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本文系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如需转载,请在wx订阅号风和日丽(ID:singthelife)后台留言。
胡歌孙俪分获今年白玉兰视帝视后,众望所归。
作品是演员的魂,两人出道十多年,主攻电视剧市场,历经不同的媒体环境和影视剧市场。互联网时代不仅仅坐拥粉丝经济,这么多年积累的路人眼缘也非常好:
➀演员的立身之本只能是作品,好的作品能圈粉,更能打下坚固的群众基础。
➁受众人群中,路人比例远远比粉丝要多,电视剧是大众娱乐的产品,能收获大众的认知和认可很重要。
➂粉丝对于演员而言,能带动热点,流量,尤其这几年互联网的粉丝经济,对演员的市场行情能加分,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演员的演技和艺德是基础。相反,明星可能更依赖粉丝经济。演员对于作品的选择面和主控权更大,明星呢,只能十年如一日地演同款角色。
胡歌和孙俪这十几年,一直处于不断上升期,看不到他们有过气的预警信号,这非常难得。
有的明星,只红一季,而有的演员,由于缺少持续稳定的市场号召力,又或者作品有瓶颈了,这时候就会「过气」。【你们脑子里一定浮现了一大串名单,哈哈哈,风风下周也会重点解读几个曾经很红,但是如今有点flop的演员】
重点是,好的演员一定要配好的角色和剧本,选本子很重要。
胡歌和孙俪懂得在不同时期,把握当下观众的喜好度,推出不同风格的作品。
胡歌是靠仙侠剧出道的,从《仙剑奇侠传》到《神话》,奠定了第一批群众基础。
那时候的仙侠剧还算精致,市面上的剧种也是百花齐放,不像现在魔幻剧太多,同质化严重。
《神话》当年在央视八套播出的,平台很好,收视率奇高,而且作为内地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穿越剧,能带动市场资本,那会儿还没有IP的概念呢。
《仙剑奇侠传》算是IP剧鼻祖,当年是在内地和台湾两地播出,那时候内地电视剧市场还在起步阶段,很多明星得打通两岸三地的热度,来给自己续航,胡歌的受众之所以坚挺和早年作品辐射面广有一定关系。
其实,风风还看过一些胡歌比较冷门的青春类电视剧,比如和孙莉合作的《蒲公英》。
早期胡歌的角色和剧本偏青春系列,古装为主,偶尔也有青春时尚剧,看得出他不想给自己定型,尝试多元化风格。
对于刚出道的演员而言,演技只要保持到及格线以上,就有上升的空间。【对比现在的很多年轻演员,演技只要不是负数就谢天谢地了】
孙俪凭借《玉观音》一炮而红,也是一个综合内外因的结果。
那时候海岩剧很火,角色自然动人。
孙俪饰演的安心,人设是有各种起伏的,19岁的孙俪几乎素颜出镜,诠释了角色里的纯,那时候也流行女演员的「清纯戏路」(比如徐静蕾《将爱》和《情书》)。
但安心这个角色本身是很矛盾的,戏剧化冲突很多,清纯的外表之下其实很敏感。
当时孙俪以新人的姿态接演这类有难度的角色,很有勇气,当然市场的反馈也特别好。孙俪当年拿下了金鹰奖,奖项对于新人演员来说很重要。
这部剧为孙俪圈走了一大批观众粉,路人基础好,剧的辐射面一定要广。
而且拍得好的虐心剧,往往能圈走一大批女观众,没有互联网的时代,真的就是靠家里的三姑六婆口口相传。其实现在这批受众也是电视剧的核心观众,她们能决定开机率。
孙俪拍戏没有偶像包袱。现在很多新人演戏限定太多,哭得不自然,美得也不自然,不敢突破,也没有实力去突破。
随后和邓超合作的《甜蜜蜜》和《幸福像花儿一样》,更是巩固了孙俪的地位和人气。
这两部戏有「怀旧风」,也有泛黄的青春回忆,伴着文艺气质,基本上也是圈走了一大批家庭受众。
观众喜欢看细腻的表演,纯真自然,有喜有悲,剧情嘛,合情合理的虐心,其实是加分的。
包括《一米阳光》这种青春剧,其实是写实的,没有那种雷人的桥段。那时候比较流利这种青春情感剧,比如《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也属于这类。
积累路人缘很不容易,除了演技要好,还得片子平台好,播得好。演员有时候也很被动。
胡歌和孙俪的角色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亲和力」,讨喜,但是并没有隔阂感。颜值都很好,但是美得不过分,不失真。观众才能欣然接受。
两人也一直在尝试转型,拓展戏路,胡歌出演过《香格里拉》,央视一套播出,这种史诗类大剧,其实是打通男女受众,男性观众一直是电视剧市场的一个潜能区。
孙俪的《小姨多鹤》,虽然没有上星播出,但精湛的演技没有让人失望,角色拿捏很稳。悲情角色没有脸谱化,这个很难得。
前期的积累很重要,角色的多元化,而且和各类优秀的演员对戏,都能提高自己的水准。
前面几年,胡歌和孙俪作品一直没有间断,而且有精品剧支撑,口碑和收视都很好,这个基础很重要。
等到内地电视剧市场越来越强大的时候,机会往往留给有准备的人。
从甄嬛到芈月,孙俪的表演继续升华,开始驾驭有内涵的「腹黑角色」,让人眼前一亮。中间还有一部家庭时装剧《辣妈正传》,也贴近了亲子剧热潮,带着女人独立的正能量。
三部剧,圈走了一大批年轻观众,粉丝基础更坚挺,同时家庭观众没有流失,有点有面地照顾到了受众。
胡歌去年的《伪装者》和《琅琊榜》,表演功力可收可放,看来之前在话剧上的磨练是有成效的。
胡歌属于在生活中不断提炼感悟的人,之前的车祸确实是人生的重大转折,可他并没有暂停作品的产出,反而让表演更放松,更立体。
有智慧的演员懂得挑「双赢」的剧本,选中一个角色,这个角色能成就自己,选中一个剧本,这个剧本能繁荣市场。这也是一个名利双收的时代,演员需要市场肯定,也需要有奖项加持,这些都是不断提升咖位的重要因素。而这些能让演员有更多自主权,选戏的标准,人设的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