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诗词散曲辞赋古文(转) |
贺铸的一首《辞酒》,很少有人读过,笔力雄健,毫无斧凿之痕
原创 云水 云水心语 2022-09-13 06:37 发表于安徽
湍急的水流,不能用刀剑阻拦其奔涌;忧伤的心绪,也无法在觥筹交错中得以消散。可是遇到人生低谷,如果束手无策,也只有杜康可以解忧。只是闲愁总付醉来眠,醒后又恐依旧到樽前。
北宋一位诗人在酒酣耳热之后,忽然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悲愁,于是便放下酒盏,挥墨题诗,将多年来的郁闷和悲伤都融入诗行,希望借此暂时纾解自己的烦闷和忧愁。下面介绍贺铸的一首《辞酒》,很少有人读过,笔力雄健,毫无斧凿之痕。
《辞酒》
北宋 贺铸
鲁酒一樽薄,吾愁万斛多。
尘埃斩马剑,涕泗饭牛歌。
髀肉生如许,颠毛黑几何。
功名可复道,身世两蹉跎。
贺铸是北宋著名诗人,他虽然是一介书生,年少时却志向远大。他渴望建立奇功,并且任侠尚武,加之面貌威严,人称“贺鬼头”。尽管他是宋太祖贺皇后的族孙,又娶了宗室之女为妻,但他的奇功并未立成,其一生的仕途反而极其坎坷。
贺铸善于锤炼字句,诗句也极富韵感,他的诗词作品丰富多彩,有时具有婉约风格,有时又展现出豪放情怀。这首诗情感深沉,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功名蹉跎的感慨。
诗人自称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后裔,因此取号“庆湖遗老”。他虽然屡任小吏,却很难得到破格提拔。首联就抒写了作者的极度悲愁,诗人自斟自饮,借酒浇愁,可是三杯两盏入肚,依然愁情满怀。
鲁酒,语出《庄子?肤箧》,即指薄酒;斛是古代一种量器,一斛为十斗。愁情本来无法计量,古人却可以想办法进行形容,比如后主李煜的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贺铸也形象地用“万斛多”进行描写,可谓极其生动。
接下来作者化用典故,继续抒写内心的悲戚之情。斩马剑,出自《汉书》,指汉代宫中的名剑,极其锋利。初唐才子卢照邻曾说自己愿得斩马剑、先断佞臣头。贺铸却叹息自己的宝剑一直挂在墙壁上,早已沾满了灰尘,作者以此比喻自己才不经用。
饭牛歌,引用了春秋时的典故。齐桓公时有一位贤人叫宁戚,他家境贫寒,一直给人赶牛车以糊口。有一次桓公经过郊外,宁戚便迎上去,击牛角而悲歌。桓公知其不凡,便召见了他,并用为上卿。诗人说自己沦落到宁戚赶牛车那种地步,可谓万分伤感。涕泗,形容泪流满面的样子。
颈联转而描写自己身体状况,“髀肉生如许,颠毛黑几何。” 髀(bì)肉是指大腿上的肉,古代战将长期骑马,大腿上肌肉很少。诗人肌肉增多,表明他已经很久没有上阵。颠毛是指头发,作者叹息自己头发不经意间就变得花白,更惆怅时光匆匆,却寸功未立。
人生无常、青春难驻,犹如风雨摧残花蕊。岁月不饶人,让才子们倍增感慨和悲情,也在百无聊赖中让身体状态逐渐下滑,更加难以适应羁旅奔波和宦途起伏。
结尾更是令人不忍卒读,“功名可复道,身世两蹉跎。”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怎么好意思再次提起个人的功名和遭遇,自己早已失去了时机,更虚度了岁月。
古往今来,怀才不遇是诗人们歌咏不断的话题。虽然才子们表达的是同一种情感,但由于个人的遭遇不同,出语或含蓄委婉、或直率坦荡。贺铸也是直言不讳,丝毫不隐瞒自己的悲伤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