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风今韵漫川关

(2011-12-10 17:40:16)
标签:

漫川关

古今风韵

时代变迁

曹矞散文

商洛文化

分类: 随笔杂谈

古风今韵漫川关

   

 

一条石子砸扣铺筑的小巷,一街两边雕梁画栋的古建筑,一爿爿店铺生意兴隆人潮涌动,一群群外地游客穿街走巷……构成了漫川关古镇特有的风景。走进古镇,恍若走进了唐诗宋词的烟柳画桥,满目皆是古风古韵,散发出典雅的气息,让人流连忘返。

        漫川关地处秦头楚尾,自古为秦楚咽喉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秦楚在此分界,前秦在此交兵,明清在此设防。红四方面军长征路经此地时,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妄图凭借漫川关地势的险要扼杀北上的红军,被英勇的红军一举攻破,从而给漫川关的历史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使之成为革命老区,红色古镇。

 

   古风今韵漫川关

    漫川关,位于山阳县东南部,因地貌广阔、水域宽衍而得名,素有“小江南”之称。它面朝鹘岭,背靠龙山,斜倚郧岭。镇内有四条河流(金钱河、靳家河、纸房河、万福河)汇聚,缓缓流过,造就了漫川一派水乡风光。

自古以来,漫川关就是一个商贸繁荣之地。这里上接山阳,下连郧西,昔日水陆双通,骡马商船不绝,水旱码头昼夜繁忙,街镇铺户多达300余家,成为陕南著名的商贸重镇。《陕西通志》写漫川是“南通吴楚,北连秦晋”。又云:前秦始皇二年(352)于此置市,通关市,招远商,购买弓竿漆腊,以至于“国用充足,异贿盈积”。至今,漫川仍有“十户九商”之说。漫川关的骡帮会馆、北会馆、武昌会馆等古建筑群,正是昔日兴盛的历史见证。

        到了清末,陇海铁路抵达西安时,这里水运中止,商品由水运改为陆运,漫川关古镇商务渐衰。

        建国后,古镇漫川关旧貌换新颜,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1962年,漫川人开始了省重点水利工程之一的薄岭改造工程。历经6年苦战,下薄岭被凿穿,利用河水落差建起薄岭水电站,从而使古镇的夜晚灯光灿烂,有了现代气息。让金钱河改道,新增良田2000多亩。这里群山秀出,平畴连片,稻花烂漫,橘园吐翠,更添水乡美丽风光。

1957年修通山(阳)漫(川关)公路,全长78公里,贯通203省道漫(川关)郧(西)公路(境内20公里)。1978年修通漫(川关)照(川)公路,全长53公里。1981203省道色(河)漫(川关)公路开通,全长78公里。公路的开通,结束了肩挑背驮的历史,为漫川关商贸走向繁荣奠定了基础。

1991年冬,漫川关镇人民政府对古镇建设进行全面规划,下大力气,一手抓老镇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新镇区开发。1992年拓展新建临河街,拍卖国有土地9258平方米,投资600万元搞开发。通过四年开发建设,兴建楼房60多座,改造2条河流,并彻底根治了水患,架起4座桥梁,新建6条大街。从而使老街区与开发区连为一体,使原来荒芜的河滩变成了商贸经营的黄金地段。扩建后的漫川关镇,8条街道纵横交错,集运输、修理、饮食、供销、批发、广播、卫生、文化、娱乐为一体,使新式建筑与 “鸳鸯戏楼”、“骡帮会馆”、“北会馆”、“武昌会馆”等古建筑群相互辉映,吸引着各地客商前来投资经商。据统计,镇区商业门面房由1992117户增加到320多户。2001年先后创建了金川封幸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和康立生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两个民营企业,均以当地黄姜为原料生产加工皂素。全镇年营业额达6000多万元。

 

古风今韵漫川关

20082月,镇政府凭借改革开放的春风,积极进行小城镇建设,镇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先后累计投资1100万元,完成了鸳鸯戏楼维修工程,8个机关单位和121户民居仿古改造工程结束,重新铺设了老街下水道和石子街 1080,硬化开发区街道2663平方米。闫家店新区开发项目建设工程已于2009626开工奠基。

