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着兴趣与责任,继续前行
——在土默热先生与平湖红友座谈会上的讲话
黄亚洲
2014年5月13日
各位朋友,我是三年没来平湖了,所以今天午饭后,特意在街上走一个多小时,感觉平湖这几年实在变化很多,新街道走不完,都那么繁荣,店家那么多,一路走过去,只觉得市政建设非常好。
25年至30年之前,我在嘉兴当作家协会主席和文学杂志主编的时候,经常来平湖。那时来得比较多,所以就在当时很吃惊地看到,原来我们平湖有一张县红学会办的精致的小报,篇幅开面不是很大,但里面的文章非常的生动活泼,使我这个不懂红学的人,看《红楼梦》也不过只看过两遍的人,也发生了一点兴趣。我把小报带回嘉兴去,带回家去,翻了好几遍,也从此认识了王正康老师,非常的钦佩。中国那么多的县,作为一个县级的红学会那么早成立,全国第一家,而且坚持活动那么多年,至今还是那么有生气,这就使我很感动。
当然,最感动的,还是我们的“土默热红学”在平湖的响应。这个石破天惊的红学学说问世以后,我们平湖红学会的一部分专家、研究者,包括王正康老师,包括顾跃忠老师,都从自己的学术研究角度出发,感觉到了土默热红学的勃勃生机,不仅从基本理念上接受了这个学说,而且还在这个学说的范畴里面,经过各自的开拓,写出了自己一些有独特见解的研究文章,而且某些观点、某些探索,还得到了土默热老师本人的肯定。这体现了平湖红学会当中的“土默热红学研究小组”的各位专家的不懈的努力。对此,我非常感佩。就红学的学术研究而言,我基本上是个门外汉,只因为曾经写过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的第一稿,从此才对红学研究发生了一点兴趣。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几次到北京,跟冯其庸老师啊,丁维忠老师啊,关在宾馆里,座谈几天几夜,才感觉到红学研究的博大精深,而且同一派的观点,只要讨论了半天以后,就开始互相打架,两个最密切的红学研究者,互相之间关系最好、最认同的,在谈论两个小时以后,也不禁要互相打起来,这说明红学研究里面,没有完全相同的,也说明这个《红楼梦》的博大与精深。这也让我对红学研究有了个初步的看法。哦,原来是这样的,得到了一点皮毛的感觉,一点粗浅认识。
但是,接触到了土默热红学以后,我为它的生命力,为这一学说的开拓性的思维及其论述的严谨,深深地折服。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个从不自觉到半自觉、慢慢地越来越自觉的这么一个过程。
所以,既然相信了土默热红学的基本理念,我也便义不容辞地要为它敲锣打鼓。我在省作协当了十一年的党组书记,也当过一届的主席,本来是搞文学和文学组织工作的,不是搞学术研究的,但是由于有了这个兴趣爱好,所以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就用了自己的一部分精力,愿意为“土默热红学接浙江地气”这一事业使劲摇旗呐喊,敲锣打鼓,纯粹义务劳动。所以,今天早上,土默热老师告诉我,有些人说杭州一帮人,浙江一帮人,在为这个学说敲锣打鼓。说的人,当然是带一点讥讽的意思,但我想,那敲锣打鼓也没什么不好。敲锣打鼓就是宣传嘛,我们以前搞宣传,那就是要敲锣、要打鼓的,还要唱啊,还要蹦啊,跳啊。但关键的,是看是它的基础,是不是一种严肃的学术研究。如果基础不是一种严肃的学说精神,只在那儿乱喊乱叫,那就不行,那就是小丑的样子。但是你只要看到土默热红学的这个严谨与科学,这一融会贯通的整个论说体系,所以,我们的敲锣打鼓就有了价值。
确实,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这一学说的有系统的、有力的挑战者,而且在我们大陆,在海峡对岸,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一学说在开始重视、开始研究,开始接受。而且,通过我们这几年的所谓“接地气”,在浙江,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了这一学说,包括在座的王正康老师。对王老师的执着,我也很感动。他不停地到各种各样的会议上,大会小会上都去宣传,去讲学。有些研究会议因为门阀观念的原因,没有邀请他去,他还要跑到那些曾经出席过过会议的人的家里,探听这个会议的最后的结果,打听有哪些论点在这个会议上交锋,以及您老先生观点是怎么样的,我要来跟你探讨探讨。他就是这样做工作的。他在电话里跟我讲这些情况的时候,我就很感动。
是啊,都是为了一种学说,为了一种兴趣与爱好,为了中国文学的某种正本清源,而不是跟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系,这样的在工作,在开拓,这就是一种精神了。就像我一样,明明也可以去写诗歌,写小说,写剧本,可以去赚稿费,为什么老是在这个领域搞这些东西,又不拿工资的,组织一帮人在那里搞啊,还要争取一点经费,创办网站,创办杂志。有时候人家说你是干嘛呀,还有时间帮西湖区去搞红学宣传,还有时间去帮拱墅区搞运河文化研究,还不如搞搞你自己的文学创作吧,这才是正事。我也知道一个人的能力有限的,何况也是一把年纪了,说起来我比土老师还大了两岁。可是干嘛要这样做呢,原因,还是有强烈的兴趣爱好,另外的,就是有一种文人的责任心,就感觉到那样一种别开生面的生机勃勃的学说,为什么在中国文化界,愿意接受的人还不像想象的那么多呢?为什么还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种速度在逐步蔓延开来呢?为什么有的人还这么顽固地不向真理低头呢?有时候我老想不开,想不通,所以没办法,还是要当吹鼓手,还是要去吹吹打打,去唱唱蹦蹦跳跳,就为了一个自己热爱的学说。
