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婴向】0-2岁低幼绘本心得一(套装篇)

(2015-08-29 19:57:11)
标签:

低幼绘本

小章鱼的日常

分类: 妈妈和小章鱼的日常


    一岁体检的时候,小章鱼从儿医那里得到一个布袋子,里面有两本故事书、一些宣传阅读的材料,还有一张海报,我把它贴在小章鱼的书箱边,海报上写着:“孩子爱听故事。”
 
    这一年间,我给小章鱼买了很多书。其中适合0-2岁的绘本超过100本,虽然不算太多,但几乎每一本小章鱼都看过百八十遍,真正做到书尽其用。娃喜欢看书,父母自然高兴。每个月我都会从国内海淘一批新书来——当中国人真好!中文书实在太便宜了,要知道德国儿童图书均价10欧/本,绘本更贵,而在淘宝买书,算上空运寄费都比德国便宜一半以上啊!中文书还很全,各国名家绘本都有便宜的中文版,这种图书资源优势其他国家没法比,赢在起跑线上了好嘛!

    绘本心得想写很久了,但是写完第一篇我已经后悔了,不应该这么认真下次一定口水一点。。。这是一个长期的、浩大的工程,有了0-2岁就会有2-4岁就会有3-6岁。。。既然开了头,抽空慢慢写下去吧。

    一开始想按题材分类,但是套装书里也有涉及不同题材的,写起来太乱,最后决定分成【套装】【散装】【五味太郎】(五味太郎作品太多我是他的脑残粉一定要单独列出来)三大篇,每本书大致归为教养、认知、趣味、情感四小类,方便大家按需参考。



1,小熊宝宝(佐佐木洋子/15册/教养类)


【母婴向】0-2岁低幼绘本心得一(套装篇)


    给孩子看的书,最重要的一点应该是有趣。但坊间面向3岁以下幼童的低幼图书,大多还是以教养与认知为主。德国儿童书店里,2岁以下的儿童读物几乎只有看图认字识物——这是我最不喜欢的一类书籍了,蔬菜动物汽车家电,这些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教给宝宝,拿一个果蔬,掂掂它的份量,摸摸它的形状,尝尝它的味道,不比在书上看图片更生动更容易记住吗?

    同样的,宝宝的教养主要来自生活中父母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不能指望看了几遍卡通小动物自己吃饭洗手刷牙的故事,宝宝就会幡然醒悟有样学样。何况大多数教养类书籍都是教条式的、无趣的、干巴巴的,空有花里胡哨的卡通人物,却没有贴近宝宝的感受和需求。宝宝的世界说小很小,只有爸爸妈妈吃饭睡觉玩具游乐场,说大,又是无限的大,因为有无穷的好奇心、无尽的求知欲、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所以在挑选教养类、认知类书籍时,更应当注意选择既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又不限制他们的想象力的优秀书籍。

    低幼书籍中做的最好的当属日本作者。孩子喜欢小东西,日本民族的特点正是从小处入手、善于观察、精研细节,所以日本绘本作者的书,大多着眼点奇特令人眼前一亮,甚至能达到见微知萌、见微知著的效果。低幼图书中最著名的《小熊宝宝系列》,正是教养类书籍中的佼佼者。这套书中国妈妈几乎人手一套,从没听说有小朋友不喜欢的。我给小章鱼讲了整整一年,每天都要听,每一本都能跟着讲,始终没有听腻,每次睡觉前问:“今天要听谁的故事?”她一定会蹬蹬蹬跑到书架前,大声说:“小熊的故事!”一点不夸张的说,这套书我讲了至少500-800遍,小章鱼最喜欢的《午饭》、《睡觉》等几本更是超过1000遍

    作为一个不知童心为何物的成年人,一开始我并不能理解为什么小熊宝宝这套书如此受欢迎。随着买的书越来越多,有时踩到雷,互相作了比较,渐渐有点明白。以宝宝的视角、宝宝的感受为本,站在宝宝的角度讲故事,才是这套书成功的原因。比如《尿床了》这个故事:小动物们晒尿湿了的床单,胡萝卜形状的尿迹是谁尿的呀?哦,是小兔子尿的。鱼形状的尿迹呢?哦,是小猫咪尿的。。。小熊没有尿床,小熊真了不起,小熊说:告诉你们吧,我还在穿尿布呢!细腻、温馨、娓娓道来,尿床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啊,没有做好脱尿布的准备也并不丢人(小熊马上就3岁了,小熊宝宝最后一册就是讲他过3岁生日)。这个故事,以及小熊宝宝整套书真是给我以非常自信积极开朗的感受。

