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是内心的一种感觉
——杭州印象(二)
途中导游介绍,杭州是一个非常适合居住的城市。其实对于杭州,我也算是比较熟悉的,毕竟离上海很近,每年家人安排一次自驾游,我总是选择杭州、苏州、千岛湖还有安吉等周边地区。自驾游选景比较自由,但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一处景点看完,就上车,到另外一处。那样,容易走马观花,对该地区的人文印象不深。
车到一停车场,旁白两行醒目的自行车整齐有序,估计是提供给游客的。我们上楼,来到一个很大的花鸟市场,只见满目花草五彩缤纷,流连花海,你根本没有冬天的感觉,只有阵阵花香,伴着一张张热情的笑脸,让你心情特别舒畅。曾经看到过其他地区的市场,一旦客人问过价,没有把东西买下了,卖家一张脸就像六月的天,马上由晴转阴,甚至夹杂有雷阵雨。可杭州鲜花城里的经营者,却很少有这样大的转变。我没有买花,就拿相机在几家店里拍摄照片,跟花点老板打过招呼,没有一家拒绝。可见,杭州人的素质,真的很高!
杭州道路上,很少看见有警察,但车辆运行井然有序。在斑马线上只要有一个步行者,所有车辆都自觉停车,等候行人过了马路再启动,杭州人把一句“车让人”写在很多交通要道,更是写进了每一位司机的心里。车进杭州城,只见所有司机都自觉遵守“车让人”这一不成文的规定。由此我想到,人是有从众心理的动物,一个地方的氛围足以让进入这个地域的人主动融入这种氛围。比如,一个交通杂乱无章的城市,司机们可以随意超车,任意抢车道、违章,那么,再彬彬有礼的人进入那样的地方,也会被这种杂乱无章的磁场所吸引,自动跟他们混为一体。
在街上游玩时,我用心注意了一下,拥挤的街头游人如织,但很少有大声喧哗的,店家门口,不见一个我们这里常见的高分贝喇叭,鼓噪地叫卖商品。也没有看到一个城管,只见满大街的人悠闲地选择、欣赏、还价,氛围十分舒适。更让我奇怪的是,我们这里似乎到处可见捡垃圾的人,骑着三轮车,摇晃着刺耳的铃铛。在杭州城,半天时间在街道上步行购物,我居然没有看到一个捡垃圾的摇着讨厌的铃铛从我身边走过!
关于捡垃圾的人制造的噪音问题,我已经写过两篇文章予以批评。很多科学家指出,噪音污染对于人类的危害,甚至高于空气污染。长时间的噪音污染,会导致人类大脑紧张,情绪混乱,进而出现恍惚、抑郁等症状,最严重的可导致精神病。我们这座城市,在外观上比杭州似乎更美,因为杭州是老城,而我们是新城。可新城应该有新气象吧?别的还真没见,倒是只见所有的大街小巷都是捡垃圾的人,手里拼命晃动着刺耳的铃铛。给我的感觉,我们就像生活在一个硕大的五金厂里,时刻忍受着刺耳的金属敲击的噪音折磨。奇怪的是,作为城市管理者的城管,除了抓小摊贩,对这种噪音污染,却仿佛视而不见!
杭州之所以“宜居”,一则是因为杭州有山水美景的自然恩赐,二则,是杭州政府领导注重人文建设,以休闲宜居为目的,营造了一个集自然条件与文化素养为一体的现代化美丽大都市,这一点,值得我们很多城市学习和借鉴。宜居,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居住在这里的每一个人内心的一种感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