这个学说确实有严谨的科学基础,有生命力,现在还没有一种全面的辩驳来给它以系统地推翻,反而,更多地有一些学术研究成果源源而出,包括一些新的研究方向,甚至包括土默热老师自己也在不断提出的。就在今天,他也讲了一个,我听着也觉得挺新奇的。就说这个康熙南巡有没有带妃子来,以后跟接驾的高士奇又有什么关系,我觉得这又是一个研究线索,尽管这一研究还没有特别的成熟,还没有落地,但是我已经觉得这一点别开生面,很新奇。我又感觉到王正康老师探索的一部分东西,也很新奇。还有顾跃忠老师的,那么多的短小文章,但也很深入,很灵动,很有创见。还有在座诸位的一系列研究文章。所以,在浙江红学研究者的“接地气”研究方面,越来越多的文章和论断在推出,各种角度、各种线索、各种研究,逐年都有了成果,这就使我更加感觉到土默热红学体系所含有那种不可动摇的生命力。
很显然,我们这方面的兴趣不是慢慢地消亡下去,而是要越做越有劲,越做越深入。我们还是要想着,怎么样把事业进一步搞好。所以我们明天上午还要在杭州开“土默热红学研究中心”的年度表彰会,要总结工作,要表彰在研究、宣传中有贡献的人。尽管我们的活动不可能搞得特别轰轰烈烈,也有经费的限制,每走一步都要看看钱在哪里,都要看看哪些人能义务劳动,哪些人半义务劳动,哪些人能够来做做事。确实,办网站要人,办杂志要人,组织讲学宣传要人,哪方面都要人,开个会订个横幅也要钱,也要人,这些钱哪儿来?因为我毕竟不是国家事业单位,也不是行政单位,都是一群志愿者在那儿,凭着热情做工作。
所以,我也希望在坐的,我们平湖红学会的这些认真研究了几十年的专家、研究者,包括许多对土默热红学发生兴趣的、基本接受这个观点的,我们大家更加坚定地再往前走,再进行深入研究,再进行开掘。我上次跟顾跃忠说,你用了那么多的角度,研究了那么多的东西,是不是感觉到研究的角度会越来越少?他说不会,他还有很多很多这方面的研究角度,我听了特别开心。这说明,尽管是一些很细致很精微的开掘角度,但这方面的空间还是很大。我希望大家咬定青山不放松,继续往前走。
今天,也希望通过土默热老师来平湖跟大家见面,通过他刚才的出神入化的讲解,使我们大家能够更加亲近这个学说,宣传这个学说。我也是这样,我搞影视剧,就在影视界里面宣传;我参加文学界活动,我就在文学界里面宣传;在政界方面,只要我碰上一些老同志的,各种各样的场合,我都宣传。有时候出现了这样的平台,比如,上次有媒体叫我写一篇随笔介绍浙江旅游的,说我们要搞一个介绍浙江旅游的文章,请黄老师给我们写一篇,两千字,说说我们浙江怎么好怎么好,让全国人民知道浙江怎么好,鼓动大家来我们浙江旅游。届时会有国内25家晚报、40余家网站,同时刊登这篇文章,都已经组织好了,影响会很大。我当时就想,既然要说浙江怎么好,西湖肯定要说它怎么好,尽管我们南面有雁荡山,东面有普陀山,西面还有千岛湖,北面有杭嘉湖水乡,这些都不能不写到,但是西湖总是最重要的,西湖重要的话,西溪当然也重要,西溪的“土默热红学”大观园原型问题也很重要。两千字一篇,我搞个几百字来写写土默热红学,“借船出海”,不是也很好吗?人家总不会单单地把这一段给删去吧?所以我觉得要写这篇文章。其实开始的时候接着电话是想拒绝的,因为当时正在忙着写长篇小说《邓小平》,焦头烂额,每天写,出版社每天派来助手协助打字,时间搞得很紧,所以在4月29日才杀青完稿,五十六万二千字,刚刚写完,从北京回来。但是转念一想,这个宣传浙江旅游的随笔还是要写,任务还是要接,毕竟宣传面很大,对宣传土默热红学是个难得的平台。所以,在京的时候,白天写作《邓小平》,晚上就赶写这篇随笔。任务完成后,媒体说写得很好,一个字都不改了。大家可以去查查今天的晚报,今天是5月13日,刊登了,今天的《浙江日报》、《钱江晚报》、《今日早报》,还有今天的25家全国的晚报,包括上海的《新民晚报》等等,还有40多家网站,就在今天同时刊登了。所以今天早上我陪土老师坐车过来的时候,我在车上跟他讲,今天还有一个小小的好消息,是25家晚报,一共50个版面,全登出了这篇宣传文章。当然,我自己都还没看到。因为一早上就从杭州出发上高速了。但昨天晚上已经有媒体的编辑告诉我这个消息了。总之,什么意思呢,就是大家都利用一切可能性,把我们的为之神往的、为之坚信的土默热红学,把研究工作、宣传工作,再往前推进几步。如果说,我们中国的第一奇书、最美的文学著作《红楼梦》,能够跟我们中国最美的城市、最美的湖泊、最美的湿地能够联接在一起的话,那么,对我们来讲,我们从事的,也是功德无量的事。尽管没人来会给你正式地颁布什么,就是自己想想看,我们也是做了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
我想,我们大家为此共同努力,我本人跟王正康老师,跟顾跃忠老师,跟各位在座的,一起继续共同努力,争取有新的长足的进步。谢谢大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