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学的“底线”应设在哪里

(2013-12-30 15:46:07)
标签:

文化

分类: 红学争鸣

红学的“底线”应设在哪里

夏朝新

红学的“底线”应设在哪里?似乎是个根本就用不着讨论的问题。红学红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红楼梦》的学问。《红楼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所有红学家,都有研究《红楼梦》的权益,也有爱惜《红楼梦》的义务;凡正确解读《红楼梦》的都欢迎,凡诋毁亵渎《红楼梦》的都反对,这是红学的天然“底线”,不会有有其它选择,也没有什么商榷的余地。

惊悉在“250会议”上,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竟提出要把“曹雪芹的著作权”作为红学“底线”加以坚守,夏朝新期期以为不可。曹雪芹只是《红楼梦》作者研究诸说中的一种,目前分歧尚多迄无定论。除了《红楼梦》,曹雪芹没有任何其它文学作品存世,而用《红楼梦》来反证曹雪芹的“著作权”,同反证猪八戒、孔乙己、阿Q乃至什么人的著作权没什么两样。红学“底线”怎么可以这样设定?

曹雪芹只是某些红学家心中依附于《红楼梦》的主观存在,而《红楼梦》则是不依附于任何人的客观存在。曹雪芹的“伟大作家”身份,是靠某些人用“以贾证曹”、“曹贾互证”方法,用《红楼梦》反证出来的。明知这种研究方法本末倒置、因果倒置,其结论根本就不能成立,还要把曹雪芹定为“底线”,就等于把红学“底线”设定在伪科学的“门槛”上。堂堂红学,怎么能如此甘居下流?

俞平伯先生临终前断言:“一切红学都是反《红楼梦》的”,他说的红学当然主要是指胡适先生创立的“曹学”,“我看红学这个东西始终是上了胡适的当”。百年来,曹雪芹的“著作权”与《红楼梦》的“名誉权”一直逆向运行,“红学家说的愈多,《红楼梦》愈显其坏”;曹雪芹越来越“伟大”,《红楼梦》越来越“渺小”。把红学“底线”设在曹雪芹身上,无异于让《红楼梦》永世不得翻身!

250会议”上,红学家们自己也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有人就哀叹红学家“江郎才尽”,会上只是“炒冷饭”,“没新词儿”,红学已走入“瓶颈阶段”;还有人哀叹时下中国人“最读不下去的书排行榜”,《红楼梦》竟“高居榜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红学家“没词儿了”,《红楼梦》“没魂儿了”,这就是曹雪芹与《红楼梦》逆向运行的残酷结果,这就是维护曹雪芹著作权的惨痛代价!

还有人说,曹雪芹是中国人心中的偶像,全世界都知道曹雪芹是中国古代伟大作家,因此谈到曹雪芹要“严肃慎重”。这是什么逻辑?科学进步需要“怀疑一切”,荷马、莎士比亚的“著作权”都可以怀疑,曹雪芹为什么不能?《红楼梦》才是民族图腾、世界景仰之根本。曹雪芹的声誉本来就来自《红楼梦》,依附《红楼梦》,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毁了《红楼梦》,曹雪芹著作权保护得再好,又有什么意义?

撤除曹雪芹“底线”的樊篱,让红学真正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局面,才能让红学家“有词儿”,让《红楼梦》“有魂儿”,才能使《红楼梦》早日退出“最读不下去的书排行榜”,回复其在中华文明史上应有的地位。把红学的“底线”设在《红楼梦》,全心全意把《红楼梦》所代表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阐发好,弘扬好,维护好,才是每一个红学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