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聂桥先生文章:论《梦觉主人序》透露出的文化信息

(2025-02-11 14:21:50)
标签:

梦觉主人序

长生殿自序

长生殿作者就是梦觉主

分类: 红学争鸣

转聂桥先生文章:

论《梦觉主人序》透露出的文化信息

   

一九五三年在山西发现了一个新的《红楼梦》手抄本,因其作序者署名梦觉主人,因此定名为《梦觉本》。现在比较流行的叫法是《梦觉主人序本红楼梦》。和其它抄本一样,《梦觉本》同样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然而,这些研究却多流于其文本与其它文本之间的异文,对《梦觉主人序》的文化含义鲜有研究,更不用说梦觉主人是谁了。而土默热红学研究团队却通过对梦觉主人的署名及序的文化含义的深挖,终于让梦觉主人的身份之谜渐渐清晰起来。下面,笔者就从多维度来说明。

 

一、另一个梦觉主人呼之欲出

笔者所说的另一个梦觉主人,并非是他也叫梦觉主人,但他却在为另一部宏篇巨著所写的序言中以“梦觉”收结。

清夜闻钟,夫亦可以遽然梦觉矣。

康熙己未仲秋稗畦洪昇题于孤屿草堂

这就是清初著名戏剧家洪昇为他本人的稗畦草堂本《长生殿》所作序言的最后一段。“梦觉”二字也让洪昇与梦觉主人间产生了初步的联系。再深入对比一下,我们还会发现,除了“梦觉”二字的完全对应外,两篇序言的结构也是有着明显的相同之处。请看《梦觉主人序》的最后一句:

既云梦者,宜乎留其有馀不尽,犹人之梦方觉,兀坐追思,置怀抱于永永也

甲辰岁菊月中浣梦觉主人

同样是以“梦觉”收结。因此,我们可以初步这样说,洪昇就是另一个“梦觉主人”。

除了这“梦觉”二字上的相同外,两篇“梦觉主人”所写的序言还有很多相似之处。

 

二、如出一辙的两篇序言犹如一人所为

夫木槿大局,转瞬兴亡,警世醒而益醒(《梦觉主人序》)

然而乐极哀来,垂戒来世,意即寓焉。且古今来逞侈心而穷人欲,祸随败之,未有不悔者也。(《长生殿自序》)

以上是两部序言对各自作品的高度概括。令人惊奇的是,《红楼梦》和《长生殿》看起来是题材完全不同的两部作品,却在两篇序言中达到了如此高度的统一。所谓“转瞬兴亡”正是一个“乐极哀来”转换,难怪《红楼梦》一开始,跛足道人会以“乐极悲生”(见《红楼梦》第一回)来警示石兄。至于“警醒”和“垂戒”两词的词意在词典上几乎是一致的。

《红楼梦》要用“转瞬兴亡”的悲剧来警醒世人。

而《长生殿》也要用“乐极生悲”的活生生事实来“垂戒”来世。

两篇序言的作者不约而同的用同样的事件来警示(劝戒)世人,难道是简单的巧合吗?或许是谁受谁的影响吗?这些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一般说来,一部书的序言的作者一定和书的作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是作者创作圈子内之人,甚至就是作者本人。一篇序言比起一部洋洋几十万字的巨著是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但却是对作品的高度概括,对我们读书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而我们今天所看到两篇序言,却是用同样的话来告诉我们两书有着相同的主导思想。而这种相同更像是出自一个父亲的两个孩子。

据此,我们有了一合理的推断,两篇序言的作者为同一个人。《长生殿自序》为《长生殿》的作者洪昇,难道《梦觉主人序》也是洪昇所写。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虽然我们无法通过这一篇文章去证明《红楼梦》的作者为谁,但土默热红学的强大体系早已雄辩地证明了《红楼梦》的作者就是《长生殿》的作者洪昇。梦觉主人即为《红楼梦》的作者洪昇的推论,为我们解读《梦觉主人序》打开了空间。只有如此,《梦觉主人序》中那些神秘描写才会真相大白。

 

三、情与幻的转换深得《长生殿》真传

作为对原书起到辅助说明作用的序言,《梦觉主人序》中对《红楼梦》主题思想作出了精辟阐述:

假多即幻,幻即是梦。书之奚究其真假,惟取乎事之近理,词无妄诞,说梦岂无荒诞,乃幻中有情,情中有幻是也。......似而不似,恍然若梦,斯情幻之变互矣。

乍一看,这里所提及的梦、幻及情都是《红楼梦》中所重点提及的内容,如:

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第一回)

