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枫 桥 夜 游   作者 曹    矞 &n

(2013-08-20 20:16:38)
标签:

转载

分类: 文学档案
谢谢渺邈的朗诵!转载了,予以收藏。

枫 桥 夜 游

  作者 曹    矞  诵读渺邈

 

姑苏城,就是当今的苏州。很早就听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可是闻名天下的好地方。一首《枫桥夜泊bó 》伴随苏州城,伴随寒山寺的钟声流传了几千年。

十月金秋,自诩xǔ  为小小文人的我,怀着对苏州城的无限向往,怀着对大唐诗人张继以及《枫桥夜泊》所营造的美妙意境的好奇心,抽身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白天,在苏州城逗留,浏览美丽的市容,欣赏街头巷尾风情万种的苏州姑娘。傍晚,乘车直达苏州城外的枫桥镇,欲夜游枫桥,好好体验一下古人的心境,发些许思古之幽情。

枫桥古镇地处苏州西南端,离城仅五六里。南北舟车在此交会,自古就是水陆交通要道。因唐代在此设卡,每当皇粮北运时,便封锁河道,枫桥又作封桥。枫桥镇有一座桥叫枫桥,它是江南随处可见的一座单孔石拱桥,与寒山寺前的江村桥遥相呼应。只是唐朝诗人张继写下《枫桥夜泊》后,从此名噪天下。枫桥地带由于舟车云集、商旅际会而异常繁华,是旧时苏州物资的集散交流中心。现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已成为环境优美、人文景观丰富、具有江南水乡古镇风貌的旅游风景名胜区。

 

夜幕降临,凉风拂面,华灯初上时,我投进了枫桥的怀抱。放眼望去,枫桥如画,颇具诗情画意。夜景璀璨,渔火点点,如星光闪烁,宛若仙境一般。但见枫桥横跨于河水之上,如虹似月。虽历经沧桑,但依然优雅秀丽,仿佛从浩渺的历史烟海中走出来的古典美女。据悉,长39.6米,高7米,宽4.2米,跨径10米。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200多年。

站在枫桥上看风景,想必我也成了枫桥的风景。抚今追昔,感慨良多,不禁吟诵起张继那首诗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遥想当年,诗人张继赶考落第,郁郁回乡,途经此处。也是这样的金秋之夜,也是这样的江风渔火,他触景生情,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传世诗作。他把旅途中的愁绪与周围幽美的深秋景色融为一体,借助弯月、客船、江枫、渔火、秋霜、乌啼、钟声等意象,形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营造出一个空灵旷远、含蓄深邃的意境。一缕缕淡淡的孤寂忧愁被点染得朦胧隽永,在姑苏城外的夜空中摇曳飘忽,为这里的一城一寺,一桥一水平添了千古风情,吸引着无数古往今来的寻梦者。短短的四句诗,没有出现一个“桥”字,全篇紧紧围绕着桥来写,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越咀嚼越觉得有韵味,不能不令人击节赞赏。

枫桥之上,人来人往,许多游人与我擦肩而过。有的如我般伫立赏景,有的在拍照留念,有的在小憩聊天……看桥下,刚好有游船穿过,我何尝不去乘船观夜景呢?

于是,我匆匆走下桥,登上一只游船,开始了水上游玩观景。

游船行走缓慢,可以听到隆隆响的马达声,船头两侧不断泛起雪白的浪花。船上游客坐的坐,站的站,有拍照的,也有说笑的。也许他们和我一样慕名而来,从四面八方赶来。

其实,如我般慕名前来并非只有今人,古已有之。宋代大诗人陆游于乾道六年(1170)六月赴蜀途中,经过枫桥时写了首诗《宿枫桥》:“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风月未须轻感慨,巴山此去尚千重。”明人高启在《泊枫桥》中发出这样的感叹:“画桥三百映江城,诗里枫桥独有名。几度经过忆张继,乌啼月落又钟声。”明代大才子唐伯虎写了一首七律,名曰《寒山寺》,诗中写道:“金阊门外枫桥路,万家月色迷烟雾;谯阁更残角韵悲,客船夜半钟声度。树色高低混有无,山光远近成模糊;霜华满天人怯冷,江城欲曙闻啼乌。”

历代文人雅士的吟咏之作不胜枚举。这些不同年代,不同风韵的诗作,无疑使枫桥更为光彩照人,但最突出的还是张继那首《枫桥夜泊》。

弯月、客船、江枫、渔火,这些景物也许与唐朝那时并没有多少差别,可是今日只见月落霜天,难闻乌啼。至于那寒山寺的钟声,偶尔也可以听得到的。

导游妹子说,寒山寺的“夜半钟”,初为唐代所铸,可惜早已失传。明嘉靖年间,重铸巨钟,并建有钟楼,声音洪亮,可达数里之外,但后来流入日本。康有为有诗云:“钟声已渡海云东,冷尽寒山古寺枫。”后来,虽又送回一钟,但毕竟不是原物。现在悬于寒山寺钟楼的大钟,为清光绪三十年仿旧钟式样重铸的,钟高一人,需3人合抱,堪称巨制。“夜半钟声”的习俗,虽早在《南史》就有记载,但把它写进诗里,成为诗歌绝妙意境的点睛之笔,却是张继的独创。现在每到年底,都有许多中外游客纷纷前来聆听钟声。

夜深的枫桥越来越安静了,游人逐渐减少,沐浴在枫桥河习习的秋风中,微微感到些许凉意。突然,从远处传来了几声深沉悠远的钟声,游人们不禁高声欢呼:“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我们聆听到夜半钟声了!”

夜很深了,回到下榻宾馆,竟没有一点儿睡意。简单漱洗罢,翻阅有关资料得知,张继曾重游过寒山寺,又写了一首《枫桥再泊》:“白发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乌啼月落寒山寺,依枕尝听半夜钟。”但知之者甚少,唯有《枫桥夜泊》成为千古绝唱而天下闻名。

我不是诗人,却忽然来了写诗的念头,胡诌几句,权且当作结尾吧。题名为《枫桥夜游》:

姑苏画桥映江城,张继留诗枫桥名;

渔火客船今犹在,不见乌啼闻钟声。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