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关心国内时事政治的人来说,孟学农不是个陌生的名字。近几日,这位两度引咎辞职的官员因为一首诗《心在哪里安放?》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说实话,在没看到这首诗之前,我并没有抱以太高的期望值。中国的官员写出来的东西就像是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一样,千篇一律。然而,在读了这首《心在哪里安放?》之后,我蓦得有些感动。我不是研究诗词的专家,但我觉得一首诗其好坏最大的判断标准就是能不能感动人,能不能引起人的共鸣。从这个标准来看,孟学农写的这首诗称得上是一首佳作。
大部分媒体民众的关注点并不在诗本身,而在于孟过去的身份和其坎坷的仕途经历。中国人对政治对官场有一种天生的敏感。孟的这首诗发表之后,就引来众多议论。有的人说这首诗表达了孟渴望在山西再展拳脚,有的人在猜测孟什么时候再度复出。从我看来,能在退出公众视野之后以这样的一首诗来表达自身的情感,这样的人这样的行为就值得肯定和提倡。孟的两次辞职,有其自身的责任,当然也有替他人承担的责任。无论在位也好,退位也罢,一位真正的好官应该计较的是自己为官一任,是否清如水、明如镜,是否真正为人民作过几件实事、好事。如果做到了这几点,那么你的心就不会是空荡荡的,你曾经工作过服务过的土地、人民,就是你的心灵家园。
《心在哪里安放?》这首诗透出浓浓的对三晋大地的依恋之情,可以看出孟学农满怀热情,渴望在这片土地上为人民实实在在地做事,造福一方水土,然而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他壮志难酬,无奈、惋惜。孟的引咎辞职是当前中国政治环境下的一种必然之举,这其间没有绝对的好坏对错。或许孟是位好官、能人,然而,两次引咎辞职之后,他再次回到公众视野当中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这对于他可能不太公平,但是没有办法,世间的事有时就是这么的无奈。然而我想,众人包括他本人都不必对他的仕途经历太过在意,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历史终会给你一个公正的评判。
我的个人网站:http://www.shutongsj.com.cn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