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朱元璋知恩图报,刘继祖对其有恩,大明照顾其后代三百年!

(2017-08-18 08:04:55)
标签:

古代人物

明代

朱元璋

分类: 人文历史
朱元璋知恩图报,刘继祖对其有恩,大明照顾其后代三百年!


朱元璋知恩图报,刘继祖对其有恩,大明照顾其后代三百年!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年轻的时候非常穷,父母在自然灾害中染病、饥饿而去,这一悲惨的场景让朱元璋一辈子都不能忘记。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御制《皇陵碑》修建、镌刻完毕,其中有一句:

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旁徨。俄尔天灾流行,眷属罹殃:皇考终於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孟兄先死,合家守丧。田主德不我顾,呼叱昂昂,既不与地,邻里惆怅。忽伊兄之慷慨,惠此黄壤!

 


1.刘继祖家族与朱元璋家族

就这么短短几句,却有着无尽的泪水和神伤。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过去,我的父亲(朱五四)带着我们一家人搬到了这个地方(孤庄村)定居,每日都要辛苦的务农,从早到晚的忙碌。忽然,天灾瘟疫四起,父母亲人不幸遇难:父亲死时六十四岁,母亲时五十九岁,大哥(朱重四)也先走一步(其实还有大哥的儿子圣保,那年,朱元璋17岁),全家需要安葬,但却没有坟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家租种田地的地主刘德去根本不管不顾,还经常叱骂我,邻居们都非常为我们家伤心。就在这时,刘德的哥哥(刘继祖)慷慨地给了我们一块儿地。

本文的主人公刘继祖何许人也?他字大秀,濠州人。他是元朝的胜国总管(从三品)刘学老的儿子。死后葬在了凤阳孤庄村。刘继祖这个人继承了他的父亲乐善好施、热心公益的情怀。据说,他和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关系还可以,而且两家做了5年的邻居。

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从镇江句容迁居到泗州盱眙杨家墩,生下了大伯父朱五一(寿春王,生有四子朱重一到四)和仁祖(朱五四,后改名朱世珍,生四子儿女即朱重五到重八)。朱五四又迁居到了钟离县(凤阳)东乡,也就是如今的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燃灯社区金桥村。之后,在这里生下了朱元璋。至正四年(1338年)迁到钟离西乡,也就是今天的凤阳临淮镇汤府村附近,那时朱元璋11岁。

次年12岁的朱元璋又迁徙到了太平乡孤庄村,也就是今西乡二十营村。其实,因为朱家比较穷,经常处在迁徙状态。到了孤庄村之后,朱五四和刘继祖的关系不错,那个时候,天下不稳,为了保护相亲。刘继祖组织了民兵武装——社会。朱五四、朱重五都是社员,刘继祖是社长。

http://p3.pstatp.com/large/3206000336bc4f259d47


2.赠予坟地——皇陵

至正四年(1344年)凤阳先是爆发旱灾、蝗灾,庄稼都被蝗虫吃了,接着又是大瘟疫。这年四月,朱五四、朱重五、朱圣保先,以及朱元璋的母亲先后去世。

当时,朱元璋的两个姐姐已经出嫁,重六、重七都做了上门女婿。17岁的朱重八帮着嫂子,带着一个侄儿一个侄女,去找刘德寻求助。无奈刘德辱骂一番,根本不管。正好刘继祖的儿子刘秀在叔叔家中,回到家中告诉了父母,朱重八无地安葬父母兄侄。

“(刘)继祖与妻娄氏辄启太祖:吾饶于地,曷不谓我,任择用,岂吝耶?”

后世写这些话的时候,用的字很讲究“启”,刘继祖说得很明白:我有地呀,你咋不跟我说呀,随便你用,我不会吝惜的!

别小看这个举动,朱重八不能安葬父母兄侄,作为儿子、作为兄弟,其心里有多么悲伤呀。刘继祖的这个举动,让朱元璋记了一辈子。

http://p3.pstatp.com/large/3213000053c5c019c868

皇陵碑


3.朱元璋对刘家的照顾

1347年,朱元璋游走四方乞讨后曾回孤庄村看望刘继祖等人,朱元璋的嫂子带着两个孩子回了娘家。到了至正十二年(1352年)闰三月,朱元璋离开了於皇寺前往投军,第二年三月,刘继祖病故、十一月娄氏病故。天下大乱下,刘继祖的儿子刘秀前往投奔朱元璋,成了朱元璋的亲军。

1356年攻下南京后,刘秀也向像其他人一样领兵打仗,然而,朱元璋却以“不忍让恩人之子身处险境”为由执意让他和另一位恩人汪氏干娘的儿子曹秀在自己的身边,并为二人改名。刘秀被改名为“刘英”,原因就是刘继祖字大秀,不妥。曹秀因为是曹家的次子,上面还有儿子,为了纪念自己的干娘改姓汪赐名文。

1366年,刘英以葬父母为由回归故里(死去13年了仍未下葬)。其后,刘氏子孙是老家当中,朱元璋最为信任的家族。在凤阳、中都时代享受着各种各样的优惠,而这种光环、各类优惠、赏赐的绵延时间比明朝立国时间还要长久!

与明朝同寿的家族,凤阳第一家族!

http://p9.pstatp.com/large/3206000336bde5aa2bac

凤阳钟鼓楼

(原创:坐古谈今)


链接:

这位窝囊皇帝吃过败仗、当过俘虏

但临终所做一事让他流芳千古

揭秘:为何朱祐樘堪称历史上最完美的皇帝?

她,是朱元璋一生难以舍弃的“紧箍…

此人拥戴英宗复辟,两句话害死于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