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言联话(下)(福建龙岩/罗增富)

(2020-07-23 20:01:18)
分类: 楹联/诗钟/作品(转)
七言联话(下)




 

六十七



七言楹联可诗意。诗意在心,诗意在口,读来潇潇洒洒,看来落落大方,品来真真切切。如题新春一联“陌上桃花如次第;人间逆旅又成行。”江南只要有桃花,就有诗意。尤喜下句“人间逆旅又成行”,立意高拔,积极向上,一扫消极。苏轼曾有诗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又如题青柳联“溪水千寻清似酒;光阴一笑美如蝉。”读完此联,内心是如此宁静与契阔。诗意作联,比喻特佳,上阕淡雅,下阕温柔。仿佛诗人千寻碧柳,却为溪水青青而吸引,而后有所思,又从春蝉的美得寓意。“体物于情,唯美之念。”


 

六十八



七言楹联可画意。左看是山,右看是水,山水之间,还有佳人。闭上眼睛,能触摸到。题诗人“画里青衫蕉雨著;人间旧履露珠凝。”江南的气质,连诗人的形象都被放大或缩小。才人手笔,画面唯美。题钓春溪“尽日春阳偎坐客;一溪花饵钓红鱼。”尤喜下句“一溪花饵钓红鱼”,画面自然,引人入胜,整联动静分明,如写生画。


 

六十九



七言楹联可词意。词为何物,不可琢磨,只在比兴。意境,节奏,兼而有之,语感舒缓或华调。如题澡雪轩七言联“窕窕红衣吹白雪;瑶瑶绿萼发春枝。”词味甚浓,颜色词对比强烈,此氛围适合才子佳人吟哦诗歌。如题蝴蝶春“梨花煎雪药梁祝;烟雨梳眉画蝶蛱。”有那一刹那迷离晃荡的感觉,词境作联,不可方物。


 

七十



一切文学作品都是有情的。七言楹联贵在真情。发真情。或发于心,冲于口,或静于心,缄于口。如味橄榄,越嚼越深。有豪情,诸如“轻别风月一杯酒;大散湖山万贯财。”不羁的散人形象,豁达的天地情怀,孺子可教也。有沉痛,诸如清明“苍凉水酒疏疏洒;寂寞石花缓缓开。”生而后是死,死而后是生。冥冥之中,自有一切定数,联语沉痛而深情。有温馨,诸如“愿君常作夜中烛;容我深呵眉上蛾。”永夜其沉沉,烛火其灿灿,初心其真真,可谓爱词。


 

七十一



广角与近角是七言楹联的摄影美学。广角,联中常所说放得开,亦为此意。视野大于心,距离产生美。近角,浓缩是精华,即为收得拢。景色皆为眼前,亦在心上,如迈细步,亦有从容。广角如题桃花“红袖招来乌燕子;桃花开到小江南。”相思的踪迹,微雨轻轻扣檐低。近角如题桃花亭“莫问桃花开几径;只知诗宴有一席。”半里小亭幽,不是刘郎是苏翁。广角与近角的结合,如题乡村联“落日孤怀山远抱;游鱼倦目水轻柔。”几笔勾勒,情景皆有。


 

七十二



七言楹联有设色之说,用颜色词来作文章。色彩是事物最鲜明、最感性直观的特征,能直接引起文学画面美感。比如前人高其佩 题荣宝斋联“软红不到藤萝外;嫩绿新添几案前。”联语中写“软红”“新绿”,以设色手法,描绘诗情画意,却很清新,直切主题荣宝斋书画店。整联读来有“躲进小楼成一统,不管春夏与秋冬。”的感觉。比如洪亮吉 题第一楼联“第一楼边浮大白;初三月上荡空青。”联语中的大白亦指大酒杯。《说苑》:“饮不酹者,浮以大白。” 空青谓青色天空。杜甫《不离西阁》:“江云飘素练,石壁断空青。”联语清爽流利,气势不凡,有如唐诗的感觉,很切酒楼之名。空青对大白,很巧妙对仗,亦是设色法运用。


