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购物的一点想法——云南八日游之十
| 分类: 老憨家园 |
关于旅游购物的一点想法
——云南八日游之十
旅游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旅游中的购物,其实是整个旅游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是近年来,被扭曲了。新闻中时有因强迫购物引发的游客与导游的矛盾纠纷。
而游费较低的特价团,往往被认为存在被强迫购物的危险。其实特价团也有多种情况,大部分是淡季为了推动旅游而设,让淡季里的交通运输,宾馆餐饮能够运用起来,少挣总比不挣强。还有的是针对特殊人群,在特殊日期的特价,因为门票打折或者免收而降低游费。云南的特价团,既有季节的因素,也有通过特价吸引游客去购物的因素。
应该说,云南的导游与购物,在国内是很有名的也是很特殊的。云南是旅游大省,旅游是其支柱产业之一,政府的重视,业内的竞争,造就了云南导游水平的提高。云南导游的水平确实高。另一方面,云南导游劝游客购物的水平也很高。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感化,威胁,欺骗都有。在云南,旅游公司不但不给导游工资,还要导游按带团的人数上交人头费(据导游说现在还是这样)工资只能通过购物回扣来取得。因为云南是玉器生产制作大省,一件不起眼的首饰玉玩,价格就成千上万,一个团队一场购物下来,购物额都上十几万甚至几十万,至少5%的回扣就相当可观,前几年如果能争取到老板团或者政府官员团,所得就更加可观了。所以,导游虽然辛苦,发财也容意。为了多挣钱,就千方百计让游客购物。在别处,导游一般只是要求游客进购物店签个单,自己领个人头费,买不买没关系,云南导游则是要求游客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购物。在《旅游法》颁布实施前很是疯狂,乱象丛生。他们每人都戴着好多种好几样玉质首饰和把玩件,每一样首饰都能讲出一段故事,从投资的角度,从保健的角度,从信仰的角度,从自尊的角度,从亲情的角度,来大谈购买、佩戴、收藏玉器首饰的好处,提前铺垫;购物前做足动员,也可能采取感情投入,给自费加两个菜,自费给上一瓶酒,让游客感动而自觉购物;一场购物下来,如果所带的团队购买数额不大,导游会大光其火,斥责游客:我的脸让你们丢尽了,你们怎么这么不争气,我们团购物数额是倒数第一!要求下一次购物必须提高等等。

从本次旅游购物的感受来看,《旅游法》颁布实施以后,情况有所好转。导游的表现规范多了,但也不一而足。看遇到的3个导游的表现,前面的几篇游记也有所涉及。第一个游导姓王,名字也没敢和游客说。一见面就说,我是你们这8天的全程导游,陪游陪吃陪住不陪睡,你们要对我好点。言外之意要听他的。其实只陪了我们3天,却故意说要陪8天。第一个次购物,在昆明买普洱茶,他没说什么;第二次购物,是大理的银街买银器的,进之前没说什么,但出来上车后发了一通火,起因是银街店的经理与他说“听到有的游客说我们这个导游是骗子,领着到这里购物”,估计是他编的理由。说别说你们游费有的才千元左右,当然有的2千多,即使花3千4千也不够这8天的费用,政府补贴你们的目的,就是要你们把省出来的钱都用来购物,支持云南,否则,你好意思?等等,又大打悲情牌,说导游如何辛苦,早起晚睡,春节也不能与家人团聚;他们都有业务考核,达不到指标只能下岗。这可能是实话,但说话的口气与角度不行,好像游客欠了他的情,欠了他的帐一般,就容易叫人反感。去丽江的珠宝玉器店,40公里的路程行驶了1个多小时,讲了1个多小时,临下车前他竟然说,为什么将购物安排在中间?就是后面要对不购物的人要采取措施,还要对购物数量了进行登记,他当然不敢的太明白,怕被抓住把柄,但威胁的意思很明显,这对有些游客可能起作用。购物结束后,上车说了客气话“大家都尽力了”就下车走了,换成了丽江导游。丽江的于导就比较质朴,基本没有说这样的话题,只是在进石寨子购物店之前,说了句,你们是我每人50元批发来的,我的工资就靠大家了。西双版纳的吴导也只说她有指标,要靠大家帮忙。其实,到了丽江和西双版纳,游客购物也不少,像有的游客说的,昆明是洗衣机,丽江是榨汁机,西双版纳就成了烘干机,游客身上一点油水也没有了。即使这样,好些游客采取交押金签合同的方式也要买东西。

