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春节(旧稿)——年画制作

标签:
娱乐 |
分类: 画/相 |
继续应景的旧稿。。。
世界上大多数事情,淡定围观和亲身经历究竟不一样,旁的不提,先就拿过年这件事来说吧,虽然是每个中国老百姓都会切身参与到的,但你是不是琢磨着电视机里欢欣喜悦的画面仿佛和自己不在一个时空里?中央领导欢欣喜悦,各界群众欢欣喜悦,八荒四海欢欣喜悦,至于自己,也不是不欢欣喜悦的,只是他人的欢欣喜悦是冷淡的欢欣喜悦,都市的发展将过去凝成一团的年味冲散,自己手里只握着一丝稀薄的冷淡。抱怨年味的逝去?逛街、看忙、争购年货、扫几眼贺岁片,寻找新年的过程就像海绵吸水,需要一点一滴品味。想要一口尝到甜头?捷径就是做一件直接参与到过年的事,比如手打年糕、亲手写一副春联,或者干脆印一张只属于自己的手刻年画。
本次(行为艺术-_-)纪录如下:
——用打印件包裹住木板(用的三合板),中间夹着一层复写纸,包好就不能挪动了。
——勾稿,用铅笔细细描出原件上老虎的轮廓,这一步比较能验证你是否老年痴呆,通常描了一会就会发一下呆,不记得哪里自己已描过,哪里还没有描过。原件白色的部分是要挖掉的。全部描好后,分开原件、蓝印纸,木板上留下了老虎的图案。
——用淡墨汁刷一遍木板,这是为了过一会刻的时候能够一眼看清哪里已刻过,哪里还没有刻过,预防老年痴呆。右边是三种刻刀:小圆,小平,小三
-_-
——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验用刻刀,其他人虽然没有美术底子,入手却出奇得快,唯有我一直掌握不好。三种刻刀里,最适合我的是小圆。雕刻的手法很多,刻地再丑,也能安慰自己说,这叫做“拙”。
——几个小时后,基本成型;后来打回来重刻了下,我光顾着线条,很多实心的部分没有剔干净。
——将一张加宣(应该是这么打吧,比一般的宣纸厚)覆盖在模板上,用喷壶喷湿加宣,湿润程度大概是隐约透出下面的字画来。
——印的时候是一半一半来的,用报纸覆盖住加宣,一半以颜料罐或手或重物压住,底纹刷沾上颜色,蹭到半干不湿,仔细刷在另外一半的模板上,接着把加宣盖上去,用“吗啉”刷平。(吗啉,音译,图中的刷具,据说只有马利才生产。)
——要印出清晰、均匀的效果,大约要重复上一个步骤3,4遍,直到满意为止,再印另外一半。
——事后,红了。。。
——成品,看起来还是比较像剪纸的。我做的是最简单的单色,如果是要套色,则要刻好几个模板,比如要印花衣裳的,就把衣服部分单独刻出一个模板来。据老师说水印木刻最多6套色,也曾听说有9套色的,失传久已。
后记:
PS:所有工具我都搞了一套带回德国,一直木有再刻。。。欧是废人,望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