 

七十三



初学七言楹联,若难在境界出彩,先以洗炼练字为主,这样借一字或一词而使意境出神。早年我曾写过“此酒堪刑诗落寞;谁人可忘夜深蓝。”联中刑字用法自觉得意。后又写清明“烟雨重楼埋绿酒;桃花小字祭初心。”一个埋字,一个祭字,放在联中不觉冲突,几分淡淡的忧伤。通过炼字而达到炼意,这是诗家手法运用到七言楹联中。类似的七言还有“花酒吞诗贪野逸;竹窗劫月济清贫。”


 

七十四



何谓天然好文字?就是让不识字的人看,也觉得是好的文字。这就是好的文字给人的第一印象感觉,比如“斜阳外,流水绕孤村。”在七言联中,常有诸如一眼看明白的好联。比如俞樾题春在堂联“越水吴山随所适;布衣蔬菜了余生。”上联“越水吴山”乃云曲园先生罢官归来,杜门潜心著述,自同治七年主持杭州诂经精舍,舟楫往返吴越间凡三十余年,见惯越水渺渺,吴山青青。下联至若“布衣蔬食”,可知曲园先生日常生活简朴淡泊,著书满楼,吃肉一片,鸡鸭鱼蝦竟概不沾唇;布衣(当然是昔年农家土布)裹身,以至于不敢会客登人之堂,或恐他人惊诧。大儒若此,洵有古圣贤之风。全联表达人生归隐浓缩之描写。


 

七十五



西湖,人间美景,学联者必题之风景名胜。我曾以七言组联写之西湖“眠月清波平似枕;闻荷香气旧如卿。”“醉巡山水集诗册;笑看桃花簪美人。”“燕招杨柳千丝雨;人在江南第几桥。”“好数荷花鱼眼碧;待俘君子柳丝柔。”“新垂杨柳还青露;此去烟波不老船。”西湖之美,在于它符合文学想象的柔美气质。


 

七十六



江南者,旖旎温柔之地。题春心“夜角春风不落寞;人间儿女自温柔。”题流水“流水一篙撑永夜;桃花几瓣作花灯。”题花信“不知桑叶留蚕宿;始信桃花刊我诗。”题蝴蝶“微躯扇起江南雨;青眼垂怜陌上花。”题春心“湖水回澜曾似桨;诗心不动渐如山。”题写江南者,必内心多情,眼里多意,笔中多画。


 

七十七



故乡,游子梦中所在。题水井“水沁犹扶石壁月;春深不过鲤鱼鳞。”评:无波不轻皱,流水深入心。未曾着色,却见青绿。题风语“尽是春风劳燕累;自从大地许人忙。”评:乡人语,得乡村之真谛。题感“看花似蝶扑红雨;梦我如蚕食旧桑。”评:诗之比兴,联之结旨。我眼观,我梦寻,不点不破。“梦我如蚕食旧桑”一笔拔高境界,是诗人语,是游子语,亦是真乡语。题灯“夜里共花开笑靥;人间与父老白头。”评:把灯最美丽的一刻,最真实的一刻,都描画出来了。“在这一刻,灯与人物皆有定格在那一夜的美好。”题春感“春沐雨时风在野;人有年而岁无心。”评:上阙寻常不过,下阙入味颇深。一句“人有年而岁无心”写出了时光蹉跎的感觉,道人所未道,发我之深思。题写意“稚子在家贫亦好;桃花满膝散余香。”评:自然而然,并无做作。童年时候,父母感觉孩子在身边,有着春的期望与欣喜。一但孩子离开父母身边,在外打拼,这份思念也就寄托在桃花身上了。怀旧情结,令人动容。题掏耳“聪明似蝶深深卧;卷耳如花缓缓开。”评:诗情画意,小清新。最难得把握住那份自然,以蝶恋花的喻意惟妙惟肖地写出了相依相恋的两代人(父与女,或母和女)之间的情感。下字并无曲笔,而真情流露无疑。题由小俗变大雅,足见才情。


