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值得收藏: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

(2015-09-21 05:03:23)
标签:

文学奖项

茅盾文学奖

李佩甫

繁花

苏童

分类: 文学艺术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揭晓 

值得收藏: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第一次设立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文学奖项之一。茅盾文学奖是茅盾先生将自己的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的,在中国文坛的影响较大。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于1981年设立。此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奖项每四年评选一次,参评作品需为长篇小说,字数在13万以上的作品。尽管仍有颇多争议,但茅盾文学奖依然不失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学奖项。自2011年起,由于李嘉诚先生的赞助,茅盾文学奖的奖金从5万提升到50万,成为中国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项。

2015年8月16日,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揭晓,格非《江南三部曲》、王蒙《这边风景》、李佩甫《生命册》、金宇澄《繁花》及苏童《黄雀记》5部作品(按得票数排序)最终获得本届茅盾文学奖。

评选过程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由铁凝担任主任,李敬泽、阎晶明任副主任。根据最新修订的《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评奖委员会主任主持评奖工作,不参与投票,副主任及委员采用实名方式投票。投票过程在纪律监察组监督下进行,并由北京市方正公证处公证。评奖范围为2011年至2014年间出版的长篇小说,共有252部作品参评,比上届增加74部。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聘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62位作家、评论家和文学组织工作者组成评奖委员会。

2015年3月15日,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参评作品征集工作启动,4月30日结束。评委对作品进行了认真阅读、深入讨论,经过5轮投票,2015年8月12日进行了第五轮投票。最终金宇澄的《繁花》、苏童的《黄雀记》、王蒙的《这边风景》等10部作品获得提名,将角逐最后的大奖。

2015年8月16日,经第六轮投票,产生了五部获奖作品并向社会公布了实名投票情况。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将于9月下旬在北京举行。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提名作品(以作品出版日期为序)

序号

作品名称

作者

出版单位

出版日期

1

《生命册》

李佩甫

作家出版社

20123

2

《江南三部曲》

格非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24

3

《北去来辞》

林白

北京出版社

20131

4

《繁花》

金宇澄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3

5

《这边风景》

王蒙

花城出版社

20134

6

《黄雀记》

苏童

作家出版社

20138

7

《喀拉布风暴》

红柯

重庆出版社

20139

8

《耶路撒冷》

徐则臣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43

9

《吾血吾土》

范稳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410

10

《活着之上》

阎真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412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以得票多少为序)

序号

作品名称

作者

出版单位

出版日期

1

《江南三部曲》

格非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24

2

《这边风景》

王蒙

花城出版社

20134

3

《生命册》

李佩甫

作家出版社

20123

4

《繁花》

金宇澄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3

5

《黄雀记》

苏童

作家出版社

20138

 

 

《江南三部曲》是著名作家格非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酝酿构思,沉潜求素,到2011年终于完成定稿的系列长篇巨作,呈现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内在精神的衍变轨迹。江南三部曲分别是指:《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

《这边风景》是王蒙六七十年代下放新疆农村劳动期间创作的长篇小说,因各种缘由未曾付梓,但在《王蒙自传》和各版本评传中都有所提及,因而是一本早有耳闻却迟迟未露面的小说。小说反映了汉、维两族人民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的真实生活,带有历史沉重的份量,又将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塑造得极为生动,悬念迭生,独具新疆风情。

《生命册》是李佩甫“平原三部曲”的巅峰之作。作品主人公“我”,是一从乡村走向城市的知识分子,一个“背负土地行走的人”。他从乡村到省城,从省城到北京,再从北京到上海,一路走来,“我”的身份也从大学老师、北漂者枪手、南方股票市场上的操盘手,到一家上市公司的药厂负责人。“我”是一个深刻、冷静,内敛、节制,不偏执,不轻狂,有着一切自省者的特点和带有知识分子尊严的人物,所以自始至终都在默默地观察和审视着周围的一切。

《繁花》是一部地域小说,人物的行走,可找到“有形”地图的对应。这也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延伸了关于上海的“不一致”和错综复杂的局面,小心翼翼的嘲讽,咄咄逼人的漫画,暗藏上海的时尚与流行;昨日的遗漏,或是明天的启示……即使繁花零落,死神到来,一曲终了,人犹未散。

《黄雀记》延续了苏童惯常的小人物、小地方的叙事风格和节奏。故事并不复杂,就是一桩上世纪80年代发生的青少年强奸案。分为三章:保润的春天、柳生的秋天、白小姐的夏天-三章的标题暗示了三个不同的叙事视角。(中国作家网)

链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