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6种奶,千万不能给宝宝喝!

标签:
饮食禁忌喝牛奶错误杂谈 |
分类: 育儿宝典 |
这6种奶,千万不能给宝宝喝!
奶是人体钙的最佳来源,钙磷比例非常适当、利于钙的吸收。此外,磷、铁、锌、铜、锰、钼等元素含量都很多,所以,各类奶制品一直都是宝宝必不可缺的营养食品。奶制品的好处不需多说,但给喝奶一定要讲究,这6种奶千万不能喝,否则,可能会害了宝宝哦!这6种奶,千万不能给宝宝喝!
错误做法一:微波炉热奶时间过久,或煮沸
很多小宝宝食量小,妈妈奶粉冲多啦、或者是瓶装的牛奶喝不完,很多妈妈会用微波率或者奶锅将剩下的冷奶加热后再给宝宝喝。加热奶没什么问题,但一定要注意加热的时间和温度。微波炉加热原理是利用微波引发奶内部水分子的剧烈震荡,水分子间因为震荡而彼此摩擦产生高温高热,使奶升温。加热时间过长,会使奶中的蛋白质由溶胶状态变成凝胶状态,导致沉积物出现,影响奶质。而且加热时间越长,温度越高,营养的流失就越严重,饮用250ml的奶加热1分钟就够了。同理,牛奶如果煮沸,钙会出现磷酸沉淀现象,从而降低奶的营养价值,奶中的乳糖就会出现焦化现象,而焦糖是致癌物质哦!这6种奶,千万不能给宝宝喝!
错误做法二:怕宝宝吃不饱或营养少,将奶粉冲的过浓
奶粉并不是越稠越好,0-1岁的宝宝脏腑是十分娇嫩的,承担不起过重的负担与压力,常吃过浓牛奶的小宝宝,会引起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时间长了,宝宝的体重不但不能增加,严重时,还会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肠炎。宝妈们千万不要爱宝心切却害了宝宝。
错误做法三:可以给宝宝添加果汁啦,放在牛奶里一起喝
很多妈妈在小宝宝4个月就开始给宝宝添加果汁了,起初添加的果汁量是非常少的,于是,有些妈妈将少量果汁添加在牛奶中,让宝宝一并喝下去,这样做是不科学的。牛奶中的蛋白质80%是酪蛋白,酸性水果如橘子、柠檬等含有果酸,酪蛋白和果酸一旦结合就会发生凝结现象,就会影响牛奶的消化和吸收。这6种奶,千万不能给宝宝喝!
错误做法四:将补钙剂混入牛奶一起喝
有些宝宝父母觉得牛奶里本来就含钙,所以补钙剂加在牛奶里很合适啊,宝宝喝奶时同时补钙,一举两得。但真实情况是:如果将补钙剂加入牛奶,过多的钙离子,会与酪蛋白结合,使牛奶出现凝固现象。另外,钙还会和牛奶中的其他蛋白结合产生沉淀,特别是加热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了。不仅不能补充更多的钙,连牛奶本身的钙质和营养都破坏了。这6种奶,千万不能给宝宝喝!
错误做法五:米粉、奶粉混合给宝宝冲服
宝妈千万不要把米粉加在奶粉里一起冲调给宝宝喝。配方奶粉有其专门的配方,若加入其他如汤汁、米粉,都会改变其配方,降低营养成分,这等于减少了奶量。牛奶中的酪蛋白,会降低宝宝对鸡蛋米粉中蛋白质的吸收率。长期把米粉调在奶粉里吸允,也不利于宝宝吞咽功能的训练,对日后进食会形成障碍。所以,给宝宝添加辅食,要单独添加哦!这6种奶,千万不能给宝宝喝!
错误做法六:宝宝生病不爱吃药,混到奶里一起喝
宝宝生病不爱吃药是个让爸妈很头疼的难题,把药溶在奶里给宝宝喝,貌似是个办法,事实上是个错误的做法!牛奶中有许多钙、铁等离子,能生成稳定的结合物或难溶性的盐,出现凝结现象,在药物表面形成一个覆盖膜,使药物难以被胃肠道吸收,有些药物甚至会被这些离子破坏。如果用牛奶送服此类药物,会大大降低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影响治疗效果。(嘟嘟医生)
链接:
这五种喝牛奶的方式,全错啦︱可爱宝宝直摇头
中医认为牛奶味甘,性微寒,入心、肺和脾、胃经,具有滋润肺胃、生津润肠和补虚的作用,可以治疗营养不良、久病体虚、噎膈反胃、消渴、便秘等病症。
虽然牛奶确实是个好东西,营养丰富又健康,但牛奶还要喝得正确才有效果。以下给宝宝喝牛奶的误区,看看你有没有?
误区一、牛奶越浓越好
解读:太浓可能损伤消化器官
有的家长唯恐新鲜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奶粉。其实,婴幼儿脏器娇嫩,受不起过重的负担与压力。奶粉冲得过浓,或者在新鲜牛奶中掺入奶粉,其营养成分浓度升高,超过了婴幼儿的胃肠道消化吸收限度,不但消化不了,还可能损伤消化器官。
误区二、加糖越多越好
解读:会让孩子虚胖、抵抗力差
加糖是为了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给的热量,如果加糖过多,导致过多的糖进入婴儿体内,会将水分潴留在身体中,使肌肉和皮下组织变得松软无力。这样的婴儿看起来很胖,但身体的抵抗力很差,医学上称之为“泥膏型”体形。如果过多的糖贮存在体内,还会成为一些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龋齿、近视、动脉硬化等。
误区三、牛奶和糖一起加热
解读:高温下会产生有害物质
有些家长把糖与牛奶加在一起加热,这样牛奶中的赖氨酸就会与糖在高温下(80℃-100℃)产生反应,生成有害物质糖基赖氨酸。这种物质不仅不会被人体吸收,还会危害健康,尤其对小儿危害更大。因此,应先把煮开的牛奶晾到温热(40℃~50℃)时,再将糖放入牛奶中溶解。
误区四、牛奶加巧克力
解读:可能导致缺钙、腹泻
液体的牛奶加上巧克力会使牛奶中的钙与巧克力中的草酸产生化学反应,生成“草酸钙”。从而导致缺钙、腹泻、少年儿童发育推迟、毛发干枯、易骨折以及增加尿路结石的发病率等。
误区五、牛奶加米粉
解读:可能形成进食障碍,降低营养吸收
牛奶中含有酪蛋白,会降低宝宝对米粉中蛋白质的吸收率。长期把米粉调在牛奶里吸允,也不利于宝宝吞咽功能的训练,对日后进食会形成障碍。(人民网健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