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语教学法--全语言教学观 Whole Language Approach

(2011-11-04 19:52:53)
标签:

长颈鹿美语

教育

英语教学法

分类: 英语学习分享

  全语言教学观 Whole Language Approach
   

    全语言教学理论从八零年代起,在美国受到重视并逐渐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全语言学者认同语言是一种沟通工具,而学习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的概念。和传统外语教学不同的是:全语言教学强调语言的完整性。认为语言的学习并非由零(字母、音标、单字)到整(句子、段落、文章)逐步建构而成,而是先学习语言的整体后,再逐步去分辨其细项。所以全语言的教学强调,将所要学习的目标语言直接用于课堂上,透过主题学习活动、教室中语言环境的布置、互助及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与发表等方式同时培养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

   

Note:
   「全语言」之「不全」
    关于「全」的真正定义,若照英文字面上解释,“Whole Language”是“learning language as a whole”,即强调将语言当成完整体系来学习,而非传统的「文法翻译法GTM」或「听说教学法ALM」,将文章拆成若干句子,然后加以逐字发音、逐句分析。由于全语言注重的是学习者对整篇文章内容的了解,因此不主张仔细推敲句型文法及单字发音。当学习者在阅读文章时,若遇到不懂之处,全语言的处理方式是鼓励学生根据「前后文」或「插图」来猜测某句子或单字的意义,而非针对其文法加以分析或去查字典。因此造成以下的学习之不全(特别是在EFL环境):


1. 由于不注重「字」与「音」之间的关联性,削弱了学生辨认单字及拼字的能力。


2. 抛弃文法学习,使得学生忽略句子中,字与字之间以及上下句的关联性。


3. 资质较佳的学生即使不完全了解某篇文章的真正意旨,也常能靠猜测其大意而通过一般基本的阅读测验。因此,资质佳但实际上阅读能力差的学生,通常要到小学五、六年级才会被诊断出来。而在发现之时,这类学童的阅读能力已经落后同年级学童两年以上了。


4. 程度落后者、来自中下阶层的学生,以及第二语言学习者,难由「全」法中获益。


5.「全语言教学法」鼓励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循脉络来了解其大意,而不逐字逐句推敲。然而此法能否奏效,有其先决条件:学生需具备相关的常识或背景知识,才能有效地解读某篇文章的内容,缺乏这样的知识,即使英文程度再好,也很难猜测文章要旨。


6. 由于程度较差或来自中下阶层的学生(城乡差距),以及第二语言学习者,常因背景知识或阅读技巧的缺乏,需要教师仔细解释文章的背景及细节,才能真正了解其内容,而这种逐字逐句推敲的方式,并非「全语言」的主张。因此,若教师在课堂中坚持只用「全语言」贯彻其教学,那么这一群学生就很难从中获益。


7. 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忽略语言教师的专业素养,在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扮演启发与启蒙者的角色。尤其在纠正错误方面,全语言主张让学生自发性学习。但有些错误的修正,超越学生本身语言能力所及,且对中下程度的学生而言,反增加其学习困扰。因此,「全语言教学法」常未能有效地处理学生所犯之错误。


8. 忽略英语口说与写作之不同。许多研究都显示,口语不同于写作。但全语言教学法却忽略二者之相异处,而未能指导学生学习各种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于是养成学生“Speech Written Down”的写作模式。

 

原文来自:长颈鹿美语11月学讯

下载地址:http://www.egiraffe.cn/news/detail/239.ph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