四换头】亦为‘西园杖屦曲’第五句增一句。
例:[中吕·快活三带过朝天子四换头]
【快活三】人去(后)敛翠颦,春归(也)掩朱门。日长庭静怕黄昏,又是愁时分。 【朝天子】新痕,旧痕,(泪)滴尽愁难尽。今宵鸳帐睡怎稳?口(儿)念心儿印。独上妆楼,无人存问,(见)花梢月半轮。望频,断魂,(正)人远天涯近。
【四换头】长空雁阵,雁字行行点暮云。(早是)多离多恨,多愁多闷。叮咛(的)嘱君,若见(俺)那人,(早)寄取平安信。
——无名氏(忆别)
[中吕·快活三带过朝天子四边静]
曲谱:
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去。
[过朝天子]仄平(上),仄平(上),×仄平平去。×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仄平平,平平平去,×平×仄平(上)。仄平(上),仄平(上),×仄平平去。
[过四边静] 平平平去,×仄平平×仄平。平平×厶,平平平去,×平厶平,×仄平平厶。
说明:[朝天子]两字句可重韵。
【弘灵按】《全元散曲》收录马谦斋4首【四边静】第四句皆为四字平仄格律,p748。和大成以第四句四字者为【四换头】,五字者为【四边静】,非是。【四边静】此句四字者,小令套数皆有之。
例 :[中吕·快活三带过朝天子四边静]
【快活三】(恰)帘前社燕忙,(正)枝头楚梅黄。当空畏日炽炎光,杨柳(阴)迷深巷。 【朝天子】北堂,草堂,人在羲皇上。亭台潇洒近池塘,睡足思新酿。竹影横斜,荷香飘荡,一襟满意凉。醉乡,艳妆,水调谁家唱? 【四边静】红尘千丈,岂羡功名纸半张!渔樵闲访,先生豪放。诗狂酒狂,(志)不在凌烟上。
——元·马谦斋(夏)
[中吕·醉高歌带过红绣鞋]
曲谱:×平×仄平平,×仄平平去上(平)。×平×仄平平厶,×仄平平去上(平)。
[过]×仄平平平去,×平×仄平平(上),×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去上(平)。
说明:[红绣鞋]首二句对。第四、五句多作五字对句。
例:
[中吕·醉高歌带过红绣鞋]元·汤舜民 客中题壁
【醉高歌】(落)花天红雨纷纷,(芳)草地苍烟衮衮。杜鹃啼血清明近,(单)注着离人断魂。
【红绣鞋】(深)巷静凄凉成阵,(小)楼空寂寞为邻。吟对青灯几黄昏?无家常在客,有酒不论文,(更想甚)江东日暮云。
弘灵注:贯云石1首P364.顾德润一首p1071,贾固一首p1332,汤式3首p1601。
参考资料:《全元散曲》《元人格律小令》
[中吕·醉高歌带过喜春来]
曲谱:×平×仄平平,×仄平平去上(平)。×平×仄平平厶,×仄平平去上(平)。
[过]×平×仄平平厶,×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去上(平),×仄仄平平。
例 :[中吕·醉高歌带过喜春来]
【醉高歌】梅花飘雪漫山,杨柳和烟放眼。画船稳系东风岸,金缕朱弦象板。
【喜春来】春融南浦冰澌散,酒醒西楼月影悭。一天星斗水云寒。名利难,诗酒债(且)填还。
——元·顾德润(宿西湖)
[弘灵按]:贯云石1首p365,顾德润1首p1070。《全元散曲》把张养浩2首p404,《咏玉簪》归纳摊破喜春来,而非喜春来。
[中吕·醉高歌带过摊破喜春来]
曲谱:×平×仄平平,×仄平平去上(平)。×平×仄平平厶,×仄平平去上(平)。
[过]×平×仄平平厶,×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去上(平),×仄仄平平。
说明:[摊破喜春来]
[喜春来]第三句破为三个三字句,每句上再加三字成六字折腰句。
例:[中吕·醉高歌带过摊破喜春来]
【醉高歌】诗磨(的)剔透玲珑,酒灌(的)痴呆懵懂。高车大纛成何用?一部笙歌断送。
【摊破喜春来】金波潋滟浮银瓮,翠袖殷勤捧玉钟。以一缕绿杨烟,看一弯梨花月,卧一枕海棠风。似这般闲受用,(再谁想)丞相府帝王宫。
——元·张养浩 (咏玉簪)
《云庄乐府》作最高歌。《雍熙卷》20及《北宫词》纪外集卷五,雍熙题作玉簪,词纪外集题作咏玉簪花,注元人。
[中吕·喜春来带过普天乐]
曲谱:×平×仄平平厶,×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去上(平),×仄仄平平。
[过]仄平平,平平去。×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去,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例:[中吕·喜春来带过普天乐]
