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的学问
http://s15/mw690/5e87daa3tx6DzPzq44S7e&690
随着温度的直线下降,寒冷的冬天终于来了,一部分人主张,热了脱衣冷了加袄,但是也有人说,连老话都说了,得春捂秋冻,这衣服还得再过一阵子家,不然冬天更冷了就没有衣服穿了。两种观点,各执一词。
我是属于很怕冻的一类人,稍微一冷就要加衣服,但是我的妈妈经常强迫我冬天刚来时要坚持冻一冻,结果毫无例外,每次都没冻感冒。后来妈妈菜琢磨,这春捂秋冻,原来也是有学问的。
首先说“春捂”,这里的春是指在阳历2-4月份,已经进入立春,阳光明媚,正午时气温回升,但是早晚仍然很冷,而且随着北方冷空气的频繁南下,温差大,容易出现气温的反复。这个时候建议人们不要过早换上春装,一定要等到温度回升稳定了以后,再换春装,享受春的惬意。这个阶段俗称“倒春寒”。
再说“秋冻”,这个词是在很早的时候就流传下来了,意在叫人们不要过早换冬装,适度的寒冷可以增加身体的免疫力,但是这个“冻”也是有学问的,有些部位千万冻不得。
1、
头部:如果气温寒冷,外出一阵,再回到温暖的房间里会觉得头疼,这就是外面寒冷的气温造成头部血管收缩,回到温室以后血管舒张造成的充血导致的。有血管性头疼的人更容易出现头疼。当然,这个也应该根据个人的情况而定,不过老年人还是建议外出戴帽子。开始可以薄一点,慢慢加厚。
2、 颈部:颈椎是相对娇贵的部位,很多人都有这个感觉,就是如果冬天没有带围巾,脖子进风了浑身都会觉得冷。颈部肌肉受凉以后会变得僵硬,再加上颈椎部分在中医上有个很重要的穴位叫做“大椎穴”,这个穴位受凉人体很可能受寒,而导致一些风寒感冒等的疾病。所以冬天颈椎冻不得。
3、
足部: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这个有身体五脏六腑的反射区,适当按摩可以辅助治疗一些疾病。我有深刻体会,如果脚不暖和,那身上肯定不会暖和。而且脚部受凉也是腿部关节疾病的诱发因素。尤其是女孩子过早穿凉鞋,或天气很冷了还不穿袜子都容易导致足部受凉的重要因素。
“春捂秋冻”道理没错,通过适度的捂和冻,确实可以增加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身体抗病能力,但是如何“捂”如何“冻”一定要掌握好度,如果身体有心血管疾病,建议不要盲目“秋冻”,还是随着身体的感觉及时加衣服做好保暖工作比较好。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杨振华
新浪微博:@杨振华营养师
QQ:1173484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