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巧对妙联|第2期]上联:五行,金木水火土;下联你怎么对?

(2022-04-28 10:38:30)
分类: 楹联/诗钟/作品(转)

[巧对妙联 | 第2期]上联:五行,金木水火土;下联你怎么对?

广西楹联学会 2021-11-16 12:25



第一辑

难题

第2期

五行,金木水火土;

四位,公侯伯子男。

——(宋)丘机山

丘机山,宋初曾以滑稽闻名于时。一次,几个秀才合谋出句难他。丘机山出奇制胜,对成此联。巧在另辟蹊径,以孟子的话:“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四位对五行,真是不可多得之佳对!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佚名

传说,王安石曾出三个对题,竟把苏学士难住了。三个对题只好作为“绝对”,留给了后人。时过境迁,不知何朝何代、何地何人,将第一难题对上了。上联对题出得巧,巧在那年恰逢闰八月,就有两个“中秋节”,而且正月和腊月,又各有个“立春”节令。下联突发异想,从六十年一转的“甲子”,进入构思,所对下联,与上联相对稳妥,天造地设,绝妙无比!

梳妆楼头,痴情依依,痴眼依依,有心取媚君子君不恋;

延支山上,落木萧萧,落花萧萧,无缘省识春风春难留。

——(宋)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传说,这上联是一个新娘在洞房花烛之夜给新郎出的对题。新郎苦思无对,竟郁郁而死,留下绝联,让黄庭坚对上了。上联乃抒发情感之作,不动情确难对上。下联巧在自比春风,而把他人喻作“落木”、“落花”,在残花败叶反衬下,“春风”愈显非凡不俗、雅逸超脱。

闭门推出窗前月;

投石冲开水底天。

——(宋)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太学博士。相传,秦少游与苏小妹新婚之夜,苏小妹三难新郎,第三难题就是上联对句。秦少游在门外思 来 想 去,总不得妙句。此时,苏东坡观见此情,便投石于池中。秦少游顿受启发,随即对出下联。苏小妹遂迎新郎入洞房,共度良宵。试上联连用“闭”、“推”两个动词,语句明而不露,诗句很不一般。下联以同样之妙,博得新娘欢心。佳联趣事,流传于世!

色难;

容易。

——(明)解缙

解缙(1369-1415),字大绅,江西吉水人。明永乐初年,任翰林大学士,主持编纂《永乐大典》。一次,明成祖朱棣在书中见一对题,虽只两个字,却百思不得下联。于是,就当面让解缙应对,解缙随口对出。有趣的是,朱棣不以为然,还在等着呢,道:“你说容易,为何迟迟不语?”解缙曰:“启禀万岁,容易’二字就是小臣所对下联。”朱棣这才恍然大悟,君臣二人相视而笑。妙在下联,不仅对仗工稳,而且正是一句日常用语,显得十分自然。真是非此不巧,非其不妙!


主 编

广西楹联学会 黄涛才


所谓巧对妙联,大者都在构思上独具匠心和巧趣,在手法上运用比喻、夸张、拟人、假借、镶嵌、反复、重叠、映衬、反衬、双关、回文、顶针、排比、对偶、自对、隐匿、歇后、拆拼等修辞妙笔,使妙联上下句词性相对、音韵相谐,本身富有一种字面上的对称美、声调上的韵律美,创造出如诗如画的意境和韵味, 看去赏心悦目,读来妙趣横生。

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由于诗人墨客的雕章琢句、潜心营构,使对联中的巧对妙联变成对联中的上乘之作和脍炙人口的佳构精品。

广西楹联学会巧对妙联栏目将以清代学者梁章钜的《楹联丛话》和《巧对录》,民国学者丁楚孙的《古今滑稽联话大观》、周莲第的《分类楹联大成》等巧对妙联专集为基础,从古今浩如烟海的对联中,集辑一些对联中的妙联巧对,本栏目总录十辑共一千余副,洋洋数十万言,蔚为大观。所选对联皆格律严谨,以艺术性见长,并融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为一体,或构思巧思妙想,或落笔巧遣妙运,或用典巧取妙引,或集句巧撷妙采,通篇给人随处见巧、满卷生妙之感。

本栏目每期推送5副巧对妙联并点评,着重进行艺术分析,点到巧在哪里,评出妙在何处。欢迎关注订阅。



延伸阅读


【巧对妙联 | 第1期】三代夏商周,四诗风雅颂

广西楹联学会“民大校友杯”庆祝广西民族大学70华诞征联启事

中年人所吃过的苦,杜甫都写在了诗中,你身处哪一首呢?

学术论文 | 论楹联在传统人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世界上最短的一副对联,仅仅4字,点透无数世人!


广西楹联学会



主编:18077048626

gxyinglianxuehui@163.com

对论百家事 联通八桂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