【喜春来】琉璃殿暖香浮细,翡翠帘深倦燕迟,夕阳芳草小亭西。间纳履,见十二个粉蝶儿飞。
【普天乐】一个恋花心,一个搀春意。一个翩翩粉翅,一个乱点罗衣。一个掠草飞,一个穿帘戏。一个赶过杨花西园里睡,一个与游人步步相随。一个拍碎晚烟,一个贪欢嫩蕊,那一个与祝英台构里为期。
——元· 赵 岩
[中吕·山坡羊带过青哥儿]
曲谱:平平平去,平平平去,×平×仄平平去。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去,×仄×平平厶上(平)。平,×去平(上);平,×去平(上)。
[过]
平平×平平厶,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厶平平,平平去。
说明:[青哥儿]作套数用,和作小令用有别。必须增句,第三句下增四字句或六字句,每句叶平韵。首两句首二字叠用。其谱为:×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厶平平,平平去。
例:[中吕·山坡羊带过青哥儿]
【山坡羊】山如佛髻,人登鳌背,穿云石磴盘松桧。一关围,万山齐,龙蟠虎踞东南地。岭头分了银汉水。高,天外倚;低,云涧底。 【青哥儿】行人驱驰不易,更那堪暮秋天气,拂面西风透客衣。山雨霏微,草虫啾唧。身上淋漓,脚底沾泥。痛恨杀仡情鹧鸪啼,行不得。
——元·曾 瑞(过分水关)
[中吕·十二月带过尧民歌]
曲谱:平平仄上(韵,可平),×仄平平(韵)。平平厶上,×仄平平(韵)。平平仄×(韵),×仄平平(韵)
[过]
×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平平(韵)。平平(暗韵)平平仄仄平(韵),×仄平平去(韵)。
说明:
[十二月] 本曲带[尧民歌]合为带过曲。每句首常加衬字。
[尧民歌]
第五句(即暗韵处)首二字可独立成句,下句再叠二字成七字句。
例:[中吕·十二月带过尧民歌]
【十二月】清明禁烟,雨过郊原,三四株溪边杏桃,一两处墙里秋千。隐隐的如闻管弦,却原来是溪水溅溅。
【尧民歌】人家浑似武陵源,烟霭蒙蒙淡春天。游人马上袅金鞭,野老田间丰年。山川,都来杖履边,早子称了闲居愿。
——元·张养浩(寒食道中)
[中吕·齐天乐带过红衫儿]
曲谱:平平仄仄平平(上),×仄平平去。平平,平(上),×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上)。×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去,×仄平平。[过]×仄平平去,×仄平平去。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去。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去上。
例 :[中吕·齐天乐带过红衫儿]
【齐天乐】人生底事辛苦,枉被儒冠误。读书,图,驷马高车。但站着者也之乎,区区,牢落江湖,奔走在仕途。半纸虚名,十载功夫。人传《梁甫吟》,自献《长门赋》,谁三顾茅庐?
【红衫儿】白鹭洲边住,黄鹤矶头去。唤奚奴,烩鲈鱼,何必谋诸妇。酒葫芦,醉模糊,也安排我处。
——元·张可久(道情)
[越调·黄蔷薇带过庆元贞]
曲谱:仄平平去上(平),××仄平平。×仄平平厶上(平),×仄平平厶上(平)。
[过] ×平×仄仄平平,×平×仄厶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厶×,×仄仄平平。
例:[越调·黄蔷薇带过庆元贞]
【黄蔷薇】步秋香径晚,怨翠阁衾寒。笑把霜枫叶拣,写罢衷情兴懒。
【庆元贞】几年月冷倚阑干,半生花落盼天颜,九重云锁隔巫山。休看作等闲,好去到人间。
——顾德润(御水流红叶)
[双调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曲谱:
×平×仄平(韵,可上),×仄平平去(韵)。×平×仄平(韵否均可,亦可上),×仄平平去(韵)。 [过]
×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韵)。×仄平平去,×平×仄平(韵,可上)。平平(韵),×仄平平去(韵);平平(韵),×平×厶平(韵,可上)。
说明:
1、[雁儿落] 四句宜作两对。
2、[得胜令] 如能首四句作两联,后四句作两排,较为整齐。
例: [双调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雁儿落】春花闻杜鹃,秋月乍归燕。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得胜令】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茅苫三间厦,秋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元·吴西逸
[双调·雁儿落带过清江引]
曲谱:
×平×仄平(韵,可上),×仄平平去(韵)。×平×仄平(韵否均可,亦可上),×仄平平去(韵)。 [过]
××仄平平去上(平),×仄平平去。×平平厶平,×仄平平去,××仄平平去上(平)。
说明:[雁儿落] 四句宜作两对。
例:[双调·雁儿落带过清江引]
【雁儿落】喜山林眼界高,嫌市井人烟闹。过中年便退官,再不想长安道。
【清江引】绰然一亭尘世表,不许俗人到。四面桑麻深,一带云山妙。这一塔儿快活直到老。
——元·张养浩
[双调·雁儿落带过清江引碧玉箫]
曲谱:×平×仄平(韵,可上),×仄平平去(韵)。×平×仄平(韵否均可,亦可上),×仄平平去(韵)。
[过清江引] ××仄平平去上(平),×仄平平去。×平平厶平,×仄平平去,××仄平平去上(平)。 [过碧玉箫]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上),×平平仄平。平仄平(上),×仄平平去,平,××平平去。
说明:
1、[雁儿落] 四句宜作两对。
2、[碧玉箫] 首四句作两排。第九句一字偶有减去者。
例:[双调·雁儿落带过清江引碧玉箫]
【雁儿落】秉乾坤秀气清,凛冰雪丹心正。奉朝中天子宣,领阃处将军令。
【清江引】战马远嘶边月冷,卷地旌旗影。风生虎帐寒,笔扫狼烟静。咫尺间领三公判内省。
【碧玉箫】满腹才能,幕府夜谈兵。唾手功名,麟阁要图形。诸葛亮八阵图,周亚夫细柳营。羡此行,南蛮平定。听,和凯歌回敲金镫。
——元·赵天锡(美河南王)
[双调·楚天遥带过清江引]
曲谱: ×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去。×平×仄平,仄仄平平厶。×仄仄平平,×仄平平去。
[过]
××仄平平去上(平),×仄平平去。×平平厶平,×仄平平去,××仄平平去上(平)。
说明: [楚天遥]通首五字八句,极似词牌[生查子]。
例: [双调·楚天遥带过清江引]
【楚天遥】有意送春归,无计留春住。明年又着来,何似休归去.桃花也解愁,点点飘红玉。目断楚天遥,不见春归路。
【清江引】春若有情春更苦,暗里韶光度。夕阳山外山,春水渡傍渡。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 ——元·薛昂夫
p718
[双调·十棒鼓带过清江引]
曲谱:
平平去上,平去平平。×平仄仄(去上),×仄平平。×平仄×、仄仄平,XX平仄(可平叶)。平平仄仄平平去,XX平去。仄×平去上,X仄平平(可上)。平平去平平去上(可平),×去平平(上)。
[过] 平平×仄、平去上,×仄平平去。×平平厶平,平平上,(平)××仄平平去上(平)。
说明:[十棒鼓]七字句、第三、四两字可叠用。P1764(4首)
例:[双调·十棒鼓带过清江引]
【三棒鼓声频】
【十棒鼓】先生醉也,童子扶着。有诗便写,无酒重赊。山声野调欲唱些,俗事休说。(问)青天借得松间月,陪伴今夜。(长安)此时春梦热,多少豪杰?明朝镜中头似雪,乌帽难遮。
【清江引】星般大县(儿)难弃舍,晚入庐山社。比及眉未攒,腰曾折,迟了(也)去官陶靖节。
——元·曹 德(题渊明醉归图
弘灵注:着,说,杰,折,节。多用入声字除杰,折韵作阳平,节,折这做上声。(引申到凡例用入声字派平声韵字即可作上声韵)如:别,绝,折。《全元散曲》标【三棒鼓声频】。
[双调·对玉环带过清江引]
曲谱:×仄平平,×平×厶平。×仄平平,×平×去平(上)。×平仄仄平,×平平厶上(平)。×仄平平,×平×厶平(上)。×仄平平,×平平去平(上)。
[过清江引] ××仄平平去上(平),×仄平平去。×平平厶平,×仄平平去,××仄平平去上(平)。
例:[双调·对玉环带过清江引]
【对玉环】罗袖偷掩,泪珠凝粉腮。宝镜羞看,鬓云松玉钗。飞絮点香阶,落红铺翠苔。去了青春,青春不再来。巴到黄昏,黄昏怎地捱?