作为游客,个人的喜好不同,家庭经济条件各异,在购物上会有很大差别。但购物是绝对的,不购物一点的很少。尤其到了云南这样的“购物天堂”。一是被导游“洗脑”是一定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例如“缅甸翡翠现在资源已经枯竭,再不买就没有了”,“黄龙玉很有保值价值,趁现在价格不很高赶快买”等等,都会对游客起作用。二是人们都有从众心理,见到大家都买,自己也就想买。如我们团有的游客就是愿意报特价团来专门来购物,有个烟台老乡在石寨子一次就买了5万元的,说暑假还要再来买,有个邢台游客一次买了8万元的黄龙玉摆件,这些绝对对别人有影响。在那个环境和氛围中,刷卡购物,导游高兴,售货员笑脸相迎,又不用支现金,是很惬意的事情。三是只要经济条件允许,都想买一点心仪的东西,现在条件好了,买点玉玩很正常。所以,本来出去不想购物的,我们也买了一点。但前提是,要有个好心情。导游要尊重顾客,理解顾客,绝不能对游客进行威胁利诱,也不能进行坑蒙拐骗。否则,前者当场就引起顾客的反感,何必花钱买气生,更不想购物了;后者顾客以后发现会后悔,上当一次,更不会再轻易购物。如果导游尊重游客,比较坦诚,获得游客的好感,游客反而会相信导游,愿意购物。即使有的游客做铁公鸡一毛不拔,也很正常,既然旅游公司推出特价团,明确执行”五个标准,三个承诺,双倍赔偿,让顾客10分满意”,承诺“不强制购物”,导游就不能做无理要求,更不能要求大家统一标准,否则,既违反了《旅游法》,也失信与游客,把政府辛辛苦苦打造的信誉给败坏殆尽了。

其实,平心而论,如果说买玉器首饰,还是首推云南,竟它是生产制作大省。当然价格虚高,但毕竟玉质的可信度高一些,挑选的余地大一些。由于资源减少(甚至枯竭)的原因,人为炒作的原因,通货膨胀的原因,玉器的价格是这几年一直暴涨,记得2011年暑假去的时候,貔貅、玉镯、观音挂件一般的也就几百元钱,现在最便宜的也千元以上了。等到经济条件好一些,或者感兴趣了想买的时候,它的价格可能更高了,就这一点说,早买了,也算“保值”吧。再说,商家的信誉与服务质量也确实提高了,有个游客买了个手镯第二天不满意想换,打了购物店的电话,有专车接到店里,任意挑选更换,直到挑到满意的为止,再派车将游客送到了驻地。
总之,特价团可以参加。一要保持清醒,经得住诱惑,尽量不冲动购物,二要对不良导游,必要时做有理有据有有节的抗争,保障自己的权利,利益受侵害时,在第一时间给所报团的旅游公司打电话,获得支持;三是脸皮不可太薄,不可太敏感;四是相中的特产该买还是要买一点,有时不买也后悔;条件允许可以多买一点,但别买太贵的东西,就是上当吃亏也不大。至于自费项目,感兴趣就参加,不感兴趣或怕花银子就不参加,因为是纯属自愿,不能强迫。本次旅游的随想已拖拖拉拉写了10篇,也到此为止。
前一篇:版纳野象谷见闻——云南八日游之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