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土默热红学
土默热红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8,793
  • 关注人气:76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色情空”观念探源

(2013-12-17 10:23:20)
标签:

文化

分类: 土默热红学新进展

 《红楼梦》“色情空”观念探源

    土默热

“色空”观念本是佛教哲学观念,《红楼梦》作者创作本书时多宣扬“色空”观念。过去很多《红楼梦》研究者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有人认为《红楼梦》主张佛家的是人生痛苦之源思想;有人认为《红楼梦》中渗入有佛教的影子;有人干脆认为《红楼梦》主题思想就是佛教的“色空”观。但这些研究多就事论事,就佛理说佛理,就佛教谈佛教,对《红楼梦》书中“色空”观念的文学表现及文化渊源,并没有多少新的探索和发现。

佛家对“色空”观念的通常表述是:《般若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维摩经》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但《红楼梦》中对“色空”思想的表述与此有很大不同,最典型的便是空空道人为此书抄录问世后,“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改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作者在佛家“色空”二字中间插入了一个“情”字,让“情”成为“色空”的中介,“色”必须通过“情”方可达到“空”的境界。

《红楼梦》书中写空空道人改名情僧,说明这种“色情空”观念是杂糅佛道两家的思想。虽然佛家也讲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但《红楼梦》中“情”字的含义与此显然有很大不同,而更接近王阳明“心学”及冯梦龙“情教”,是一种包括男女之情、亲情友情、万物有情在内的“泛情主义”思想。书中所写的情痴情种贾宝玉,显然就是一个泛情主义实践者,他既有“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等男女之情,也有父母情、姊妹情、家庭亲情,还有对大自然花鸟山水的万物有情。这种思想观念,只能是晚明文化气脉的产物,是清初情本文学大潮中的流行观念。

佛家的“色空”观念是“悟”的表现。《红楼梦》也讲“悟”,但这种“悟”要通过“情”来悟,并且是通过“情欲声色”的“情”来悟。宝玉梦入太虚幻境,宁荣二公嘱托警幻仙姑规劝宝玉,怎样规劝呢?“万望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或能使彼跳了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这就是“以情悟道”。贾宝玉看了太虚幻境册子尚未觉悟”,警幻仙姑再引导宝玉醉以灵酒,沁以仙茗,警以妙曲,行卿卿我我儿女之事,“或冀将来一悟。总之,就是要通过“情欲声色”使之达到“悟”的境界。

书中警幻仙姑引导宝玉“悟”的过程,其实就是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的过程。这种“悟”,本出自于“空”(太虚幻境),经过对“情欲声色”的感悟,再到达“空”(本欲入于正道,结果万境归空)的境界。这个“空空道人”应该就是作者自譬,其名“空空”就来自这个“空---空”的循环,即途经“情色”、“从空到空”的过程。空空道人之所以要改名“情僧”,是因为他正在做为《石头记》这部情书“抄录问世”工作,也就是说正处于“由色生情、传情入色”文学创作阶段。

这些描写并不是《红楼梦》作者在空谈佛家“色空”观念,而是一个文学家对自己的文学作品做出的“情色空”哲学解释。《红楼梦》的这种“色情空”思想并非凭空而来,是有深刻的思想基础和实践经历的,这就是《长生殿》的作品宗旨和创作经历。《长生殿》的创作的审美建构,就是一个完整的“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过程,作者在《长生殿·自序》中的感悟,就是一个“情僧”的感喟,《长生殿》和《红楼梦》,都是不折不扣的《情僧录》。请看作者《自序》:

余览白乐天《长恨歌》及元人《秋雨梧桐》剧,辄作数日恶。南曲《惊鸿》一记,未免涉秽。从来传奇家非言情之文,不能擅场;而近乃子虚乌有,动写情词赠答,数见不鲜,兼乖典则。因断章取义,借天宝遗事,缀成此剧。凡史家秽语,概削不书,非曰匿瑕,亦要诸诗人忠厚之旨云尔。然而乐极哀来,垂戒来世,意即寓焉。且古今来逞侈心而穷人欲,祸随败之,未有不悔者也。玉环倾国,卒至陨身。死而有知,情悔何极。苟非怨艾之深,尚何证仙之与有。孔子删《书》而录《秦誓》,嘉其败而能悔,殆若是欤?第曲终难于奏雅,稍借月宫足成之。要之广寒听曲之时,即游仙上升之日。双星合作,生忉利天,情缘总归虚幻;清夜闻钟,夫亦可以遽然梦觉矣。

《长生殿》创作立意,把“唐人的玉妃蓬莱仙院,明皇游月宫之说”合用之(见《长生殿·例言》),“断章取义”写出子虚乌有的月宫(太虚)戏,也就是“因空见色”;作者“念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第曲终难于奏雅,稍借月宫足成之”,即所谓“由色生情”;处理素材时“凡史家秽语,概削不书”,“专写钗合情缘”,正所谓“传情入色”;创作目的是使“览者有以知予之志也”,“逞侈心而穷人欲,祸随败之”,“乐极哀来,垂戒来世”,也就是“自色悟空”。