【清江引】推开绿窗邀月色,问月人何在?欢娱往日多,烦恼今番煞,将一片惜花心愁窖里埋。
——元·汤 式(闺怨)
[双调·沽美酒带过太平令]
曲谱:
平平×仄平(上),×仄仄平×,×××平平去平(上)。平平厶上(平),×××仄平去。
[过]
×仄×、×平平去,×××、×仄平平,×××、×平平去,××仄、×平×去。仄平(上),仄平(上),仄平(上),×××、×平平去。
例:[双调·沽美酒带过太平令]
元·张养浩(叹世)
在官时只说闲,得闲也又思官,直到教人做样看。从前的试观,哪一个不遇灾难:
[过]楚大夫行吟泽畔,伍将军血污衣冠,乌江岸消磨了好汉,咸阳市干休了丞相。这几个百般、要安,不安,怎如俺五柳庄逍遥散诞。
[双调·沽美酒带过快活年]
曲谱:
平平×仄平(上),×仄仄平×,×××平平去平(上)。平平厶上(平),×××仄平去。
[过]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去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仄平平去,平去上(平)。
〔双调•沽美酒〕小令兼用。又名琼林宴。本曲作小令须带太平令或快活车合为带过曲,无独用。第四句可为平平平仄。末句可为×××、仄平平。
〔双调•快活年〕小令用。此曲除独用外,还可与沽美酒合为带过曲。第一三句可为×仄平平仄平平,一三句平仄最好一致。末句可为平平去。
例 :[双调·沽美酒带过快活年]
【沽美酒】冯魁又酒未醒,唤梅香点上银灯。俺软弱双郎何处等。唤艄公解开缆绳,早行过豫章城。
【快活年】只听得江水潺潺月儿明,听恰才敲二更。二更手按着银筝盼多情,更阑人初静。赶不上临川令,苏小卿。——元·无名氏
[双调·殿前喜带过播海令大喜人心]
曲谱:
×平仄仄×平平,×平平去上。×平仄仄×平平,平去平,平平去。×平×仄仄平平,×平平去平(上)。
[过播海令] 平去平,仄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平平去。平平仄、平去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去平。 [大喜人心]
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去。仄仄平、平平去,仄平平、仄仄平。
说明:[大喜人心]:第一、二句首二字叠用。
例 : [双调·殿前喜带过播海令大喜人心]
【殿前喜】谪仙醉眼何曾开,春眠花市侧。伯伦笑口寻常开,荷锸埋。防何碍,糟丘高垒葬残骸,先生也快哉。
【播海令】乌帽歪,醉眼开,心快哉。想贤愚今何在?云遮了庾亮楼,尘生满故国台。幸有金樽解愁怀,高歌归去来。
【大喜人心】诗书诗书润几斋,任落魄任落魄无妨碍。脱利名浮云外,俺窝中好避乖。
——元·无名氏
[双调·一锭银带过大德乐]
曲谱:×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去,仄仄平平 [过]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上(平)。×仄平×,平平×仄平(上)。×仄平平,平平×仄平。
例:[双调·一锭银带过大德乐]
【一锭银】珍珠包髻翡翠花,一似现世的菩萨。绣袄儿齐腰撒跨,小名儿唤做茶茶。 【大德乐】对月临风想念着他,想着他浅画蛾眉,乌云享单
鬓鸦。仙肌香胜雪,娇容美赛花。时时将简帖,暗暗寄与咱。拘束得人怕,章台曾系马。更敢胡踏,茶房酒肆家。
——元·无名氏(双姬·茶茶)
[双调·水仙子带过折桂令]
曲谱: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厶平。×平×仄平平去,平平平厶平(上),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厶,×仄平,×仄平平。
[过]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厶上(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
说明:
1、[水仙子]:首二句宜对。六、七句可作五字,宜对;亦可作两个四字句,与末句相配。
2、[折桂令]:第九句下可增四字句若干,平仄同上。小令以增一句者为多,不增句者反少。今以增一句者为定格。第五、六两个四字句,可合并为上三下四的七字句。
3、水仙子末句前面须増两字或三字,成六字句或七字句,折桂令首句须叠水仙子末句。
例: 【湘妃游月宫】
【湘妃引】冰盘贮果水晶凉,石髓和茶玉液香,碧筒注饮葡萄酿。伤心也谁共赏,寻良宵无限凄凉。藕花风轻翻纱帐,杨柳月微笼绣窗,梧桐露响滴银床。
【步蟾宫】梧桐露响滴银床,脚步儿未离南轩,魂灵儿已到东墙。屏闲也翡翠蒙尘,簟冷了琉璃失色,枕空也琥珀无光。谁承望生折了连枝树上凤凰,不提防活剌了并头花底鸳鸯。尽今生难舍难忘,甜腻腻两字恩情,苦恹恹几样思量。
——汤 式(夏闺情)
弘灵注:明·汤式将〔北双调·水仙子带折桂令〕另起名为〔湘妃游月宫〕。
符号说明:
1、上去为仄声。字声通用标"×"。
2、句末叶韵,字声上可用平者标"上(平)",平可用上者标"平(上)"。
3、必用去声标"去",宜用去声标"厶"。
4、连标三个"×××",须平仄分配调谐,不宜连用三平、三仄。两仄包括上去,亦须调配得当,不宜连用"上上"、"去去"。
5、韵位标"",可叶可不叶标"",句中暗韵标"∧"。
长青散曲微刊
邮箱:1497992627@qq.com
微信:zhy18010785009
教材 | 考核 |专辑| 鉴赏|
前一篇:(晚唐)马戴《边城独望》欣赏
后一篇:〔乐府课堂〕振振君子,归哉归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