然而,序中所反复重点提及“幻”与“情”的结合与转换却是另一个视角:“幻中有情,情中有幻”“情幻之变互矣”。《红楼梦》作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相结合的典范。书中有梦有幻更有真情在。但是像《梦觉主人序》中所说的这种情幻互相转换却表现得不十分明显,往往是情是情幻是幻。贾宝玉和林黛玉间爱情故事伴随着幻象,但也仅限于神瑛侍者灌溉绛珠草一事。第五回,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炫彩梦幻世界。然而贾宝玉进入这个梦幻世界是从秦可卿卧室开始,与黛玉没什么关系。警幻仙姑也在大谈风月和意淫。让人们根本看不出这个梦幻世界里情与幻是如何结合的。尽管有“天下鸿蒙,谁为情种”之句,但也并没有把情和幻放在一起比较,那么,梦觉主人是怎样得出“情幻之变互矣”这样的结论呢?我们可以求助于另一个梦觉主人。洪昇的《长生殿自序》的确为我们提供有益的线索:

双星作合,生忉利天,情缘总归虚幻。

在洪昇《长生殿》中,我们看到了与《梦觉主人序》几乎一样的表述:

情一片,幻出人天姻眷。但使有情终不变,定能偿夙愿。

虽然在《红楼梦》中我们看不分明情与幻间的互相转换。但《长生殿》却是一部地地道道的“幻中有情,情中有幻”的文学精品,在《长生殿》中,情与幻间的转换让人目不暇接,唐明皇原为孔升真人,杨玉环原为蓬莱玉妃,只因犯小过,才被贬入人间,这二人从魔幻世界来到人世,便演绎出了一段轰轰烈烈的情感大剧,一对生死相依的恋人从相爱到死别再到重逢,在“情”与“幻”之间反复的转换,比如天宝十年的七夕密誓,便请来了鹊桥相会的牛女双星作证,杨玉环香消玉殒马嵬坡后,更是芳魂游走于黑夜,尸解后重掌蓬莱仙山,而最后在月宫中重圆,这一幕幕梦幻场景无不是李杨二人坚守前盟,至情至爱的结果。尤其是月宫重圆一幕,更是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奇迹,因为一对恋人的情深意长,玉帝批准天孙织女的请示,为二人在月宫中举行隆重的婚礼,令二人在忉利天做永世的夫妻。这正是真情所致,金石为开。这才是真正的“幻中有情,情中有幻”。

【三月海棠】忉利天,看红尘碧海须臾变。永成双作对,总没牵缠。游衍,抹月批风随过遣,痴云腻雨无留恋。收拾钗和盒旧情缘,生生世世消前愿。

【前腔】(换头)(贴向旦介)羡你死抱痴情犹太坚,(向生介)笑你生守前盟几变迁。总空花幻影当前,总空花幻影当前,扫凡尘一齐上天。

当我们共同回顾《重圆》一出这些让人心潮澎湃的话语时,怎么能不感受爱情的力量。没有李杨二人坚贞的爱情,哪有月宫重圆的梦幻场景。忉利天上的一对永世夫妻,又为李杨二人间的情感大戏增添了无限遐想。在《长生殿》中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种情幻间的互相转换。如果按主流红学的说法,《梦觉主人序》写于乾隆甲辰年(一七四九)的话,他又如何能把只有在《长生殿》中才有的独特现象写于序中。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这个梦觉主人对《红楼梦》而言绝不是一个普通读者那样简单。他一定是《红楼梦》创作圈子的一员,比如作者亲人,甚至不排除作者本人。因为《梦觉主人序》中对情与幻的高论完全出自于《长生殿》传奇本。他不但极其了解《长生殿》的创作真谛,同时也知道,《红楼梦》的主要创作思想来源于《长生殿》。尽管《红楼梦》中对情与幻的转换并没有《长生殿》所表现的那样明显,但在《红楼梦》作者心中显然是按照《长生殿》的“幻中有情,情中有幻”的构架来创作《红楼梦》中的爱情故事。因此,在《梦觉主人序》中,我们才能领略到只有作者自己才能说出来的观点。因此,《梦觉主人序》比其它的林林总总的评论更能抓住《红楼梦》的精髓:

辞传闺秀而涉于幻者,故是书以梦名也。夫梦曰红楼,乃巨家大室儿女之情,事有真不真耳。红楼富女,诗证香山;悟幻庄周,梦归蝴蝶。作是书者藉以命名,为之《红楼梦》焉。

这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看到的关于《红楼梦》书名的最精辟的论述之一。“红楼富女,诗证香山”之句容我们稍后分析,先重点说说“悟幻庄周,梦归蝴蝶”。说句实话,这一结论并不是熟读《红楼梦》就会得出的,相反书中还出现了反其道而行之的“登仙非慕庄生蝶”(黛玉《菊梦》)。“悟幻庄周,梦归蝴蝶”的意境我们还是得从《长生殿》中寻找,第三十七出《尸解》,在完成尸解的过程,杨玉环的灵魂与尸体间有一段庄生与蝶式的互动:

(副净拍手高叫介)玉妃休迷,他就是你,你就是他。(指尸向旦介)这躯壳是伊,(指旦向尸介)这魂魄是伊,真性假骷髅,当前自分剖。(尸逐旦绕场急奔一转,旦扑尸身作跌倒,尸隐下)(副净)看元神入彀,看元神入彀,似灵胎再投,双环合凑。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作为《长生殿》的作者洪昇,对此情节的钟爱是常人所无法理解的。整个《长生殿》,何尝不是一场蝴蝶梦。作为《长生殿》的姐妹篇《红楼梦》,庄生蝶当然也要飞进红楼里,《梦觉主人序》中的“悟幻庄周,梦归蝴蝶。”确实也为我们正确理解《红楼梦》的精神意境提供了指引。

 

四、“乾道为刚”引出洪昇家道源流

天地乾道为刚,本秉于男子,簪缨华胄、垂绅执笏者,代不乏人,方正贾老居尊,子侄跻脐,英生如此,世代朱衣,恩隆九五,不难功业华褒,此则亦不然。是则书之似真而又幻乎?此作者之辟旧套开生面之谓也。

“簪缨华胄”、“垂绅执笏”、“世代朱衣”和“恩隆九五”这些表述与第五十一回贾家祭祖所体现出的显赫家族地位是一致的。但这段开头的“亁道为刚”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百度百科和互动科的解释也只有两条,均为皇帝年号:其一为西夏惠宗李秉常的年号;其二为南宋孝宗赵眘的年号。西夏的亁道无任何意义。而南宋的亁道可就大有文章了。

亁道为宋孝忠的第二个年号。宋孝忠为宋高宗太子,南宋的第二位皇帝,在南宋初期,中国经历了巨大的历史动荡,既出现了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民族英雄岳飞和在敌营中刚直不啊的苏武式的忠臣洪皓,同时也出现了残害忠良的大奸臣秦桧,他不但害死奋勇杀敌的岳飞,并将洪皓罢官。洪皓死后,宋孝忠为表彰洪皓的功绩,重用洪皓三子。下面就从《宋史.洪皓》中摘引一些洪皓后代的履历来加以说明:

适字景伯,皓长子也。

隆兴二年二月,召贰太常兼权直学士院。

乾道元年五月,迁翰林学士,仍兼中书舍人。

(乾道元年)六月,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上谕参政钱端礼、虞允文曰:“三省事与洪适商量。”

(乾道元年)十二月,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遵字景严,皓仲子也。

孝宗即位,拜翰林学士承旨兼侍读。

知隆兴元年贡举,拜同知枢密院事。

乾道六年,起知信州。徙知太平州。

迈字景卢,皓季子也。

乾道二年,复知吉州。

(乾道)三年,迁起居郎,拜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仍参史事。父忠宣、兄适、遵皆历此三职,迈又踵之。

关于洪皓父子的这段历史,钱塘洪家祠堂的对联作出了精辟的概括:

宋朝父子公侯三宰相,明季祖孙太保五尚书。

而洪皓三子的档案中,都经历了“亁道”年间,亁道年间,即是宋孝宗最有作为的时期(亁淳之治),也是洪氏宗族最为辉煌的时刻。

我们在前面一直是围绕着《红楼梦》和《长生殿》作者洪昇来展开,土默热红学认为,五十一回贾家祭祖是在复制洪昇宋明期间的辉煌历史。而《梦觉主人序》以“亁道”年间引出南宋时期的洪家的显赫历史。“簪缨华胄”、“垂绅执笏”、“世代朱衣”和“恩隆九五”不正是对此最准确的描述吗?曹雪芹家族一个小小五品包衣,佩得上如此形容吗?