 

七十八



早年曾有咏鸡集句“亦知得意须乘鹤(罗隐);但愿开笼便入林(白居易)。”又有“风榆落小钱,泥上偶然留指爪(张仲素)(苏轼);春色归何处,心中无事到云昏(刘学箕)(皮日休)。今日正逢鸡年,自题“三径何妨春雨碧;片心得似小虫闲。”又有题“不歌风雨尘埃世;只作田园隐者邻。”两联皆以鸡自拟,可为乡村生活之归真态度。


 

七十九



七言楹联的谐趣可大俗,亦可俗中有雅。我的理解,谐趣是一种原生态,情趣是谐趣的升华版本。比如写谐趣夏澡“此身久旱逢甘雨;长发犹湿作散人。”是真诗人,方有此豁达情怀。而情趣版本则如“身无蟋蟀相招去;诗有妻儿又念来。”富有生活情趣,不流俗秋,如见性情中人。可见诗意与生活的取舍平衡。或又如“问我御穷诗几册;笑花娶艳酒三杯。”趣可直解,妙不可言。又或如“晒我诗书时坦腹;看花蝴蝶亦常心。”评:况味自出,寻常亦动人,这就是诗者的本色。


 

八十



七言人物楹联如何勾勒?从形勾勒,可以为苏东坡“斯巾月戴如闲鹤;此老诗吟比亢龙。”此联赏析:风神饱满,既有闲逸,又有慷慨。配个加长版的苏轼便于解读“千古月唯一知己,万阙词尽许红颜,时寂寞沙洲,时慷慨江涛,大丈夫须眉似铁;赤壁歌久已流传,乌台案不妨放下,好神游碧落,好隐居野陌,真诗者怀抱如川。”从神勾勒,可以为盘古“斧劈人间一混沌;手推天地大磨盘。”此联赏析:上阕人人可以写,下阕几乎笔下无,只有作者胸襟大揽,自成狂笔。“顶天立地,神乎如此。”从意勾勒,可以为陶渊明“谈诗犹似老来子;问蝶依然新舞衣。”此联赏析:诗的语言,比喻大胆新奇,把谈诗比作老来得子,可见诗兴之高。下联犹是乎,问蝶新舞衣,可见对生活的热爱。整联淡雅之中,又有深情。“诗句不离,名家本色。”


 

八十一



七言风景楹联如何畅题?从形畅题,藤花舫“柳分月影摇波瘦;鱼倩藤花落古香。”赏析:先写全景,铺垫氛围,再写近景,动中显静。整阕仿佛画境,可以幽游。从神畅题,白云观“云下山川皆种雨;人间草木自闻香。”评:幽而静,仿佛世外桃源,有种超脱的神韵在山川草木中显化。从意畅题,得月楼“登楼始信来风契;得月何妨试水游。”赏析:读罢此联,心中顿无块垒,乘兴而来,尽兴而去。一登一得,一攻一受,尽在自然。


 

八十二



无论是长联或七言联,都贵在生活。以生活为题材,自有动人心者之联,虽不一定皆是神品,然可以体会。比如我曾题乡村“四月关窗知雨至;三更翻被觉潮生。”如“俯井忽觉身欲陷;仰天总笑云能飞。”“花落春泥香自固;藤攀墙壁绿相逃。”“板凳春秋磨破裤;书包番薯透出香。”评:童年的记忆如地瓜芳香散发出来,莞尔一笑。无题“瓶汲溪水许些碧;心记春秋一果香。”评:离开故乡,我能带走什么,也许瓶里装些小溪的清水,也许心里记些野果的芳香。近自然而情真切。


 

八十三



书室之联,多以七言楹联为主,前人的书室联都有在联书或文字中见过。早年我曾写过一组书室或书斋之七言联。今录几幅与大家分享。苦斋“苦日宜从书卷过;春风好自竹吹来。”墨雨斋“墨到浓时方觉淡;雨从春处好知青。”笑笑斋“笑笑人生无大事;翻翻书架有唐诗。”书巢一“偶闻夜雨集春句;不觉窗花添砚香。”书巢二“书中字坐字时卧;巢里云来云亦游。”而今若是问我想给自己书房取何名何联?我会好好想想,养愚斋?三少居?抱月庐?诸如等等。


