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北京国安、河南建业双双落败,至此中超4强与韩国的8场对决,以完败收场。看着耻辱的战绩,任何球迷都不会好过,但细细想来,中超4强有什么资本能够战胜韩国队。一旦输球,媒体就提恐韩症!好像中国球队输给韩国是因为恐惧造成的。是真的这样吗?决定胜负的,最终还是要靠实力说话的。没有实力胆子再大,又有何用?如果说恐韩,那么中国男足要恐的就太多了,东亚有韩日,西亚伊朗、沙特、伊拉克,这还不包括亚洲以外的国家。
惨败!其实不是一件坏事!他能反映出更多的问题,更积极的面对问题。中国整个足球体系都是乱糟糟的,机制不能理顺,从业者道德标准遭到质疑,潜规则泛滥,没有诚信。根基都已经烂到根,烂到无以复加的地步。那么我们的球队还凭什么战胜对手呢?惨败使我们看到应当学习的榜样,不仅是球队的打法,更是要学习先进管理机制,克服问题。
此外从细节上论,韩国队的风格的确要克制中国队。中国球员自己在与韩国队员对比时,总觉得差距不大,包括传接球技术甚至体能,差距都不大呀!我觉得单纯从个体上分析,表面上看是不大,但感觉如果从足球的理解上,中国球员的差距就太大了。足球这样运动不仅仅是个人技术的表现,更在于战术素养、战术纪律、心理意志的考验。
一、战术素养
我们常看到韩国球员逼抢很凶,比赛节奏转换很快。这不仅仅是意志力这么简单,这已经是韩国队重要的战术体系和球员战术素养的最基本要求,这也是从年轻球员的培养就开始的。以前看电视和媒体的评论,一些足球评论员认为韩国队员的技术相对粗糙,拼抢勇猛,但技术不足。但在我看来,拼抢其实就是一种技术。在第一时间能迅速上前逼抢,是需要提前预判的,我们的球员其实在意识方面已经落后于对手。而我们在培养球员方面上在战术素养上,在战术意识上就已经远远落后于对手。
二、战术纪律
中国男足是估计我所见过最没有战术纪律的球队了。在俱乐部的比赛中,可见一斑。我看了国安客场对城南一战,媒体认为被反超是由于换人不当导致,或说是没有盯死对方新上场的那个球员。我认为不是这样,如果中场球员能够站住自己的位置,不能让对方轻易的突破,怎么会给对方机会。
我想教练无论怎么布置,也不会让中场球员轻易放弃并后撤,没有办法,失去中场的国安队,和蜷缩在墙角被打没什么区别。
这就是球员在领先一球后,保守心理出现,放弃了战术纪律,想保胜,没保住,想保平,被逆转!
心理的变化,无论是内行还是外行都能看出来。在中超可能赖赖唧唧的,就能保下来,但很遗憾,这是亚冠比赛,都是国家级一流的高手。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在亚冠赛场上,没听过“狭路相逢窝囊胜!”
所以这些都是国际大赛的经验,没有这些经验,是无法成为真正的勇者!河南建业战绩最差,就权当爱之初体验吧!不过对于山东泰山和北京国安来说,经历多了要更坚强。拿出屠戮自家兄弟的雄风来对付日韩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