    讲到尿布,题外话。我们中国人素有把屎把尿的育儿陋习,总觉得小孩子越早脱尿布越好,尿裤子尿床是很羞耻的事。小章鱼快两岁了,外婆有时敦促我准备给她脱尿布,但她本人还没有表现出脱尿布的意愿,我更不想强迫她改变。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时间线,脱尿布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某一天宝宝会告诉我们她不想穿尿布了,父母应当帮助他们面对成长,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强迫和干涉。    

    佐佐木洋子笔下的小熊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榜样,他也会因为玩具车坏掉哭泣,也会忘记刷牙,玩过的玩具不收拾。。。他不是虚构出来的别人家的孩子,而正是我们的孩子、也是我们的孩子想要的好伙伴。在我看来,这套书最大的作用,不是培养宝宝良好的生活习惯,而是让孩子感染到小熊们大方积极、生气勃勃的情绪,让宝宝们在面对未知的成长时,想起他们的朋友小熊,能多一点自信,多一点勇气,多一点坦然。


    本书1岁以上就可以看,宝宝们会一直读到3岁甚至更大。遗憾的是作为一套能讲上1000遍的书,中文版小熊宝宝的装帧实在太简陋了。我这套早就散架了,修修补补好几回。能出厚纸板的精装本就好了。


2,噼里啪啦系列(佐佐木洋子/全7册/教养、趣味类)

【母婴向】0-2岁低幼绘本心得一(套装篇)


    小熊宝宝作者出品,这一次主角换成了小河马和他的朋友们。游泳、郊游、坐公交车,帮妈妈买东西。。。主角们不再是小宝宝,而是更懂事更独立的大孩子。不过就内容而言,浅显易懂,2岁不到一点的小章鱼已经完全可以理解,加上是翻翻书,很吸引小盆友动手翻看,仍应算作0-3岁低幼绘本。

    佐佐木洋子的作品特点是心思细腻、图文亲切,清新的画风与温馨的故事非常相符。而她的弱项却是创意。小熊宝宝温馨动人,读来或有会心的微笑,但没有能令人眼前一亮或捧腹大笑的幽默。偏偏噼里啪啦系列走的是风趣路线,画风返(jian)璞(dan)归(cu)真(bao),比起前作,温馨亲切的氛围减弱了不少,搞笑的桥段显得有些刻意,趣味全靠立体翻页,洗澡刷牙拉臭臭这几本与小熊宝宝内容重复、手法不同但也不出彩。总的来说,作者虽十分用心,却用力过猛。

    以上纯属成年人的吹毛求疵。站在低幼图书的角度看,噼里啪啦系列内容丰富,色彩明艳,可玩性强,游泳坐车买东西等情节更能牢牢抓住小宝宝的心,已经是相当出色的绘本了。或许是小熊宝宝起点太高,作者难以超越经典,读者要求也变高了吧。


    小章鱼一岁半之后开始看的,装帧很好是硬纸板书,不怕小宝宝撕但也没必要给更小的宝宝读。2-3岁应该会是最合适的阅读年龄。有人说小熊宝宝和噼里啪啦二选一即可,但我认为这两套书都可以收,不存在选择关系。



3,咿呀呀系列(童公佳/安井季子/全9册/教养、认知类)

【母婴向】0-2岁低幼绘本心得一(套装篇)



    这套书必须和佐佐木洋子的书放在一起说。如果说佐佐木洋子的作品是我眼中“优秀教养类童书”的典型,这套咿呀呀就是“无趣教养类童书”的典型——很高兴我买的套装书里只有这套踩了雷,于是也只有这套能做反面教材了,或许还有很多比这更糟糕的?

    教条主意、干巴巴、毫无趣味,道理空乏。“小兔子上厕所,上完厕所洗洗手。小老鼠挖沙子,挖完沙子洗洗手。小猫画完花洗洗手。。。用干净漂亮的小手吃点心喽~”简直是硬憋出来的段子,童书绘本真的不是只要画风可爱就ok的好嘛!