 

八十四



自己创作中印象深刻的七言楹联一,十余年前自己曾写一幅七言题画“灯照花虫扑扇谷;夜窥画虎下屏山。”鉴赏:屏风扇,挂在墙上或摆在大堂之内作装饰用,扇骨长六七十厘米,实际上是一 种特大型的折扇。在两句七言十四字中,除四动词字,竟然写出灯,花,虫,扇,谷,夜,画,虎,屏,山,十种景物,容量之大,堪为妙笔。联语中字字精当,工对,构思奇特,体现作联如作画,为画中画之佳作。上联中把外界的花虫以“扑”字,融入画里,是以形动忖虚静。下联更绝,把画中的虎以“下”字,其猛虎下山之神态呼之欲出,是以神动忖虚静。可见整联在灯夜下,挂在墙壁上的屏风扇中的画工精绝,让人在真假景物中,分不清楚哪是虚,哪是实。现在回过头去看,当时的创作多了一份刻意,少了一份自然,这也许就是光阴的见证作用。


 

八十五



自己创作中印象深刻的七言楹联二,早年还曾写一联“崆峒火云烧雁翅;昆仑晓月洗秋心 ”联句为云霞飞雁与晓月悬秋两幅图画。上句带着斜阳的余热,下句透着几丝冰凉。出与对在时空的过渡衔接自然。烧雁翅一语谴词大胆。整体给人的感觉如诗如画,为佳联。天涯雅座某君给此评语:烧雁翅一语谴词大胆。不凡多参照一些古词,如“杏花正喷火”之类,或今人之诗“残霞入野烧”之类,便可知大胆还是不足,以后要超前大胆。如果说此联中现在回味,烧字与洗字的洗炼可以值得一提。


 

八十六



七言楹联的春,个人曾题春雨“千寻饮醉山云白;一例扶苏花蕊红。”赏析:此联诗意更甚,尤其下句给人小惊喜。作者亦有词版的春雨“无论美人香草,诗里清吟,偶向春风商姓氏;何妨沧海桑田,此生契阔,亦知青露有别怀。”两相对比,各有主旨。又有一组题春七言分享与大家。“近似桃花犹笑客;怯如春露偶沾衣。”“花履余香丝雨陌;燕泥仍软故人心。”“不与春风争绝句;只从农户问桃花。”“杨柳帘遮春燕羽;桃花片作鲤鱼鳞。”“一任阶前春草碧;不容杯里故人疏。”


 

八十七



七言楹联的夏,说到夏,不由想起一联“竹间小径萤巡夜;藤下幽窗我读书。”此联得夏之静谧。又有一联蚊子“不向鼾雷输本色;且从卧枕举长戈。”此联得夏之谐趣。“曾经挥汗稻花下;如是俯身天地间。”此联得夏之辛苦。“池中月小荷香细;亭外风轻竹梦凉。”此联得夏之清凉。因为季节的关系,夏之炎热,所以文字上或更偏向于清凉,以求文学避暑。


 

八十八



七言楹联的秋,写秋之七言不必每题必秋商,只要有秋的意境即可,今录一组。“是酒温来重梦夜;有花开到不知名。”“流水听来三径外;炊烟缭绕几人家。”“天涯远在梧桐外;灯火重温父母边。”“轻叠纸船流水去;长教月色入乡来。”“不教明月封樵径;只信离人醉酒乡。”“离离秋雨敲青瓦;寂寂诗人枕小窗。”“灯花照影尘埃小;杯酒无言块垒轻。”“坐看兰亭诗复酒;何妨流水暮而朝。”“几只流萤穿树影;一床明月照书香。”


 

