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谣言在古代历史上的威力有多大之前,咱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谣言?所谓谣言,也就是说故意捏造出来没有相应事实的事件或言论,并通过一定手段推动传播。
也许,自从有了人类,谣言就开始传播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中国长达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谣言的传播一直就没有停止过。现在的社会亦如此。
那么,谣言在古代历史上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呢?
在古代,谣言的威力有利与弊两个方面,咱们暂且不说利的方面,说一下谣言在弊端方面的例子,看看谣言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例如,武平三年(公元572年),正值北齐后主高纬统治期间,当时有一位英武勇敢的大将军叫斛律光,北周将军韦孝宽非常忌妒他,便制造谣言,编成儿歌,在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境内)歌唱,歌曰:“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百升即为一斛,明月就是斛律光的字,谣言意在暗喻斛律光有篡位的野心。)后来,北齐后主高纬得知诬陷斛律光的传谣后,信以为真,认定斛律光就是篡位者,立即下诏将斛律光家族满门抄斩。

再如,武则天称制时期的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宰相裴炎支持武则天废黜唐中宗李显,改立唐睿宗李旦,封河东县侯。不久,裴炎因反对立武氏七庙而得罪武则天,武则天怀恨在心。后来,徐敬业起兵后,裴炎主张还政唐睿宗,武则天认为,裴炎让自己还政,定有异心,于是就制造谣言,诬陷裴炎谋反,最终将其斩于洛阳都亭。后来,唐睿宗复位,裴炎的冤情被平反,并追赠其为太尉、益州大都督,谥号为忠。

总之,中国历史上像这样的例子太多了,笔者不在一一列举了。
通过上述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知道谣言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威力可谓大得惊人,如同猛烈的炮火,一触即亡。(陈令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