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观园诗社与蕉园诗社比较表

(2010-05-07 09:30:48)
标签:

大观园诗社

蕉园诗社

比较表

文化

分类: 土默热红学新进展

大观园诗社与蕉园诗社比较表

                        土默热

    《红楼梦》作者自云:创作此书的目的是为了使“闺阁昭传”,即以作者自己的十二个诗人姐妹为原型,追踪蹑迹创作的传记性小说。作者以极为传神的生花妙笔,灵动形象地刻画了姐妹们在大观园中初结海棠社、重建桃花社的故事。书中故事的生活素材和人物原型,取自清朝初期在“三生石畔”杭州结成的蕉园诗社。为了便于读者朋友从宏观上清晰把握《红楼梦》故事的素材来源,使大观园诗社和蕉园诗社的共同之处一目了然,特作以下比较表,供红学专家和广大《红楼梦》爱好者研究欣赏:

相同点

     

 

参与大观园诗社活动的前后有十二个姐妹,他们是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李纨,迎春,探春,惜春,薛宝琴,邢岫烟,李纹,李绮等。

参与蕉园诗社活动的前后有十二个姐妹,他们是林以宁,钱凤纶,顾启姬,徐灿,柴静仪,朱柔则,毛安芳,张槎云,李端芳,钱静婉,冯又令,顾玉蕊等。

 

大观园诗社成员都出身于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互相之间连络有亲,是以血缘纽带联结起来的女子诗社。

蕉园诗社成员都出身于洪顾黄钱四大家族,互相之间连络有亲,是以血缘纽带联结起来的女子诗社。

 

大观园诗社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称作海棠社,后期称作桃花社。重建桃花社的倡导者是林黛玉。

蕉园诗社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称作五子社,后期称作七子社。重建七子社的倡导者是林以宁。

 

大观园诗社姐妹们公推大嫂子李纨为诗社“祭酒”。李纨青年早寡,守着独生子贾兰度日。

蕉园诗社的姐妹们公推大嫂子柴静仪为诗社“祭酒”。柴静仪青年早寡,守着独生子沈用济度日。

 

大观园诗社的姐妹们都为自己取了诗人雅号,如潇湘妃子,蘅芜君,枕霞旧友,稻香老农等。

蕉园诗社的姐妹们都为自己取了诗人雅号,如凝香室,静御堂,天香楼,古香楼,墨庄,湘灵等。

 

大观园诗社的骨干成员是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姐妹们在芦雪庵结伴野游,风雅赛诗。

蕉园诗社的骨干成员是林以宁,钱凤纶,顾启姬。姐妹们在秋雪庵结伴野游,风雅赛诗。

   

    大观园诗社的结社地点是为迎接元妃省亲而修建的园林。元妃“第一巡幸之处”是潇湘馆。

    蕉园诗社的结社地点是为迎接康熙南巡而修建的园林。康熙“第一巡幸之处”是竹窗。

   

      

    大观园诗社姐妹们的启蒙者和保护神是四大家族的老祖宗贾母,史湘云是贾母的娘家孙女。

蕉园诗社姐妹们的启蒙者和保护神是四大家族的老祖宗顾若璞,顾启姬是顾若璞的娘家孙女。

   

大观园诗社因贾府家庭矛盾导致抄检大观园,姐妹们风流云散。

蕉园诗社因洪府家庭矛盾导致“天伦之变、子孙流散”,姐妹们风流云散。

   

大观园姐妹们最后都是悲剧命运,其下场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蕉园姐妹们最后都是悲剧命运,其下场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以上十个方面的相同点,雄辩地证明了《红楼梦》中大观园诗社故事的发生地点在“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杭州西溪,故事取材于明清改朝换代后洪顾黄钱四大家族出身之蕉园女诗人们的风雅生活。用偶合现象来解释无法否定这些《红楼梦》故事的生活素材,在乾隆中叶的曹雪芹身边也绝对找不到这些生活素材。“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洪氏家难、蕉园诗社、康熙南巡、西溪园林,四位一体地清晰展示出《红楼梦》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历史文化背景,也无可争辩地说明《红楼梦》故事的创作者和评点者,就是蕉园女诗人共同的表兄、表姐——清初著名戏剧家、文学家、诗人洪昇和他的表妹兼妻子著名女诗人、音乐家黄蕙。

 

201057于长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