八十九



七言楹联的冬,冬天无非是雪与梅花多些。文学亦是如此。早年曾写“野鹿踢冬三场雪;梅花寄我一枝春。”“一身诗骨酒堪洗;何处梅香雪不闻。”“轻沾梅雪拂衣落;自负风霜砺剑鸣。”“雪曾识面梅相忆;人不知年狗自呼。”近年曾写七言冬“何似茫茫飞雪抱;依然落落腊梅开。”“有待梅花香世界;不期小我犯尘埃。”“白雪何妨赊酒肆;梅花只是学仙人。”“酒癖应思三个月;诗情时访数枝梅。”在冬季,更多的是偏向于内心的洗涤与文字的总结。


 

九十



七言楹联的精神平衡在哪?主要体现在意境的上下相互融合,有一攻,自然有一受。我曾经写过一组类似的七言作品“愿我长为烟雨客;使桃开作宋唐花。”“愿我长为山水客;使云可著薜萝衣。”“愿邻溪畔青青草;好画人间默默蝶。”“愿君常作松山壁;为我长遮风雨霜。“愿君常作炉中火;为我重温酒里词。”“愿君常作巢中燕;为我时衔枝上花。”


 

九十一



七言楹联可以白话吗?我的回答是可以的,且可以有好联。诸如我早期写的“芋香更比书香好;月色不及菜色白;”“每天挑水三缸满;余日读书几句新。”“愿君常作枕边梦;为我时翻被里身。”白露“风于今夜真凉了;你在他乡还好吗。”母亲节“愿我勤习厨铲事;为娘端上鲤鱼盘。”评:孝字不是那么容易写的,应说到做到,此亦为一种表达对母亲的敬爱方式。


 

九十二



七言楹联佳作中,有些作品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多了就是画蛇添足。类似的作品可以自读,因为可咀嚼回味的东西多了。曾写“春来情绪花相似;只是人生味不如。”“红尘一本如初画;香草几株似旧人。”“愿君常作连城璧;使我相思秋水肤。”


 

九十三



七言楹联,轻灵飘逸如何表现?其与超诣冲况有所不同,联风偏向于轻盈秀丽。“一朵桃花开故里;几时年少解春风。”“九溪春水浣花影;三径诗人携月囊。”“梅花飘逸若乎月;冰雪聪明近似妖。”“酒契人间唯小字;歌迁花下自春风。”都类似于此。


 

九十四



七言楹联,老道方面如何体现?我觉得老道在于洗炼和古雅之间。不刻意,但有内涵。自录几联,大家可以细细体会一二。“何意苦于天上下;唯心静在水中央。”“青城老道年年旧;绿野仙踪处处无 。”“愿白云生沧海量;坐小酒视古人心。”“难料江湖人事老;深知此岁雨痕青。”“雪圃梅花招鹤迹;文章肝胆覆龙鳞。”


 

九十五



窃以为七言楹联作品,做到方寸之间自有乾坤,山水之中自有风景,人情之中自有豁达,不蔓不枝,有情有意,看似千锤百炼,几近返璞归真。或能有词学境界的三个层次意味,如此方为佳作。无题与有题之间,最大的差异不在于文字的力度,而在于感觉的不同,无题者多得沉著痛快,有题者多得冲况超逸。


 

九十六



七言楹联的比喻,可以适合自己内心形象的比喻皆可。比如诗酒之比喻,前人有酒龙诗虎之说,我用细腻来创作之。有三联“酒似山花昔酿露;诗如天子不遗才。”“诗似春蝉才去蜕;酒疑花雨自垂珠。”“幸因墨近诗龙醒;不觉夜孤酒蝶飞。”但凡想象,存在即是合理,出乎意料更是诗情。


 

九十七



前面说过七言适合题写山居,我在楹联创作十五年中,一直坚持写作山居对联,以此来洗炼自己的心性。曾写七言山居成联1500幅,今精选编辑为300幅。现在录入一些分享与大家。“未觉花老诗犹写;只恐天寒蝶未游。”“黄花已放分秋色;名士今来减半愁。”“小字孤灯托永夜;桑田沧海近吾庐。”“春雨孤灯连小字;天涯芳草最无情。”“流水行云随所适;清风明月两逃禅。”“山间自有白头月;梦里岂无低首花。”“只道山花藏佛性;不知春鸟有童心。”“三千文字不得力;四五桃花自有情。”“万古松如明月立;一身衣作野云披。”“此去清欢多近月;老来饥渴莫贪诗。”“自言深旨近于酒;欲养清心淡似松。”“应有山花春似酒;谁言野老不及虫。”


