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人崇拜“三”的原因

(2009-10-15 19:21:59)
标签:

文化

分类: 历史钩沉
    据说古代埃及人崇拜“五”,我们中国人却对“三“有特殊的感情,并且对”三“的文义有着独特的认识。
    古代中国人认为三数是最圆满的。《史记.律书》说:“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民俗中,三月三是很重要的节日。谚语里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六行”,“三人成虎”等,这许许多多的说法,都表现了中国人对“三”的青睐。
  为什么“三”在中国人心目中这样受到崇敬?这里包容着某种民族的哲学意识。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证明,原始人最早只有一和二两个数,三的概念是经过长期思辩才产生的,这种思辩的痕迹,在中国古籍中仍可见到。《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认为,统一的事物分为对立的双方,对立双方产生新的第三者,新生的第三者产生千差万别的东西。《老子》对这个观念给予了高度的哲学评价。儒家学派更以三分法观察世界,《论语》讲“吾日三省吾身”,“三思而后行”,为什么十分强调这个“三”?而更重要讲的是一种思辩的选优方法。例如,一为合格方案,二为最优方案,我们在实践中究竟选择哪个方案?按照“一生二,二生三”或“三思”,“三省”的逻辑,就既不采纳一方案,也不采纳二方案,而是共取一、二方案之长,扬弃一、二方案之短,创造第三方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