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三个国家同时并立的局面,即魏、蜀、吴三国并立,史称“三国鼎立”,即三国时期,其在历史上存活了60年(公元220—公元280年)。

三国时期疆域图
三国时期一共经历了11位皇帝,魏国5位,蜀国(也称蜀汉)2位,吴国4位。如下表:
一、魏国(公元220年—公元265年)
皇帝 |
生/卒时间 |
使用年号 |
在位时间
|
享年 |
魏文帝曹丕 |
187年-226年 |
黄初 |
220年—226年 |
40岁 |
魏明帝曹叡 |
204年-239年 |
太和、青龙、景初 |
226年—239年 |
35岁 |
魏齐王曹芳 |
232年-274年 |
正始、嘉平 |
239年—254年 |
42岁 |
高贵乡公曹髦 |
241年-260年 |
正元、甘露 |
254年—260年 |
19岁 |
魏元帝曹奂 |
246年-302年 |
景元、咸熙 |
260年―265年
|
56岁 |
二、蜀汉(公元221年—公元263年)
皇帝 |
生/卒时间 |
使用年号 |
在位时间 |
享年 |
昭烈帝刘备 |
161年-223年 |
章武 |
221年—223年 |
62岁 |
后主刘禅 |
207年-271年 |
建兴、延熙、景耀、炎兴 |
223年—263年 |
64岁
|
三、吴国(公元222年—公元280年)
皇帝 |
生/卒时间 |
使用年号 |
在位时间 |
享年 |
大皇帝孙权 |
182年—252年 |
黄武、黄龙、嘉禾、赤乌、太元、神凤 |
229年—252年 |
70岁 |
会稽王孙亮 |
243年-260年 |
建兴、五凤、太平 |
252年―258年 |
17岁 |
景帝孙休 |
235年—264年 |
永安 |
258年—264年 |
29岁 |
乌程侯孙皓 |
242年—284年 |
元兴、甘露、宝鼎、建衡、凤凰、天册、天玺、天纪 |
264年—280年 |
42岁 |
经过上面三国统治时间表的对比,可知:
1、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是蜀汉昭烈帝刘备。
2、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蜀汉后主刘禅。
3、最长寿的皇帝的是吴国开国皇帝孙权。
4、最短命的皇帝是吴国会稽王孙亮。
5、使用年号最多的皇帝是吴国末帝孙皓。
6、即位时年龄最小的皇帝是吴国会稽王孙亮。
7、即位时年龄最大的皇帝蜀汉昭烈帝刘备。
除此之外,三国时期还有三位比较特殊的皇帝:
1、最有才的皇帝(魏文帝曹丕)

魏文帝曹丕八岁能下笔成文,爱好文学,在诗、赋、文学方面上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据《三国志·魏书二·文帝纪第二》记载:“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
曹丕一生在位七年,虽然短暂,但还是做了很多有益国家和百姓的事。
2、待遇最好的亡国皇帝(魏元帝曹奂)

很多人会说,刘禅才是受到待遇最好的亡国皇帝,其实不然,为什么呢?因为刘禅亡国投降西晋司马昭后,被贬安乐公,安享余生,可惜只享受王侯般的待遇;曹奂则不然,他亡国投降西晋后,晋武帝封他为陈留王,就拿爵位上来说就比刘禅高了一筹,除此之外,他还享有帝王般的待遇。
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十一月十七日,晋武帝封曹奂为陈留王,食邑万户,宫室安排在邺城,给予他使用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行魏国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都仿效魏国初期的制度。据《资治通鉴·卷七十九》记载:丁卯,奉魏帝为陈留王,即宫于邺。优崇之礼,皆仿魏初故事。另外,曹奂还享有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的待遇。其地位、待遇、结局可以说是历代亡国之君中最好的。
3、最残暴的皇帝(吴国末帝孙皓)

孙皓在位初期,下令抚恤人民,又开仓振贫、让过剩的宫女出宫许配人家,放生宫内多余的珍禽异兽,一时被誉为明主。据《江表传》记载:“皓初立,发优诏,恤士民,开仓禀,振贫乏,科出宫女以配无妻,禽兽扰于苑者皆放之。当时翕然称为明主。”
孙皓在位后期变得残暴多忌、沉湎酒色,从而民心丧尽。据《三国志·吴书》记载:“皓既得志,粗暴骄盈,多忌讳,好酒色,大小失望。”
孙皓经常在宫中设宴,让大臣们一同陪饮,还逼着大臣喝醉,让侍臣任意嘲弄公卿大臣。他还专门设立黄门侍郎数十人,站在大臣背后。如果那个大臣喝醉后胡言乱语,或略有失礼的话,他们立刻向孙皓禀报,甚至因为孙皓最恨别人看自己,所以有人看孙皓,也是有罪。于是,因酒醉失态而获罪的官员不少,重则酷刑伺候,轻则被罢免,或者治罪。
另外,孙皓还命人将水流引入宫中,如果对后宫哪一个姬妾看不顺眼,马上杀掉,扔进水中。孙皓杀人的方式很多,有剥人面皮的,有挖人眼睛的等等。残酷至极,加上他荒淫无耻,所以,到了吴国末期,孙皓已经成为众叛亲离的孤家寡人。据《三国志·吴书》记载:初,皓每宴会群臣,无不咸令沈醉。置黄门郎十人,特不与酒,侍立终日,为司过之吏。宴罢之后,各奏其阙失,迕视之咎,谬言之愆,罔有不举。大者即加威刑,小者辄以为罪。后宫数千,而采择无已。又激水入宫,宫人有不合意者,辄杀流之。或剥人之面,或凿人之眼。岑昏险谀贵幸,致位九列,好兴功役,众所患苦。是以上下离心,莫为皓尽力,盖积恶已极,不复堪命故也。
公元280年,吴国被西晋所灭,孙皓投降,晋武帝封其为归命侯,四年后在洛阳去世。(陈令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