 

九十八



七言楹联亦有闲联,随适在心,起笔在意。诸如随笔“莫讶春风如猛虎;欣闻夜雨似痴儿。评:比喻的奇特而又自然,笔力的释放与控制,两者契合,联语联意皆佳。天葬歌“莫非王土不容士;唯有天风以振衣。”评:不同的思维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读来轻虐。写意“小字经书供酒逸;春风使雨越山青。”评:小字古雅,联意大方。书生气质,自然散发。心性“诗如女子宜相看;屐与春泥不忘约。”评:诗意的语言,如怜如爱。不是晏几道,就是纳兰性德了。


 

九十九



一剑小楼春,网络知名七言联手。记得早年搜集其撰写的雷萧引一联“寂然有怒;感动无名。”,读来很触动。又其另有几幅七言联:“负手相逢云淡淡;低头莫问草青青。”“诗具风骨不多字;春同此心方可人。”“江流玉树十年雪;月转银筝一枕霜 。“无题“几堆顽石偏含怒;一朵闲云不带愁。”无题“十指更弹花与雪;六根不动水齐天。”无题“一种情愁蓝若水;无边思念绿无涯。”自勉“任由一箭穿心过;不可双膝着地生。” 从佳作七言可见真挚,这是当时许多联人的共同情性。只是随着时间的远逝,我们的初心变了许多,我们的真情藏隐许多。所以对于小楼的坚持,不易初心,更是难得。今在录入其新作几联,分享与大家。“寒露巫山添往事;秋风沧海忆初心。”“车马横流终冷落;风花辗转自清凉。”“悲秋未必哀尘世;嫉俗缘由傲菊花。”“闲如范蠡五湖钓;逸似庄周八月秋。” “昨夜风曾分竹径;去年事已皱池塘。”“红叶元龙飘逸处;青衫司马惘然无。”“愁无烈火炼成器;恨有难言诉与仙。”“岸边老树空寒水;川上孤城向远山。”


 

一百



另类七言楹联,比如词牌七言联。在学习过程中,写了不少类似七言楹联,现在录入几联分享与大家。少年游“一场春风一伞雨;九枝花色九溪蝶。”醉妆词“一任灯花燃永夜;但期眉鬓契东风。”凭栏人“花雨飘零红袖影;蝴蝶翻过玉栏杆。”春光好“不知陌上桃花老;只道江南好个春。”归去来“与君一别诗经雨;双燕相衔花瓣泥。”如梦令“十万愁城须酒破;三千铁马卷旗飞。”水龙吟“八千鳞片游龙啸;十万波涛放胆吟。”塞上曲“长戈历历刺惊月;飞雪靡靡欲破梅。”浪淘沙“沉我胸襟唯块垒;看诸天地一沙鸥。”珠帘卷“飞雪如衣披永夜;梅花为阵破春山。”梅弄影“不忍梅花辜负雪;轻将草稿校勘灯。”虞美人“避雪诗肩多绿萼;临窗字帖自寒花。”


 

一百零一



个人七言楹联作品里的致青春。在写作的过程中,总有些联如一瞬又如永恒,给自己的内心带来追忆青春的感觉。现在回过头细细搜罗几幅。无题“杯酒长怀春草露;诗词犹带古人风。”自题“曾折夜兽一支角;可写情书廿九年。”刑猪“大好头颅谁不惜;一生肝胆酒相知。”影“避世皆因身太直;逃名只为月初衷。”世“不期海月知山馆;一任天鸡入地笼。”题春“自有桃花开我笑;何须流水替人愁。”自题“清时搁罢梅花笔;醉我挣开天地怀。”自题“酒是天真常醉我;词如小病久磨身。”无题“野树著花方采采;春风念字到青青。”自题“所历春秋皆向背;深知风雨有重瞳。”无题“白雪词成容若后;梅花开到小窗前。”彼岸“愿此泪珠凝琥珀;从今心事付沧桑。”山水有灵,亦惊知己,性情所得,未能忘言。