闫家店开发新区为山阳县政府招商引资项目,由陕西省鸿瑞集团承建,总投资约5000万元。它位于漫川关镇镇区东南角,紧邻古镇中心,南临万福河,漫照公路横贯过境,视野宽敞,生态环境好,区位条件优越。它是镇政府新驻地,也是打造旅游接待区、展示漫川古镇新形象的窗口。总面积为52.6亩,建筑占地面积1189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121平方米。开发规划围绕“碧水青山,和谐发展”的宗旨,本着生态性、效益性、标志性、人性化的原则,彰显漫川古镇特色。设计了以“一街一路”为骨架,镇政府将位于开发新区中部,建筑布局为广场式景观,突出展示镇政府办公楼的庄严气势。商业和民居建筑为白墙、灰瓦、坡面屋顶,镶嵌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马头墙,既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又与古镇明清建筑风格保持一致,使开发新区建设具有滨河特点和时代特征,集商业、民居、休闲娱乐为一体。新区的开发,使漫川小城镇建设框架进一步拉大,古镇开发进程进一步加快,古镇对外形象进一步提升,必将成为漫川的一个精品靓点。它将与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月亮洞天然风光、湖北武当山等名胜景区形成黄金旅游线,辐射带动镇域经济发展。展望未来,漫川关又将成为连接陕鄂两省商品贸易的重要集散地。

20091016,商漫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这意味着山阳县漫川古镇在融入西安2小时经济圈的同时,也已真正地融入了“西安—武汉”经济圈,实在可喜可贺!古镇漫川人上山阳县城走高速只需短短40分钟(高速路通车前需走3个半小时),上省城西安也仅需2个多小时。若想到西安或去武汉办事,可以当天打来回了。

 

古风今韵漫川关
                
    高速路的开通,“养在深闺人未知”的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古镇漫川关,将会逐渐被世人知晓,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将会迎来天下四方观光游客。外地人走进漫川,漫川人走出深山,都变得那么便捷,那么容易,出入频率大大提高。由此必然拉动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之迅速步入空前繁荣的“快车道”。

经济与文化并行,经济的繁荣必将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近年来,漫川的教育和文化事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飞速发展。漫川中学后勤服务社会化曾经走在全市前列,高考质量8年来一直处于全市普中前10名,连续8年获得山阳县普中高考旗帜奖,已成为商洛市标准化普通高中。该校旭日文学社成立9年来,发现并培养了一大批文学青年,许多社员文学作品或在全国各类大赛中获奖,或在全国报刊上发表。20053月,高二学生童雪的散文《那一片热土》被云南电视台“作文电视”栏目播出,并受到云南大学教授、作家朱孝文先生的高度评价。200510月,高三学生杨佩的散文在湖北《意汇·彬乡文学》刊发后,被《读者》(乡土人文版)同年第10期转载,开创了我校学生作品被全国重大刊物转载之先河。叶新虎、曹婧、叶彬、周静的作品先后在《美文》(下半月刊)刊发。高三学生邓长兰的散文《淡淡喜欢淡淡愁》在湖北大学《中学语文》发表后,被选入2006年度中学生最喜欢的精美散文诗《时文选粹》。200711月,《旭日报》在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校内优秀报刊评选中荣获全国“最佳社团刊”一等奖。一批批学子从这里走出,走向全国各地,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祖国。

  古风今韵漫川关

20056月,漫川关镇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两基攻坚”先进集体。同年10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2008年被县委表彰为“旗帜党委”, 被县委、县政府通报表彰为“同奔小康,共建和谐”先进单位。早在2007年,漫川关古镇就被列为全县三大旅游景区建设之一,2009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重点古镇之一。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我们坚信漫川关古镇的明天会更美好。

当国家积贫积弱时,一个商业小镇也走向衰败。而今,当祖国走向文明昌盛时,这个濒临衰败的小镇又焕发出无限的蓬勃生机。小镇的巨变,就是我国建国60年巨大变化的缩影。从一个普通小镇的巨大变化,可以看出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漫川的幸运,更是祖国的幸运。

 

 

 

    2011年2月,本文被收入山阳县文史资料第十六辑《丰乡纪事》“时代变迁”栏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