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宋苏轼五律《荆州》欣赏

(2022-09-15 14:59:18)
分类: 诗词散曲辞赋古文(转)

苏轼的一首《荆州》,视野开阔,知识渊博,彰显出才子的不凡胸襟


原创 云水 云水心语 2022-09-06 06:41 发表于安徽


每个人都有思想和情感,大家在外出观光旅行时,也可能有很多感受。面对多彩多姿的大自然,以及风云变幻的人世间,人们总想抒写一点文字,形容自己的心情。


可是我们经常会提笔忘字,甚至搜索枯肠,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字句,能够确切地进行概括和描绘。


这时候人们才深感自己知识匮乏、江郎才尽,也非常欣赏古代才子们文思敏捷、下笔成文。下面介绍苏轼的一首《荆州》,视野开阔,学识渊博,彰显出才子的不凡胸襟。


《荆州》

北宋 苏轼

朱槛城东角,高王此望沙。

江山非一国,烽火畏三巴。

战骨沦秋草,危楼倚断霞。

百年豪杰尽,扰扰见鱼虾。



苏轼与弟弟苏辙曾一起参加了进士考试,并同时金榜题名。入仕后由于母亲突然病故,他们又回到故园守丧。虽然父亲苏洵并未参加科考,但由于他学富五车,也得到了朝廷的征辟,于是父子三人就结伴一起入京。他们一边欣赏沿途风景,一边悠然地吟诗作乐。


这首诗就创作于这一时期,当时他们经过江陵驿时,就转为水路继续前进,到荆州后再骑马北上前往汴京。诗人登上当地的望沙楼,举目四眺,并感慨五代时留下的古迹,于是赋诗抒怀。


开篇交代地点,并点出此处的名胜古迹,“朱槛城东角,高王此望沙。” 望沙楼位于古城荆州的东面,修建者是高季兴,他曾在朱温手下担任荆南节度使,后来成为南平的开国国君。诗人想象这位一方诸侯曾在此凭栏而望,还经常幻想自己可以称霸南方。


而今那些风流人物都早已化成灰烬,诗人却登临高楼,凭今吊古,抒写动人篇章,也颇感世事沧桑、风云变幻。读者也能想象出年轻的诗人一定是意气风发,更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殊不知等待他的却是一场场惊心动魄的争夺。


接下来诗人便发表自己对这位五代君王的看法,“江山非一国,烽火畏三巴。” 高季兴作为一国之君,不仅没有远见卓识,而且非常贪生怕死。只要遇到比自己强大的对手,他的脸上立刻就浮现出怯懦的表情,却从来不敢亲自带领部下冲锋陷阵。


于是后世的历史中就记载了他一次次无能的表现,也令很多忠义之士不齿他那些丑陋的行为。“非一国”三字,极其委婉,揭示出高氏曾经到处俯首称臣;“三巴”指巴蜀大地,一个“畏”字,则是毫不避讳地指出其胆怯的模样。


作者思绪飞扬,更想象出古代的战争场面,“战骨沦秋草,危楼倚断霞。”诗人望着眼前的荒芜景象,觉得那些秋草下面仿佛埋着很多无辜的忠骨。一个“沦”字,显示出诗人沉重的心情,他为那些英勇顽强的将士们感到不值。


诗人在高楼上极目眺望,楼头正倚着一片断霞残红。此时夕阳西下、霞光璀璨,一般人完全难以将眼前的绚烂景象,与烽火硝烟和沙场拼搏联系起来。而苏轼博学多才、见解高深,同时他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又具有敏锐的直觉,以及深刻的思想,所以才会抒写出如此激荡人心的诗句。


结尾更令人感喟不已,“百年豪杰尽,扰扰见鱼虾。”五代时群雄逐鹿、硝烟弥漫,一时间多少豪杰匆匆兴起。可是仿佛又在转瞬间,人们的耳畔就难以听到他们的消息。而在诗人看来,他们就像小鱼小虾,根本难以成就伟大事业。


“扰扰”二字,形容纷乱的样子。作者用“鱼虾”比喻高氏一类人,鄙视其难以掀起巨大的风浪,也含蓄地展现出诗人的雄心壮志。正如苏轼在其《赤壁怀古》中所写,“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


苏轼的这首诗充满了豪情壮志,既细腻地描述了那些古迹,又抒写出自己的独特观点,同时更彰显出一位青年才俊的不凡胸襟,值得细细品读和认真思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