 

一百零二



《小窗幽记 》里的七言楹联有36幅,或格言,或山居,或风景,觉得一些不错,今录十联与大家分享。“文章不疗山水癖;身心每被野云羁。”“但觉夜深花有露;不知人静月当楼。”“闲到白头真是拙;醉逢青眼不知狂。”“松枝自是幽人笔;竹叶常浮野客杯。”“不作风波于世上;自无冰炭到胸中。”“闲疏滞叶通邻水;拟典荒居作小山。”“飞泉数点雨非雨;空翠几重山又山。”“闲中觅伴书为上;身外无求睡最安。”“流水有方能出世;名山如药可轻身。”“心清鉴底潇湘月;骨冷禅中太华秋。”


 

一百零三



《随园诗话》里亦有不少七言楹联,所涉及到风景,格言,山居,闲情。今录入十二联与大家分享“ 过墙新水滴眠鹤;压屋冷云眠定僧。”“身非无用贫偏暇;事到难图念转平 。” “秋似美人无碍瘦;山如好友不嫌多 。”“万竹扫天青欲雨;一峰受月白成霜 。” “莺声满店二泉酒;春雨维舟一树花。”“兴来不觉风吹帽;坐久方知露湿衣 。”“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 。”“ 旧塔未倾流水抱;孤峰欲倒乱云扶。”“莺花日办三春课;风月天生一种人 。”“江山好处浑如梦;一塔秋灯影六朝。”“初地相逢人似旧;前身安见我非僧。”“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 。”


 

一百零四



曾翻阅清代对仗佳句,个人觉得有些联不错,亦一并录来分享与大家。“风吹花气香归砚;月过松心凉到书。”“星辰夜影窗间落;江海秋潮枕上生。”“杨柳晚风深巷酒;桃花春水隔帘人。”“松留石下千年药;雨引池中二寸鱼。”“羲皇以上怀陶令;山水之间乐醉翁。”“水惟善下能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两寺云分峰上下;一桥水并涧东西。”“蒙赠珠玑几行字;也开智慧一分花。”“得鱼鸟胜垂纶客;临水花如照镜人。”“文章真处性情见;谈笑深时风雨来。”“卖花市散香沿路;踏月人归影过桥。”“远近枝横千树玉;往来人负一身花。”


 

一百零五



清联三百幅中,亦有不少的七言佳作,我凭自己的眼光挑选,录入一些作品与大家分享。王夫之自题“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陈芳潮题春联“人因爱富常离我;春不嫌贫又到家。”王士祯自题联“淡如秋水闲中味;和似春风静后功。”乾隆题北京涵远堂联“西岭烟霞生袖底;东洲云海落樽前。”翁方纲题陶然亭联“烟笼古寺无人到;树倚深堂有月来。”邓石如题卧室联“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李彦章题学文堂联“文能换骨余无法;学到穷源自不疑 。”何绍基集争座位帖字“于人何不可容者;凡事当思所以然 。” 俞樾题藩署内室联“燕息敢忘天下事;和平先养一家春。”吴济题门联“移门欲就山当榻;补屋常愁雨湿书。”吴熙载自题联“客去茶香留舍本;睡余书味在胸中。”范廷谋题相山瀑布“凌空卷雪天边落;历乱奔雷涧底归。”


 

