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餐桌爱鸭子
(2015-03-15 10:26:01)
标签:
红楼美食鸭子杭州风俗 |
分类: 西溪泛红 |
在中华民族的美食单子中,红楼菜肴以其精致高雅独树一帜。听说近些年北京、天津、丰润、扬州、南京、杭州等地,都在仿《红楼梦》关于饮食之描写,搞本地的红楼菜肴。究竟搞的怎么样,老土没有品尝过,不敢妄加置评。今天老土完全免费服务,专门给大家谈谈红楼菜肴中的鸭子菜谱,帮这些搞红楼菜肴的饭店出点新点子,使其菜系再增添点色香味,更多吸引食客,提高效益。如果能达到目的,您只要说声谢谢就可以了。
闲言少叙,言归正传。大家都知道《红楼梦》荣国府厨房里“菜蔬”丰盛。如果问大家红楼“菜蔬”中哪种肉类最多?既不是猪牛羊,也不是鸡鹅鱼,而是很不起眼的鸭子。书中描写与鸭子有关的大小菜肴就有“酒酿清蒸鸭子”,“燕窝秋梨鸭子热锅”,“鹅掌糟鸭信”,“鸭子炖面筋”,“八仙鸭子杂烩”,“板粟野鸭肉丁”,“风腌鸭舌”等不下十几种。元宵节开夜宴,热闹到四更天,老祖宗贾母肚子饿了,凤姐儿察言观色,早已备好了最佳蔬食——“鸭子肉粥”,使老祖宗胃口大开,很是欢喜赞叹。
看来《红楼梦》中人不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吃鸭子。不仅爱吃,而且还吃的特别精致。这是哪里的风俗呢?大家知道,一个地方的饮食习惯,千百年来是一般是不容易改变的,如东北人猪肉炖粉条可劲造,陕西人说起羊肉泡馍就眉飞色舞,山西甘肃人对刀削面更是乐此不疲,等等。仅从《红楼梦》中一道菜“酒酿清蒸鸭子”就可知道,这必是江南的饮食习惯。所谓“酒酿”,现代人一般俗称“酒娘”,系醪糟的别称,乃古人用糯米加水和天然酒曲,采用传统酿造工艺发酵而成的一种原酒。“酒酿清蒸鸭子”就是用“酒娘”为调料蒸熟的鸭子,是江南的一种传统名菜。北方人是不知道“酒娘”为何物的。
江南范围很大,什么地方的人对鸭子情有独钟呢?一般说来,上海人喜欢吃鸡,广东人喜欢吃鹅,杭州人则更喜欢吃鸭子,这似乎已成了一种地域之间饮食习惯的定论。诞生于宋朝的老“杭帮菜”是离不开鸭子的,杭州人吃鸭子,某种程度上已不止是一种品尝美味的概念,更成为一种杭城人特有的养生文化。多少年来,每到盛夏以至秋初,老杭州人都要吃上几次“老鸭煲”,几乎成为世代雷打不动的习惯;《红楼梦》中的“鸭子热锅”,大概就是“老鸭煲”吧?凡是老杭州人谁不会做酱鸭呢?每到深秋,都会在家里酱两三只鸭子,晾在屋檐下或阳台上,晾好后自己慢慢吃或者送亲戚朋友。“鸭子炖面筋”,“鸭子肉粥”,则更是老杭州人秋后直到冬季常吃的家常食品了。
杭州人吃鸭子还有一个特殊习惯,就是特别喜欢吃鸭头和鸭舌,用老杭州土话说:“脚个会事体,个毛脚个有嘎多多的人喜欢吃鸭舌头。嘿嘿,俺也是其中一个”。《红楼梦》书中曾写史湘云行酒令,一边啃着鸭头一边开玩笑说:“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没有桂花油”。荣国府鸭子菜里的“鹅掌糟鸭信”,“风腌鸭舌”,鸭信就是鸭舌。令老土大开眼界的是,至今杭州城里几乎所有的食品市场都有专卖鸭舌的摊位,好些大街小巷还开设有专门售卖鸭舌食品的“鸭舌店”,上城区江城路就有个“舟昊鸭舌店”,“别饮居”的鸭舌头也很好吃,据说生意挺火的。这在全国各大城市也算独树一帜吧。
“食色性也”,这是孔夫子的名言。这里的“食”指的是饮食,引申为口味;这里的“色”,可不是指女性的色,而是指“事父母色难”的色,乃脾气、脸色的意思。孔夫子的意思是:脾气和口味是一个人性格的基本特征,当然也是一个地域或一个族群性格的基本特征。笔者曾在《持螯赏桂南俗也》一文中,分析了《红楼梦》中秋节赏桂吃螃蟹作诗是旧时杭州文人雅士的习惯,本文又分析了吃“老鸭煲”、“酒酿清蒸鸭子”是旧时杭州普通人的习俗。习俗这个东西,一旦形成,不容易改变。《红楼梦》那个时代杭州人如此,今天的“杭铁头”仍如此,杭州城大街上的“鸭舌店”顽固地证明着这一点。
有人说曹雪芹生活在北京,北京烤鸭历史悠久,中外闻名,所以他也能写出《红楼梦》中的鸭子菜蔬。这是诡辩。此鸭子非彼鸭子,北京烤鸭又称“片皮鸭”,使用的是白鸭,并且是特殊的“填鸭”,用面饼卷着吃。《红楼梦》中有十几道鸭子菜蔬,就是没有“烤鸭”,也没有这种吃法。《红楼梦》中的“酒酿清蒸鸭子”,“燕窝秋梨鸭子热锅”,“鹅掌糟鸭信”,“鸭子炖面筋”,“八仙鸭子杂烩”,“板粟野鸭肉丁”,“风腌鸭舌”等等,哪一种也不在今天北京的菜系中。在那个时代要让曹雪芹长驱三千里跑到杭州,美美地吃一锅“老鸭煲”,用“鹅掌糟鸭信”下酒,亲自体验生活后再写《红楼梦》,无异痴人说梦。
朋友们还记得笔者那篇《红楼菜蔬好闹热》的文章吧?对厨房中的饭菜,《红楼梦》中不叫“蔬菜”叫“菜蔬”,今天的杭州人仍旧叫“菜蔬”;对街头巷尾的热闹事,《红楼梦》也不叫“热闹”而叫“闹热”,今天的杭铁头还在说“闹热”。岂止这两个词,《红楼梦》中的“促掐”,乃是刁钻、使坏的意思,杭州人今天还在说,正确读音为cu
也许是久居芝兰之室不闻其香的缘故吧,杭州人对《红楼梦》中语言习俗很敏感的朋友还不多,那么今年中秋节或重阳节,请您好好准备点“菜蔬”,陪着您的“老子娘”,到西湖边“持螯赏桂”,一定要“稻田地里”出的淡水蟹,用笼屉蒸好,全家人“泼醋擂姜”,大快朵颐。回来后顺路到菜市场买三只鸭子,四两鸭舌,在“姨爹”、“姑娘”指导下,做一锅“老鸭煲”,熏两只“酱鸭”,配上“醪糟鸭信”和“风腌鸭舌”,够全家人吃一段时间,剩余的还可以送给朋友。完成后请您谈一谈体会:这是不是《红楼梦》书中描写的生活习俗?如果不是杭州人洪昇,写得出三生石畔这些语言和生活习惯吗?
2015.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