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词风雅:古诗里的童年趣事,你做过几件?

(2017-09-29 06:53:45)
标签:

古典诗词

古诗里的童年趣事

杂谈

分类: 文学艺术
诗词风雅:古诗里的童年趣事,你做过几件?


诗词风雅:古诗里的童年趣事,你做过几件?

童年像一片宁静的池塘,像一个炫彩的花园,孩子们可以河边垂钓,可以花丛追蝶,可以田野放牧,可以池塘采莲,可以肆意撒欢,可以天真嬉戏,可以无忧大笑,可以烂漫想象......古代诗歌里这么多的童年趣事,你做过几件呢?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http://p1.pstatp.com/large/31ff0005181ff5017b3c

小孩垂钓聚精会神,诗歌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


《古朗月行·节选》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http://p3.pstatp.com/large/31f300044160a4c34902

诗歌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一“呼”一“疑”,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http://p1.pstatp.com/large/31f5000118b07407bb7a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http://p3.pstatp.com/large/32030000ad3a4359c85e

诗歌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原野、绿草、笛声、牧童、蓑衣和明月。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由远及近出现在诗人的视野里。


牧竖

【唐】崔道融

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

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http://p1.pstatp.com/large/32090000b0156a5e408e牧童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碰见人故意装得很神气。放牧时卧在牛背上吹短笛,牛耕田时就在溪边田头玩耍。诗歌描写出了一个天真浪漫、悠然自得、调皮可爱的牧童形象。


巴女谣

【唐】于鹄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http://p3.pstatp.com/large/31f00004d6ec16b726b5

诗人以平易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恬静闲雅的巴女放牛图,反映了川江农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恬静生活的一个侧面,读来饶有隽永动人的天然情趣。


幼女词

【唐】施肩吾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http://p3.pstatp.com/large/31f00004d788535880a8

小女孩拜月,形式是成年的,内容却是幼稚的,小女孩越是弄“巧”学人,便越发不能藏“拙”。这个“小大人”的形象既逗人而有趣,又纯真而可爱。


《长干行》(节选)

【唐】李白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http://p1.pstatp.com/large/31f8000529cef22ff679诗人别出心裁,从童年时期的两小无猜写起,一个骑竹马,一个弄青梅,婉若一组民间孩童嬉戏的风情画卷。天真无邪的游戏动作里,彰显出男女儿童的活泼可爱。


《回乡偶书》(其一)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http://p1.pstatp.com/large/31f3000445c5349fb5e6

儿童不解老人愁,只管无知笑何来,一句笑问,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


溪居即事

【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http://p1.pstatp.com/large/31f800052b374614ae38一“疑”一“急”,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诗人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摄取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


观游鱼

【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http://p3.pstatp.com/large/31ff00051f24b687af93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动,大人见了,给鱼施食,盼他长大;小孩见了,垂钩钓鱼,兴高采烈。不一样的行为,透射的却是一颗同样爱鱼的心。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http://p1.pstatp.com/large/31ff0005225a2a8983bb诗歌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大儿锄豆,二儿织笼,尤其小儿卧剥莲蓬,天真活泼,无拘无束,饶有情趣。


《宿新市徐公店》(其二)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http://p1.pstatp.com/large/31f300044affcc63d01e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急走”、“追”,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首

【宋】杨万里

其一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其二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http://p3.pstatp.com/large/31f300044b9d0c93dd35第一首写午睡初起,没精打采,当看到追捉柳絮的儿童时,童心复萌,便不期然地沉浸其中了。第二首写他从书斋来到庭院里,百无聊赖,便捧起水来洒在芭蕉叶上,使儿童误以为下雨。全诗充满生活情趣,炼字也精。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http://p3.pstatp.com/large/31f80005324b24f9744e

儿童夜捉蟋蟀,兴致勃动,忘记了瑟瑟秋风、阵阵寒意,忽略了落木纷纷、秋江冷冷,深更半夜了,还津津有味地抓蟋蟀。那份专注痴迷,那份谨慎小心,那份起落不定的敏感,全在一举手一投足的举止中展露无遗。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http://p1.pstatp.com/large/31f300044ddb60349507

诗歌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其行为中透出了只有儿童才有的奇思妙想与聪明,体现了两小童的可爱与思维的敏捷。


《牧童诗》

【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http://p3.pstatp.com/large/32090000bbf12a778c04

骑牛、吹笛,村庄、田垄,牧童的生活没有名没有利,只有清闲只有恬适。诗歌透露出诗人对牧童悠闲自在、不受名利所驱的生活的赞美与向往。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http://p1.pstatp.com/large/31f500013d0ab86e9cc2

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织成布,孩子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表现出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贞溪初夏

【明】邵亨贞

楝花风起漾微波,野渡舟横客自过。

沙上儿童临水立,戏将萍叶饲新鹅。

http://p3.pstatp.com/large/31ff000528f0bb7a42ac

天真烂漫的儿童们站在沙滩上靠近水边的地方,手里拿着萍叶喂小鹅,逗引着小鹅玩耍的情景,更烘托出乡村生活的和平宁静的气氛。


所见

【明】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http://p1.pstatp.com/large/31f5000128b33c19db85

刚刚还在高坐牛背、大声唱歌,忽然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从动到静,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http://p1.pstatp.com/large/31f00004e512e497dd55

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来源:旅行电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