    洗手、洗澡、上厕所。。。这套书给我的感觉就像一套冷冰冰的、机械式的生活习惯教材,照本宣科,缺乏感情。敏感的读者宝宝大概能感觉得到作者的敷衍,小章鱼很不喜欢,我们家的绘本动不动要讲1、200遍/本,这套书一本10遍都没讲到。



4,亲亲小桃子(丰田一彦/全10册/趣味类)

【母婴向】0-2岁低幼绘本心得一(套装篇)


    趣味类童书,真正画给孩子看的书。不讲大道理,不看图识物,或许缺乏逻辑缺乏故事性,古灵精怪率性天真,非常童书的童书。纯趣味书在低幼读物里很少,大多数书籍幽默之余也不忘记教一些知识和道理(当然这也很不错啦)。

    小桃子是个光溜溜只穿尿布的小宝宝,好朋友是仙人掌,金鱼和小幽灵。她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玩泥巴玩得浑身脏兮兮的,晚上从被窝里偷跑出来荡秋千。。。基本上你别想从中找到什么教育孩子的道理,但小章鱼听的非常专心,也非常开心。

    我在选购绘本的时候,一开始也刻意选择教养类的书,会买小桃子完全是被《小桃子睡午觉》的标题迷惑——彼时小章鱼白天黑夜都闹觉,还以为是针对闹觉题材的作品呢。到手无比失望。没想到小章鱼爱死小桃子了,翻来覆去要我们讲给她听,小桃子一时间宠冠后宫,连小熊宝宝都黯然失色。

    后来想想,对宝宝的教养无时无刻不体现在我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件事每一天。如果说教养类童书是辅助我们开展亲子教育的工具,孩子同时也需要大量的玩具,除了“工具书”,还要有富有趣味,能深深吸引她们,让她们爱上阅读的“玩具书”。这类趣味书籍能够弥补成年人贫乏的想象力,反过来帮助我们走近孩子天马行空的内心。孩子们借由“教养、认知书”了解人类世界的规则,父母们借由“趣味书”贴近孩子的真实感受,或许这才是亲子阅读的高级奥义。


    小桃子画风稚朴(实际上作者画技娴熟,功力深厚,看似简笔画,绝对经过千锤百炼)、文字简单,内容易懂,适合年纪小的宝宝,一岁甚至一岁不到都可以看。我买的比较晚,到手时小章鱼都快一岁半了,尽管宠冠一时,终未能长久。


5,小小弗洛格成长故事(马克斯·维尔修思/八册/趣味类)

【母婴向】0-2岁低幼绘本心得一(套装篇)



    小章鱼20个月左右的真爱。尤其套装中的翻翻书:四季里的弗洛格,平均每天要讲10遍,不到一个月就讲了超过200遍,书直接翻烂了。到后来我和JJ不但望青蛙而逃,甚至不得不把这本书悄悄藏起来,歇两天等缓过劲了再放回书架。

    儿童简笔画般的画风、非常简单的对话、没什么情节的故事——起初我觉得这套书挺无趣的。然而小章鱼表现出固执的喜欢,一遍听完,“还要!”,再一遍讲完,“还要!”。。。一遍又一遍,她始终欢喜,而我也渐渐体会出简简单单的故事背后、包含着的温暖心意。

    青蛙和朋友们总能在意见不同的时候找到让双方都高兴的解决办法。小青蛙和朋友们总是能为对方考虑,顾及彼此的感受。同阶段其他儿童绘本中,“朋友”的定义其实是“玩伴”,一起玩乐、偶尔因为玩具发生争执又和好,正常普遍的幼儿园同窗关系。而在青蛙的故事里,“朋友”的定义就是真正的朋友,哪怕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还不能理解,作者依然默默地告诉孩子尊重朋友、珍惜友谊的道理,但他并不嘴炮,你找不到一句空乏的说教,只有对孩子本身的尊重与理解,不宣于口的温柔,暖到心底。


    下面我要狠狠吐槽中文版,为毛frog要音译成弗洛格啊,小伙伴们只有它有名字不奇怪吗?原版英语版德语版都是简简单单的青蛙,我念弗洛格的时候总觉得特别别扭,考虑到将来或许要讲德语版,所以一概念青蛙。

    其次中文版的装订实在是太烂了,有些页面、翻翻书的图案压根对不齐。因为没读过原版我不能贸然说翻译有问题,但语句拗口是真的,有种传说中的“翻译腔”。

    中文版也有优点,一个字,全。小青蛙有很多系列,适合幼儿的,适合儿童的,中文版出了三十几册。在本地儿童书店查询过,德语版只出了十本左右,这套小小弗洛格就没有(去找德语版是因为中文书很快就翻烂了,说到底还是装订太差劲。)