《长生殿》创作,“盖经十余年,三易稿而始成”,作者晚年感慨“予可谓乐此不疲矣”。乐此不疲的结果是:“双星合作,生忉利天,情缘总归虚幻;清夜闻钟,夫亦可以遽然梦觉矣。”听“清夜闻钟”,感“遽然梦觉”,达到“情缘虚幻”之境界,不正是《红楼梦》作者在完成“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后,所发出的感悟么?《红楼梦》与《长生殿》是孪生姊妹花,是《长生殿》旧谱填新词,《红楼梦》书中所写的太虚幻境之梦,其实就是洪昇撰《长生殿》“遽然梦觉”后梦中说梦。

那么,作者为什么把“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的过程,要让一个“道人”来实行,最后再让道人改名“情僧”呢?这是因为,《长生殿》中的杨贵妃,以一生泪水偿还唐明皇“甘露之惠”,就是通过一个“临邛道士”杨通幽“寒塘渡鹤影(鸾音鹤信)”寻觅到“太真宫”,才实现在“太虚境”“冷月葬花魂(月宫重圆)”的。一个道士完成了佛家“色情空”使命,还不该改称为“情僧”吗?康熙二十二年(1683),正是在《长生殿》创作期间,洪昇曾治“白痴道人”印;而晚年作《长生殿·自序》时,则纯是一副“情僧”口吻,可与此相印证。《红楼梦》中的“一僧一道”实为“亦僧亦道”,应该也是《长生殿》“道士传情”的参照物。

在《红楼梦》书中,为了使宝玉达到“悟”的境界,警幻仙姑在醉以灵酒,沁以仙茗,警以妙曲皆无效的情况下,竟送宝玉至一香闺绣阁之中,“再将吾妹一人,乳名兼美字可卿者,许配于汝。今夕良时,即可成姻。不过令汝领略此仙闺幻境之风光尚如此,何况尘境之情景哉?而今后万万解释,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这个“兼美”的女子,“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宝玉便与兼美行“柔情缱绻,难解难分”的儿女之事。

这是对梦境的描写,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描写。象征着什么?就象征着作者自己沉溺于以杨贵妃爱情故事题材,创作舞台上的《长生殿》故事。《长生殿》中的杨贵妃形象,就是“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兼具环肥燕瘦之美的“兼美”形象。《长生殿》中的杨贵妃故事,就是“衔玉而生”,经“白首双星”证合,最后在月宫(太虚)践“木石前盟”的故事。《红楼梦》创作是《长生殿》作者旧谱填新词,旧瓶装新酒,应无异议,铁证如山!

在太虚幻境梦中,警幻仙姑对宝玉道:尘世中多少富贵之家,那些绿窗风月,绣阁烟霞,皆被淫污纨绔与那些流荡女子悉皆玷辱。更可恨者,自古来多少轻薄浪子,皆以‘好色不淫’为饰,又以‘情而不淫’作案,此皆饰非掩丑之语也。好色即淫,知情更淫。”“淫虽一理,意则有别”,有“皮肤淫滥之蠢物”,也有“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的“意淫“‘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吾所爱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

这段惊世骇俗的高论,说什么呢?说的就是作者的《长生殿》创作“心得”。《长生殿》表面上是一部“淫书”,但旨在“言情”,创作中绝不写“皮肤滥淫”。《长生殿·例言》说:“史载杨妃多污乱事,予撰此剧,止按白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为之”。“中间点染……若一涉秽迹,恐防风教,绝不阑入,览者有以知予之志也。”《长生殿·自序》也说:“借天宝遗事,缀成此剧。凡史家秽语,概削不书,非曰匿瑕,亦要诸诗人忠厚之旨云尔。”这就是对“意淫”的最好注解。《长生殿》问世后,“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为洪昇赢得“南洪北孔”声誉,“天下古今第一淫人”当然是夫子自道!

《红楼梦》表达的“色情空”观念,贾宝玉究竟“悟”了没有呢?表面上似乎没“悟”,其实是“悟”了。他携手“兼美”游玩乐而忘归之际,被夜叉海鬼扯下“迷津”,大叫“可卿救我”,惊出一身冷汗而醒。惊醒了就是“悟”了,但不是自觉而是被迫“悟”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是因为遭遇了《长生殿》文字狱案件,被“斥革下狱”、“无材补天”,因此在《长生殿·自序》中慨叹:“双星合作,生忉利天,情缘总归虚幻;清夜闻钟,夫亦可以遽然梦觉矣”。

这就是《红楼梦》书中独特“色情空”观念的来源,也是《红楼梦》与《长生殿》关系的注脚,是洪昇创作《红楼梦》的铁证之一。其他任何时候任何人,都写不出《红楼梦》的色空观念!红学界最近多人倡导“让《红楼梦》回归小说”,红学要“回归文本研究”,这是好事。但迄今未见哪位红学家拿出“回归小说”研究的成果。土默热近四十年来,一直按小说来研究《红楼梦》,使用文学方法,依据文学素材,立足文学解析,得出文学结论。但遭遇叶公好龙的“主流红学门槛坚守者”,也只能徒唤奈何——算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2013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