 

五、“红楼富女,诗证香山”再现《长恨歌》精神

“红楼富女,诗证香山”在《梦觉主人序》中占有重要位置。人们很快就找到了白居易(白香山)《秦中吟》中的“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之句。并且有人认定此句就是《红楼梦》书名的来源。粗看起来,这没什么问题,《红楼梦》确实是一群“巨家大室儿女之情”的故事。然而,《红楼梦》中的这些“红楼富女”与白居易笔下的“红楼富家女”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红楼梦》中所描写的女孩子,虽然出身于巨富家庭,但却是一群纯洁可爱的女孩,用贾宝玉的话说都是水做的身子。在《红楼梦》中这一群体绝对是百分百的正面人物,是作者为我们塑造的情感楷模,而白居易《秦中吟》中所写的“红楼富家女”却是彻头彻尾的反面角色,别看她们穿着华丽的衣服,婚嫁也不用人操心,但她们的人格却是为白居易所不齿:

富家女易嫁,嫁早轻其夫。贫家女难嫁,嫁晚孝于姑。

不忠不孝,尤其是对自己的夫君,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是大不敬。由此也看出白居易对“红楼富家女”的评价。因为“红楼女”在古代文人眼中还是有着一席之地。其实,白居易诗中的“红楼富家女”并不是富人家女子这样简单。红楼二字的定义源于唐代文人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长乐坊安国寺红楼,睿宗在藩时舞榭。”这里所说红楼即为唐睿宗时专为宫廷演出歌舞的教坊“红楼院”,简称红楼。起初这些教坊女主要活动于宫廷,逐渐渗透到民间,并且深受上层社会的喜欢,尤其是那些浪漫的文人更是趋之若鹜。如唐代的元稹与薛涛间的爱情故事便是一段佳话。白居易作为红楼院主持广宣诗僧的好友,怎么能不知道红楼为何地,《秦中吟》中的“红楼富家女”指的正是这些人,可白居易对这一群体存在着一定偏见,以绝命诗间接逼死一代才女关盼盼就是另一明证。总之,梦觉主人绝对不会以白居易《秦中吟》中的“红楼富家女”来比附《红楼梦》中那些可爱的女孩的。那“红楼富女,诗证香山”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联系到我们前面的分析,关键还在“诗证香山”。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了,“诗证香山”绝对不会是针对《秦中吟》的,那白居易和《红楼梦》还会有什么联系呢?为什么一定要“诗证香山”呢?白居易为唐代著名的诗人。尤其是他的两首叙事长诗《长恨歌》和《琵琶行》更是成为千百年来口口相传的精典。白居易的《长恨歌》对《红楼梦》创作的影响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人们早就发现,《长恨歌》的诸多元素体现在《红楼梦》之中,最浅显的是《长恨歌》的一些原句就直接出现在《红楼梦》中,如“凝涕”、“五云起”和“仙袂”等等。深入一点说,宝黛间的爱情精神大有《长恨歌》之风骨。其实,这些都是表面现象,与其说《红楼梦》深受《长恨歌》影响,不如说《红楼梦》深受《长生殿》的影响。而《长生殿》正是脱胎于《长恨歌》,故《长生殿》和《长恨歌》有着很多共同特点。但我们前面所分析的情与幻的转换及庄生梦蝶的意境却是在《长生殿》中才得已充分体现。说到底,诗证香山就是诗证长恨,最终还是要归结到诗证长生上来。这就是梦觉主人对《红楼梦》与《长生殿》、《长恨歌》之间紧密联系的深刻理解,只有作者及与作者关系极其密切的核心圈子的人才能有此感悟。

结语:我们从两篇序言的比较入手,从而深入挖掘《梦觉主人序》文化肉涵,我们不难得出两点结论:

首先,《梦觉主人序》对红楼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序言中的情与幻的论述,包括庄生蝶的地位是对《红楼梦》情与幻描写的高度概括。非作者本人很难达到此高度。

再次,通过《梦觉主人序》和《长生殿自序》的比较研究,两篇序言围绕“警醒世人”来达到“梦觉”的目的。两个梦觉主人似为一人。从文学解析的角度,我们几乎就可以确定,署名梦觉主人《梦觉主人序》的作者就是《长生殿自序》的作者洪昇。然而不得不注意一个问题,就是署名的年号问题。

我们当然不赞成主流红学所说的乾隆甲辰年(一七八四年),至少要前推一个甲子,康熙甲辰年即一七二四年。而这个年号产生的一个矛盾就是洪昇逝于一七零四年,早康熙甲辰整整二十年。洪昇怎么会在死后的二十年去写这个序言呢?这有两种可能,洪昇又在玩时空穿越的游戏。在《长生殿自序》中,他确实已经这样做过了。《长生殿自序》洪昇的落款是“康熙己未仲秋稗畦洪昇题于孤屿草堂。”康熙己未是康熙18年,此时连《沉香亭》都没有创作成功呢,谈何《长生殿》(《 长生殿》脱稿于康熙二十八年)。笔者也考虑过另外一个人,就是洪昇的女儿洪之则。作为蕉园诗社最年轻的成员,洪之则深受父母的文学熏陶,当时也是小有名气的才女,尤其是在与父亲及林以宁等人共同评点《吴山三妇评牡丹亭》过程中显示出极大的灵气。想来,洪昇创作《红楼梦》时,她也一定会陪伴在身边,对父亲的创作初衷也是了如指掌,如果让她以梦觉主人身份来评点《红楼梦》自然也是出手不凡。尽管存在着署名年份上的一点矛盾,我还是更倾向于梦觉主人就是《红楼梦》作者洪昇自己,因为别人再了解,也不如自己对自己作品的了情更深刻。这就是我从《梦觉主人序》的文化内涵深入解析过程以及对《梦觉主人序》与《长生殿自序》比较之中得出的结论。退一万步讲,即便确定不了梦觉主人的身份,《梦觉主人序》为我们提供的《红楼梦》文化视角也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