    很难说哪个月龄开始看合适,青蛙全系列面向0-6岁儿童,无论什么时候想给孩子灌输友情的概念,选择青蛙都是不错的开始。




6,奇迹小宝宝·初次见面绘本系列(全11册/认知、情感类)

【母婴向】0-2岁低幼绘本心得一(套装篇)


    十一本绘本,不同作家,不同题材,除了《碰碰脑门》《顶顶鼻子》《永远在一起》三本描写亲子情感,其他八本可归为认知类。认汽车认火车不用说了,蜡笔、撕纸、推、拉。。。都是可以一边讲一边和宝宝互动的故事。

    我以前说过这套书良莠不齐,仔细想想还是太以大人的视角看书了,一些再细微不过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小细节,在宝宝看来就是天大的惊喜和趣味,放大微小乐趣的童书,正可以弥补大人的粗心,给宝宝回应和共鸣。

    小章鱼很喜欢这套书,尤其是《小雨滴答滴答》——这本至少讲过500遍了!她一岁左右看见下雨就会说跟着说滴答滴答。这本也是我的最爱,画面优美,文字充满节奏感,哪怕讲了500遍依然乐意读【为毛我家讲故事都是按百起步这么命苦。。。

    记得小章鱼第一次高烧,我们受到惊吓,晚上开车去医院急诊。深夜的候诊大厅,烧得满脸通红的小章鱼坐在我怀里,听我一遍一遍讲《什么火车来了》《小雨滴答滴答》《小螃蟹》。。。这些温馨平凡的生活点滴,要在忘记之前写下来,告诉将来的自己,我是这样一分一秒,幸福地走过来的。

    
    不到一岁就可以看,一岁半之内获得的乐趣会比大宝宝更多。
 


7,幼幼成长系列(教养/认知/趣味)

【母婴向】0-2岁低幼绘本心得一(套装篇)



     名义上是一个系列,目前出到十八本,但不是成套出售的,要自己凑。常买书的几个网店都不全,而且我才发现这系列不久,以小章鱼的年龄来说有点晚了,也就没有凑整套,挑着买了一些。

    就我入手的这几本而言,内容无不上佳,可以把这套书看作是童书绘本名家的精选集,毕竟市面上童书太多,散书比套书更难挑选,像这种由出版社先行挑选、把不同作者的好作品捆绑在一起的套书,不但品质更胜单一作者的套书(上面提到的奇迹宝宝也是这样的),也使读者能够接触了解到更多的作者(不止日本作者,该系列里还有欧美作者的作品)。

    描写安全感的《连在一起》、描写秩序感的《排队喽》,简单生动,适合小宝宝,不到1岁就可以看。因为小章鱼很喜欢三浦太郎这两本书,虽然超龄我还是把另外一本《这是我的》也订了(还没收到)。

    林明子的《小鞋子》、《喝汤喽》属于略刻板的教养题材,与其他作者相比显得平庸。不过买的时候小章鱼正在学步,会一边自己走一边念念有词“小鞋子起步走吧嗒吧嗒”。同样适合小宝宝。

    柳原良平的画风十分简陋,如果不是被收入幼幼成长系列,大约就会错过这样的好书。收到书仔细一看,原来并不简单,作者运用了许多不同材质的材料剪切拼贴,加上画龙点睛的线条,一个个卡通形象跃然纸上,生动立体。可惜印刷后纹理看不清楚,丧失了观察材质变化的趣味。

   《脸各种各样的脸》有趣极了,适合亲子互动,能让宝宝从头笑到尾。《甜甜的梦乡》犹如叙事诗般优美,朗朗上口,小章鱼听了2次就会自己一页页念了。有一天出门散步,太阳明晃晃的,我随口说一句“阳光火辣辣”,她在一边默默地接上“花瓣飘飘,小溪哗啦呼啦”。。。

   《嗡嗡嗡》,五味太郎出品,实力保证。《麻麻的小kk》也是意想不到的恶趣味,尤其鲸鱼那一页,日本人真是喜欢把观察力放在几角旮旯的地方啊!

    大力推荐。



我先去吐会血下篇再见~
【母婴向】0-2岁低幼绘本心得一(套装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夏三则
后一篇:夏之回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