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分享:任务导向教学法 Task-Based Learning, TBL

(2011-11-04 23:51:55)
标签:

长颈鹿美语

英语教学法

幼儿英语教学法

少儿英语

儿童英语

教育

分类: 英语学习分享

    TBL教学法虽广获语言教学界探讨与运用,却始终没有确切的定义。所谓的「任务导向教学法」乃指:教师给予学生学习任务,让学生透过完成任务的过程,自然而然地学习并运用语言的教学方法。而所谓的「学习任务」通常是指能够让学生运用其语言技巧,去完成某件事或解决一项问题的开放式教学活动。

 

TBL认为教师必须提供给学习者三大语言学习之基本要件:
一、接触「真实语言」的机会(exposure to “real language”)。
二、将语言运用于真实情境的机会(opportunities for using language for real purposes)。
三、学习语言及使用该语言的动机(motivation to learn and to use the language)。

 

三段式教学步骤
    1.「任务准备阶段」(the Pre-Task Stage):教师先给予学生某项任务的说明(task instructions),并透过听力或阅读活动等,让学生先熟习与该任务内容有关之单字、句型、文法等。
    2.「任务执行阶段」(the Task Cycle Stage):教师将学生分组,并让其自行执行所分派之任务。而学生们必须使用在准备阶段中所学的单字、句型、文法等去完成任务,并讨论如何发表其执行成果,最后则以口头或书面报告的方式向全班发表。在此一过程中,教师仅在一旁监督学生执行任务而不加以干预,但教师可在学生报告完后,依其表现给予适当的指点及回馈。
    3.「语言加强阶段」(the Language Focus Stage):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在第二阶段中所衍生的种种与语言相关的问题,如单字、语法或句型结构之运用等,并且加强练习其用法,以增进学生的语言能力。

 

TBL的优点:
    可让学习者透过师生间的互动、阅读文章及使用视听教材等,自然而然地接触真实的英语。可使学习者透过各项「任务」,将所学的语言与沟通技巧运用于各种不同的情境。任务式教学比反复式练习来得生动有趣,并可增进学习者的语言运用机会。此外,学习者想要达成任务的心情,可以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高度兴趣,并在完成任务后获得成就感。若任务是经由小组合作执行,则还可藉此鼓励团队合作与互相学习的精神。
    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学习者必须自主地运用所学的语言技巧来达成任务,因此在此一教学法之下,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参与者,且有机会思考其所学的单字及句法等,将之吸收并加以运用,而非被动地等着教师给予单字表或文法公式,在未经消化的情况下死记。TBL法的运用范围相当广泛,除了可用于听、说、读、写的教学外,亦可用来教授文法、单字、文体或强化语言学习技巧等。

 

TBL的缺点:
    由于「任务」经常占去大半的课堂时间,使得学生专注于语言学习与练习的时间反受压缩。再者,虽然此一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兴致盎然,却也同时将学生的注意力由「语言学习」转移至「任务的达成」。有些学生甚至因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或因执行成果不符原本期望而产生挫折感,根本忘了任务执行的目的只是为增进语言的学习。根据笔者的经验,不仅中小学生易产生此种「本末倒置」的反应,成人学生中也有不少只想成为「任务达人」,而将语言学习抛诸脑后者!
    此法和「沟通式教学法」有一共通缺失,即在学生对某些语言结构仍不十分熟习之际,便要求他们将所学运用于沟通活动或任务执行。这种过于强调沟通训练的做法,不仅无法帮助学生扎实语言的根基,反而经常造成学习挫折感。
    真正能由TBL法教学过程中受益者,大都是语言程度较好,且自律性较高的学生。因为这一类型的学生通常能自行监督学习过程,并能自我评估学习成果,再加上语言能力好,所以能由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获益。然对语言程度较差或学习态度较被动的学生而言,TBL法反而可能增加其学习负担。因为这群学生对外语的理解已感觉伤脑筋,若还要同时运用自己不熟悉的语言去解决问题,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 
    教材及任务准备不易,课堂管理困难。由于TBL法主张教师应使用含有「真实语言」的教材来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在材料的搜集或制作上常面临取得困难或耗时费力的困扰。另外,在面对语言程度良莠不齐的班级,要设计各种适合不同程度学生的「任务」,对多数教师而言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若要使TBL法在课堂中收到成效,教师除了要擅长于学生能力分组,并按其程度分派合宜的任务外,在「任务执行阶段」中,还得一边监督学生的语言运用、管理其行为,同时一边掌控时间分配。这种高超的教学技巧,大都只有教学经验丰富且具高效率课堂管理技巧的老师能为之。

 

Note:
    TBL已被广泛运用于听、说、读、写等各项语言能力教学以及评量、教材设计等;但由于此法在任务设计、教材搜集与课堂实际运用等方面不易掌握,因此并非每位教师都能在课堂上将之运用自如,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虽然TBL在教学应用上颇具挑战性,但此法确实能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且又能与其它教学法相结合而弹性运用,因此,十分值得教师们加以深入了解、学习并应用!教师只要了解TBL的本质与优缺点,懂得任务设计及运用的技巧,便不难将之运用自如,用来提升教学效率、达成教学目标。而TBL不足的地方,教师可以搭配其它教学法,或不断加以改良,以减少TBL的应用缺失。毕竟,每一种教学法的原理与应用,乃是众人不断研究改进的结果,并不是什么神圣不可侵的教条。如果教师能对每一种教学法加以思索、批判并改进,才是教学进步与自我成长的原动力!

 

原文来自:长颈鹿美语11月学讯 http://www.egiraffe.cn/news/detail/244.ph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