一百零六



吴恭亨《对联话》里有大量的七言楹联佳作作品,个人选一些录入分享与大家。张祖翼金陵冶山下竹居读书处联云:“立石自成小五岳;披图而观大九州。”语与意似都未经人道。江阴何廉昉栻文笔富赡,守砚传经莳花种树之室云:“因树为庐花当壁;得书如产砚犹田。”均秾俊工致,不愧才人之笔。孤山第一楼有洪稚存联云:“第一楼边浮大白;初三月上荡空青。”语极雄秀。上海城隍庙有豫园,水石回环,轩亭四映,陶文毅尝分署楹联。一、湖心亭云:“野烟千叠石在水;渔唱一声人过桥。”二、得月楼云:“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武昌黄鹤楼联已具前录。兹又节一二。一、胡文忠云:“黄鹤飞去且飞去;白云可留不可留。”语似蒙庄,奇气横溢。《西湖一勺》录猗园一联云:“野老门庭云亦懒;荷花世界梦俱香。”出语似未经人道。康南海僦居槟榔屿一废园,题联山亭云:“一卧沧江惊岁晚;独凭栏槛俯崔巍。”集句特工伟。


 

一百零七



胡君复《古今联语汇选》亦搜集了大量的前人七言风景楹联佳作,个人凭自己眼光挑选了十二幅,分享与大家。太白楼“脱身依旧仙归去;撒手还将月放回。”双清亭“云带钟声穿树出;风穿塔影过江来。”岳阳楼“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望江楼“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活一楼。”黑龙潭“两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古藤书屋“一庭芳草围新绿;十亩藤花落古香。”潼关城楼“华岳三峰凭槛立;黄河九曲抱关来。”拂云楼“积石导流趋大海;崆峒倚剑上重霄。”莫愁湖“柳影绿围三亩宅;藕花红瘦半湖秋。”苏州沧浪亭“短艇得鱼撑月去;小轩临水为花开。”三潭印月某亭“两岸凉生菰叶雨;一亭香透藕花风。”林处士祠梅亭“世无遗草真能隐;山有名花转不孤。”慕才亭“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


 

一百零八



浓缩的即是精华-----对于七言楹联的评价。七言楹联有着长联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特点,从而形成了它在楹联文学中独挡一面的现象。七言楹联易于朗诵流传,易于粘贴书写,易于传播教育。七言楹联有诗词画的意境分类解读,是最合适于初学者,中级者,高级者和返璞归真者的楹联体裁。七言楹联适合所有的对联题材写作,也是七言楹联的最大价值体现。今以一诗中的两句作为本卷联话的结尾,“养毫还有十年墨;教我七言成长儿。”与所有爱好七言楹联的朋友们共勉。联圣三少爷的微笑2017年在连城笔于元宵夜。


(作者简介:网名:三少爷的微笑,真名罗增富,80后,福建人氏,曾任联都论坛主持,现为初心联社网校创始人及校长。从事网络楹联诗词教学十余年,擅长楹联诗词初、中、高三级教学。作品有成联20000幅,诗词3000首,2008年与联都站长潇湘妃子合作编辑出版过《网络楹联鉴赏大典》,2009年自己出版楹联专辑《木刻的青春》,现有待出版的楹联诗词专辑《联圣集》近150万字。)

联圣三少    联圣三少   2020-07-22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MjU1NTcxMA==&mid=2247484366&idx=1&sn=2d63fc921f94ea6f9a0773be10a014fb&chksm=e892561fdfe5df0985d117c2f7b99b48f00617975bcfd1311d9744aaf3e3b53ded53d4778950&mpshare=1&scene=22&srcid=0722xDtAsPYxEDRlqp2ozvgQ&sharer_sharetime=1595492073556&sharer_shareid=fb91c1eeeecea763daad9768f80cbf74#rd


七言联话(上)


联圣三少    联圣三少    2020-07-18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MjU1NTcxMA==&mid=2247484358&idx=1&sn=b4fa3d4c3f4cc78716020367815345b8&chksm=e8925617dfe5df012dee677a54edffb9631f4be157ec2f94e587857b982bbf0d227eef442402&mpshare=1&scene=22&srcid=0723TMGlibsBUkYbu07CVw5Z&sharer_sharetime=1595499329223&sharer_shareid=fb91c1eeeecea763daad9768f80cbf74#r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