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晋行——常家庄园(下)

(2012-04-29 14:29:12)
标签:

山西

大院

常家

旅游

休闲

行走

摄影

交流

杂谈

分类: 行走·摄影·杂谈

 

三晋行——常家庄园(下)      常家庄园后花园

三晋行——常家庄园(下)      “万里茶路”图

  说起常家的发家史可以追溯到清代,徐珂《清稗类钞》称常氏有资产百数十万两。据记载:常氏家族原系山西太谷县人,明朝弘治十三年(1500)常仲林迁居榆次县车辋村刘家寨,由仲林一世起至六世各代,常家大体均以牧羊、农作为生。康、乾年间,自七世常进全开始经商,八世常威率九世常万已、常万达从事商业活动。从此,常家“以财取天下之抱负,逐利四海之气概”,制茗于武夷山,扎庄于恰克图,拓开万里茶路,经销蒙俄北欧,绵延二百余年,赢利颇丰。逐渐使常氏成为晋中望族,晋商中的一支劲旅。

  常氏发迹之后,氏族分居,添房建屋,并开始大规模地营造住宅大院,逐渐形成了“横平竖直”的街道,家族内将之称为“南常”和“北常”。“南常”以万已为代表,为“世荣堂”;“北常”以万达为代表,为“世和堂”。

  “北常”从乾隆年间始,就以大德玉商号名义在恰克图经营对俄贸易。初,以与武夷山下梅村邹氏建立贸易伙伴关系,从其地贩茶,自下梅村经北蒙古库伦(今乌兰巴托)至中俄边境的贸易城恰克图,约5150余公里。这条商路当时就被誉为:万里茶路。随着业务的发展和资本积累的增加,常氏于道光六年(1826)新设大升玉商号,道光二十年(1840)增设大泉玉商号,同治五年(1866)增设大美玉商号,光绪五年(1879)增设独慎玉商号,形成了常氏的“玉”字连号。此外,独慎玉商号还在莫斯科设立了分店。清末汾阳路履仁先生目睹晚清恰克图商业状况,在《外蒙古记闻》一书中写道:“买卖城内有一东西向横街和三条南北巷子组成,西巷有常家的大泉玉,中巷有常家的大升玉,东巷有常家的独慎玉。”常家的经商规模从中可见一斑。

 

三晋行——常家庄园(下)常氏祠堂内“常家牌位”

三晋行——常家庄园(下)常仲林

三晋行——常家庄园(下)常万已

三晋行——常家庄园(下)常万达

三晋行——常家庄园(下)

三晋行——常家庄园(下)

 三晋行——常家庄园(下)

三晋行——常家庄园(下)

三晋行——常家庄园(下)

三晋行——常家庄园(下)

三晋行——常家庄园(下)

三晋行——常家庄园(下)

三晋行——常家庄园(下)  

三晋行——常家庄园(下)

三晋行——常家庄园(下)

三晋行——常家庄园(下)

三晋行——常家庄园(下)

三晋行——常家庄园(下)

三晋行——常家庄园(下)
三晋行——常家庄园(下)

三晋行——常家庄园(下)

三晋行——常家庄园(下)

三晋行——常家庄园(下)

三晋行——常家庄园(下)

三晋行——常家庄园(下)

三晋行——常家庄园(下) 左侧是茶馆,十一世班禅曾经在内品茗

三晋行——常家庄园(下)

三晋行——常家庄园(下)

三晋行——常家庄园(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