 

附录一:《梦觉主人序》

辞传闺秀而涉于幻者,故是书以梦名也。夫梦曰红楼,乃巨家大室儿女之情,事有真不真耳。红楼富女,诗证香山;悟幻庄周,梦归蝴蝶。作是书者藉以命名,为之《红楼梦》焉。尝思上古之书,有三坟、五典、八索、九邱,其次有《春秋》、《尚书》、志乘、祷杌,其事则圣贤齐治,世道兴衰,述者逼真直笔,读者有益身心。至于才子之书,释老之言,以及演义传奇,外篇野史,其事则窃古假名,人情好恶,编者托词讥讽,观者徒娱耳目。今夫《红楼梦》之书,立意以贾氏为主,甄姓为宾,明矣真少而假多也。假多即幻,幻即是梦。书之奚究其真假,惟取乎事之近理,词无妄诞,说梦岂无荒诞,乃幻中有情,情中有幻是也。贾宝玉之顽石异生,应知琢磨成器,无乃溺于闺阁,幸耳《关雎》之风尚在;林黛玉之仙草临胎,逆料良缘会合,岂意摧残兰蕙,惜乎《标梅》之叹犹存。似而不似,恍然若梦,斯情幻之变互矣。天地钟灵之气,实钟于女子,咏絮丸熊、工容兼美者,不一而足,贞淑薛姝为最,鬟婢嫋嫋,秀颖如此,列队红妆,钗成十二,犹有宝玉之痴情,未免风月浮泛,此则不然;天地乾道为刚,本秉于男子,簪缨华胄、垂绅执笏者,代不乏人,方正贾老居尊,子侄跻脐,英生如此,世代朱衣,恩隆九五,不难功业华褒,此则亦不然。是则书之似真而又幻乎?此作者之辟旧套开生面之谓也。至于日用事物之间,婚丧喜庆之类,俨然大家体统,事有重出,词无再犯,其吟咏诗词,自属清新不落小说故套;言语动作之间,饮食起居之事,竟是庭闱形表,语谓因人,词多彻性;其诙谐戏谑,笔端生活未坠村编俗俚。此作者工于叙事,善写性骨也。夫木槿大局,转瞬兴亡,警世醒而益醒;太虚演曲,预定荣枯,乃是梦中说梦。说梦者谁?或言彼,或云此。既云梦者,宜乎虚无缥缈中出是书也,书之传述未终,馀帙杳不可得;既云梦者,宜乎留其有馀不尽,犹人之梦方觉,兀坐追思,置怀抱于永永也

甲辰岁菊月中浣梦觉主人识

 

附录二:洪昇《长生殿自序》

余览白乐天《长恨歌》及元人《秋雨梧桐》剧,辄作数日恶。南曲《惊鸿》一记,未免涉秽。从来传奇家非言情之文,不能擅场;而近乃子虚乌有,动写情词赠答,数见不鲜,兼乖典则。因断章取义,借天宝遗事,缀成此剧。凡史家秽语,概削不书,非曰匿瑕,亦要诸诗人忠厚之旨云尔。然而乐极哀来,垂戒来世,意即寓焉。且古今来逞侈心而穷人欲,祸随败之,未有不悔者也。玉环倾国,卒至陨身。死而有知,情悔何极。苟非怨艾之深,尚何证仙之与有。孔子删《书》而录《秦誓》,嘉其败而能悔,殆若是欤?第曲终难于奏雅,稍借月宫足成之。要之广寒听曲之时,即游仙上升之日。双星作合,生忉利天,情缘总归虚幻。清夜闻钟,夫亦可以遽然梦觉矣。
  康熙己未仲秋稗畦洪昇题于孤屿草堂。

 

附录三:《红楼梦》第一回关于“乐极悲生”的论述:

二仙师听毕,齐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