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五台圆光寺
终南山:遍山道观古寺(下)
——终南山系列之十二
文/赊旗客(王 战)
终南山是中国佛教一处圣地、第二故乡,也可以认为它是中国佛教之摇篮。其理由有六:
一是终南山为佛教诸宗的策源地。佛教自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长安之后不久,终南山就开始建立弘教据点,在北麓户县庞村的罗汉寺,寺内石碑记载了汉至西晋阶段长安弘化佛教的珍贵资料。东晋十六国时,长安佛教进入大发展阶段,终南圭峰山下的大寺(草堂寺前身)与长安城北的逍遥园成了中国佛教第一个国立译经场,也是第一个管理全国佛教事务的机构。佛教传入中国最早是在洛阳,但其发扬光大并能在中国站稳脚跟则是在长安。
二是佛寺比其他任何一处名山都多。据《关中通志》记载,终南山风光壮丽,为佛教圣地,香火盛极一时。人谓“长安三千金世界,终南百万玉楼台”,“一片白云遮不住,满山红叶尽为僧”。迨至明代,仅户县一地便有佛寺千余所之多,而长安县境寺院之多不亚于户县。
三是佛教宗派祖庭多。中国佛教的宗派,若将三阶教包括在内,共有9宗。其中三论宗、唯识宗、净土宗、律宗、华严宗、密宗、三阶教的祖庭都在长安;7宗之中,又有5宗(三论宗、三阶教、净土宗、华严宗和律宗)的祖庭或中心寺院(草堂寺、百塔寺、香积寺、至相寺、净业寺)是在终南山。
草堂寺正殿
草堂寺鸠摩罗什舍利塔
三论宗祖庭草堂寺,位于高冠峪口和太平峪口之间的冲积扇边。寺内保存有唐代修建的鸠摩罗什舍利塔以及裴休撰书、柳公权篆额的“定慧禅师传法碑”。寺中原有一口经常冒水蒸气的水井,使得寺院常年烟雾缭绕。(曾述,不赘)

香积寺
净土宗祖庭香积寺,位于终南山子午峪正北神禾原西畔,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善导圆寂,弟子怀恽修建了香积寺和善导大师供养塔,使香积寺成为中国佛教净土宗正式创立后的第一个道场。

至相寺
华严宗祖庭至相寺,位于天子峪,
隋文帝开皇初年始建。寺内珍藏三论宗之祖吉藏墓盖一个,另有唐代古槐、银杏数株,墓塔一座,碑刻五块。

净业寺
律宗祖庭净业寺位于沣峪口内,始建于隋末唐初,是中国佛教律宗创始人、唐代高僧道宣长期布道传法的道场。净业寺殿宇规模不算太大,但因地点幽僻,历代战乱破坏较少。寺内正殿面宽五间,形制古朴。两廊及檐额皆为彩绘。有东西学堂、法堂、伽蓝殿三间及僧舍等,寺外东北有道宣律师舍利塔。寺内存有明代所制的《唐道宣律师遗迹》碑刻一方。
百塔寺千年古银杏树
三阶教祖庭百塔寺,位于天子峪口,为信行禅师塔院。信行禅师为三阶教创立者,百塔寺原来佛塔林立,现仅存古银杏I株,高20余米,树围10余米。在树东、西、北面不时发现有僧人葬塔遗迹。百塔寺不大,犹如北京的四合院。百塔寺始建于西晋,后由隋文帝杨坚重建。《续高僧传》载,三阶教创立者信行(隋初僧人),看到佛教派系繁多,义理深奥,百姓不易接受,于是创立了三阶教。三阶教义浅显易懂,修行方便,深受百姓和世家的欢迎供奉。信行圆寂后,多名禅师相继建墓塔于信行之舍利塔院左右,世家信众也陆续葬塔于周围,遂有百塔寺之称。
圣寿寺塔
南五台的寺庙,虽非佛门某派祖庭,然香火一直旺盛。从峪口到山顶原有数百座寺庙,大都荒废。现有观音寺,五佛殿,圆光寺,西林寺,圣寿寺等。由于南五台风景绮丽,是西安人最爱去的地方之一。圣寿寺塔建于隋代,方形七层,为西安现存最早的佛塔。据传大雁塔乃仿此塔而建。
四是住山高僧、各宗祖师堪称第一。据不完全统计,见于《高僧传》、《续高僧传》和《宋高僧传》的终南僧人有西域的鸠摩罗什、昙摩流支、那崛多,中僧僧肇、道生、道融、僧睿、慧观、昙(僧)影、善导、玄奘等等。此外,还有一大批生前不曾涉足终南,死后却根据遗愿长埋于此的僧人。
五是誉满中外。终南山不仅是中国佛教的名山,而且与朝鲜、日本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终南山上述的佛教宗派不只是在中国传播与发展,而且传到日本、朝鲜、韩国及东南亚一些国家。


六是佛教文化丰富多彩。寺内古石刻、雕塑、书法、绘画、建筑等久负盛名。王顺山有悟真寺,始建于隋开皇初年,分上下两寺。上寺在王顺山巅,殿堂依山势起伏。下寺在山麓,现存之水陆庵是悟真寺的组成部分,内有大型佛本生故事、五百罗汉、二十四诸天、菩萨等壁塑以及儒、道、医人物等塑像。这些塑像多达3700余尊,做工精细,神态各异,脱俗逼真,色彩鲜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洋人惊讶,称之“第二敦煌”。此外尚有玉泉寺、清原寺、丰盈寺、玉山寺、汤兴寺、红门寺等30余座。
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是悠久而优秀文化积淀,加上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终南山可谓二者兼备,得天独厚。佛教已经融为渭河平原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的重要部分,而终南山的佛教名刹古寺是这一特色最为集中的地带。
赊旗客赞叹终南山众多佛寺云:
释迦西天来,东土开奇葩。
秦山百千寺,终南无数塔。
海派寻宗祖,洋徒爬山崖。
僧尼皆行善,乡里多护刹。
每逢诵佛事,万民献桑麻。
群心向菩提,山石开莲花。
【图片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