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ll about 香亭君2

(2010-08-30 03:48:14)
标签:

袁香亭

子不语

袁枚

随园

分类: 说文谈艺
- 袁枚哥与香亭弟



    清代著名畅销名人自爆兼爆料丛书《随园全集》,记载了诸多文人墨客才子才女的八卦,深受恶趣味群众追捧。别看袁枚此人好色三俗,对家人却极友爱。袁香亭、袁春圃、袁素文、袁秋卿、陆豫庭。。。这些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反复提及的名字、他的弟妹外甥,均能诗善画,然而作品生平,如今早已淹没史海,唯有籍哥哥记录过的一些片段、诗章,隐约展示了这个文才出众的家族。


    袁香亭比袁枚小十四岁,自幼随父亲、袁枚的叔父健磐公生活在广西。在他十岁那年,健磐公逝世,之后袁枚将他“迎归故里”,香亭年已十五,美好清婉,尚未长成,却早早有了孤儿敏感乖巧的自觉,兄弟初见,香亭即吟诗赠堂兄曰:“坐无尼父为师易,家有元方作弟难。” 将袁枚比作陈纪、用“难兄难弟”的典故,讨好地拍了一下哥哥的马屁。袁枚果然很高兴,常常夸奖这个弟弟怎么怎么出色怎么怎么牛逼:“香亭弟偶吟,往往如吾意所欲出,不愧吾家阿连也。”

    当时由袁枚抚养的孤甥陆豫庭与香亭同岁,四年后袁枚辞官,带着两个少年在随园中读书,时相唱和——分明一派长慈幼孝、其乐融融的画面,我却忽然想起黛玉初进贾府的小心。如花似锦的随园、高谈阔论的宾客、千娇百媚的姬妾——这一切都是属于袁枚的,客人与风景,是围着他转的辰星;名士墨客娇姬美妾走马似的舞台,唯有袁枚永远坐在聚光灯中央。纵情声乐、永不知疲惫的日子里,袁枚是整个浮华世界的主宰。《随园诗话》中共有二十九处提及香亭,一两句身世、二三则逸事,剩下的,不过是“余弟”几首唱和的残章,骤眼看去,同旁的清客没有什么太大的分别。袁香亭这个人的存在感,如同泡过好几道的茶叶,所有浓淡都已融化在水里,让人瞧不分明,捏不出太具体的样子。

    二十四岁登科、三十三岁拥佳园美妾大隐于市的袁枚,是读书人的模子,是不得志文人心头刺与羡慕嫉妒恨的理想,他也必定是弟弟们崇拜的偶像。哥哥的光芒似为年轻人吹响了奋斗的号角,可是三年又三年,又三年,万恶的科举一口气烧完青春,烧完志气,烧剩下而立之年却无法自立的香亭弟。“愁看僮仆凄凉色,怕读亲朋慰藉书”——极少见到香亭有直抒心境的句子,三十三岁中举的袁香亭,纵然在进士中已算得“少年”,可是十几年寄人篱下的迎奉生活,时间又过得比旁人加倍滞涩。这对兄弟是友爱的,然而太大太沉重的不平等下,半师半父的哥哥,仿佛更像子弟们仰仗其鼻息过活的老太爷;寡淡乖巧的弟弟,却更似听话的宠物、妇人的珠翠,可以向世人吹嘘“余弟诗皆绝妙”的炫耀。袁枚对香亭的文才太过夸奖,这夸奖毫不负责任,挠不到痛痒,不过满足了自己理想中“才子世家”的虚荣。《品花宝鉴》里有“一团和气、二等才情。。。七言诗句、十分应酬”的清客十要,或可按在香亭身上——尽管彼此并不刻意为之,这对兄弟,又恰是至热闹与至平凡、至灿烂与至寡淡的两端。

    香亭的诗非常一般,读来真正无味,如同他这个人、被泡过好几道的茶叶渣,除却味寡,还有点不知所云,仿佛《围城》中说的“汤是冷的,冰激淋却是热的”,譬如“田家饭麦风仍北,游女拖裙俗渐南”、“想通天上银河易,力挽人间风气难”、“为爱梅花敞绮筵,合家春聚画堂前。忽怜香气传风外,却喜花开在雨先。人影共分千竹翠,帘光高卷一山烟。知他万片随云去,还赴墒楼宴列仙”——毛病都类似。袁枚自己也知道浪头掼得大了,又自圆其说“香亭累于画,未尽其才”——寡淡的人爱中国画,情理之中,据说香亭工山水,然而没有作品传世,想来他的画也并不怎么好。

    中进士后,袁香亭终于离开随园,开始他仕途颠沛的独立生活。除了《子不语》带出的经历,他还曾经做过南阳知县(见载于《随园诗话》卷七。知县正七品,官衔较低,年代不可考,或在1775年六品通判任前)。他诗不佳,画不佳,公务员干得也不得志,相较《子不语》中那个梦境妖艳、屡逢怪事、鬼怪避让的通灵少年,现实世界里的香亭君简直平淡地败兴。袁枚是喜爱这个弟弟的,可是弟弟令人伤感的素净,他大约不甚明白,又大约没有时间细究。袁家若有懂得香亭的人,或是同为孤儿、寄人篱下、最终做人赘婿的豫庭,或是遇人不淑、出妻还家、抑郁而终的袁机。两人皆早逝,香亭哭袁机曰:“无家枉说曾招婿,有影终年只傍亲。”本人绝非话里有话,却被我扫开了袁枚自夸的形容,仿佛窥见底下没有什么才华横溢的家族,只有一支“兄荫”下、黯淡的寄生草,开谢无声。


    1796年,退休八年、66岁的袁香亭因为“家事浩繁,治生无策”,重又出山谋生。因为害怕哥哥劝阻,也不想再依赖哥哥生活,直到离开后,弟弟才寄诗话别:

    不忍留行不送行,去留无计共伤情。明知衰朽深怜弟,怕以穷愁更累兄。
    誓及来生情可想,会期他日梦偏长。殷勤苦嘱双眶泪,不许临歧洒一行。

    次年袁枚去世,兄弟相见无期,袁香亭不知所终。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