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矞散文《拾麦穗的童年》作为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2021-03-19 12:06:18)
标签:

曹矞散文

拾麦穗的童年

九年级下册

同步练习

陕西作家

分类: 文学档案

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问题。

拾麦穗的童年

  

 

(1)又到麦浪滚滚、麦穗飘香的五月,又是一个收获喜悦、播种汗水的季节。

(2)每每到了丰收的五月,看到三三两两的农民朋友在一片金黄金黄的麦浪中央收割麦子,听到一声又一声“快黄快割,快黄快割”的鸟叫声的时候,我就会油然想起童年那些难忘的记忆。尤其是拾麦穗的童年时光,就像播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地在眼前浮现……

(3)那时的我十来岁光景,长得敦敦实实,宛然一个小胖子。大约正在读小学四五年级,正值“吃小家饭,干大家活”、走人民公社化道路的时候。

(4)记得每到端午节前后,学校就会放十天忙假。放忙假了,我们就约几个小伙伴,一大早起来,跟着大人屁股后面,高高兴兴地去田野拾麦穗。大人们在田间挥舞着镰刀,有说有笑地收割麦子。他们在前面割麦像打仗似的,不一会儿就放倒了一大片,又一大片,一铺铺麦子搁置在他们身后,整整齐齐的。他们割的割,捆的捆,担的担,一片繁忙景象。我们小孩子就在已被捆好麦捆子的地方,仔细瞅着地面,寻找被遗漏的零散的单株麦子,一根根地捡拾起来。将麦穗聚拢成一大把了,就把它扎成一个麦穗把子。为了减轻重量,就把麦穗把子后面的麦秆割掉。割掉麦秆后的麦穗把子,就像是姑娘头上短辫子。

(5)到处都洋溢着父老乡亲喜悦的说笑声,到处都能听到“喳喳喳”一片清脆的割麦声,到处都能嗅到成熟的麦穗散发出来的阵阵清香。

(6)五月的阳光火热灿烂,像是麦田里金灿灿的麦子,光芒四射。越到中午日光越毒辣,火辣辣的太阳晒得人头皮发麻。但是,我们不怕热,也不怕太阳晒。大人们越干越有劲,我们小孩子也不甘示弱。A】

(7)“我是公社小社员呐,手拿小镰刀呀,身背小竹篮啊。放学以后,去劳动。割草,积肥,拾麦穗,越干越喜欢……”

(8)一边在田野里捡拾麦穗,我们一边放声唱歌。歌声,笑声,与割麦的喳喳喳声,还有“快黄快割”的鸟叫声交织在一起,像是在演奏一曲欢庆丰收的交响乐。

(9)我们的小脸蛋被晒得通红,像红红的红苹果似的。我们脸蛋上的汗珠一粒一粒地往下滚,但是依然顶着烈日在麦田里拾麦穗。实在太热了,就到河边洗把脸;口渴了,就喝口水润润喉咙。B】

(10)“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个小伙伴拾着拾着,她不禁吟起诗来了。

(11)我也受到了很大启发和感染,随口即兴高声吟诵道:“拾麦日当午,汗珠滴下土。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2)“拾麦日当午,汗珠滴下土。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3)小伙伴们可能觉得我改得好,非常符合眼前捡拾麦穗的情境,因而也都和我一起高声地朗诵了起来。

(14)我们时而唱歌,时而朗诵,似乎忘记了疲劳,也忘记了炎热。我们捡拾麦穗的劲头更足了,捡拾麦穗的麦穗把子也越来越多,多得需要小竹篮来盛装。C】

(15)我们和大人们一起顶着烈日,一直坚持到中午十二点半才肯放工。我和小伙伴们各自清点着小竹篮里的劳动成果,然后请队长过称登记数量,再按照斤两换算为劳动工分。

(16)下午三点,我们又和大人们一起上工,到另一块儿麦田里继续捡拾麦穗。傍晚结束了,再找队长过称登记,记工分。D】

(17)除了捡拾麦穗,童年的我们还去割青草沤绿肥,还能在大人们地指导下学习插秧。我们不仅为生产队劳动挣工分,有时候也为家里做事,上坡打猪草、砍柴。中午休息时间,我们还会偷偷跑下河去玩,摸鱼,钓鱼,游泳,捡彩石,打水漂……

(18)童年,童年,多么令人难忘的童年时光啊!可惜如今再也寻觅不见,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了,无踪无影。只是每到夏季收麦时节,或是看到儿童玩耍做游戏的时候,又会勾起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生发出深深的留恋之情。

(19)童年的小小鸟早已飞走了,但是它那稚嫩的翅膀和美丽的身影依然印刻在脑海深处,永远不会忘记。

(1)第四段划线句子“他们割的割,捆的捆,担的担,一片繁忙景象”能不能改成“他们捆的捆,割的割,担的担,一片繁忙景象”呢?为什么?

(2)第五段主要从哪几个感官角度来描写的?有何作用?

(3)下面的句子是文章原句,请选择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  

还好,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个小竹篮,小竹篮里的麦穗把子快要装满了。

    【A】     B  B】      【C】      【D】

(4)孩子们在田野里拾麦穗,不仅不觉得累和热,反而很快乐,这是为什么呢?(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5)从修辞角度赏析第十八段中划线句子的妙处。   

“可惜如今再也寻觅不见,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了,无踪无影。”

附参考答案 

(1)不能。理由:这是按照逻辑顺序,即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的,先割后捆。如果改了,就颠倒了,与事理不符。

(2)从听觉(说笑声、割麦声)、嗅觉(阵阵清香)两方面来写的,形象地表现了农人们获得丰收的喜悦之情。

(3)C

(4)我们时而唱歌,时而朗诵,似乎忘记了疲劳,也忘记了炎热。

(5)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时间比作长河,化抽象为形象,非常生动。该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时间过得极快。通过这个比喻句,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深深眷恋和惋惜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