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出阳光男孩?

标签:
家长课堂培养男孩阳光男孩淘气育儿杂谈 |
分类: 家教园地 |
怎样培养出阳光男孩
别再抱怨你家的男孩过于淘气,男孩旺盛的活力是天赐的。不仅如此,男孩天生就比女孩好冲动,喜欢冒险,更具攻击性。想要培养出阳光男孩,要讲究方法!
想要培养出阳光男孩 妈妈就得忍受他的淘气!
养男孩 就得忍受他的淘气
别再抱怨你家的小男孩过于淘气,男孩旺盛的活力是天赐的!造物主在男孩身上“添加”了高出女孩15倍之多的睾丸素,而使人情绪平静的血清素,男孩却比女孩要低得多,因此,男孩天生就比女孩好冲动,喜欢冒险,更具攻击性。
“不要跳!”,“安静点!”,“给我坐好!”这可能是妈妈对男孩子说得最多的话,如果孩子不听话。你会非常恼火。可如果孩子真的规规矩矩听从了你的指令,你可能又发现,他变成了那种胆子小、容易紧张的男孩,如何把他变得野性点,可能又成了你面临的一个新难题。
要在这个矛盾中求真理,妈妈们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按照自己女性的原则标准,要求孩子那么顺从听话。在城市里,男孩子的冒险和探险的机会越来越少,天性容易被扼杀,妈妈们如果还去做更多“要听话”的要求,男孩子就更难彰显自己的天性。想要培养一个真正的阳光少年,你不得不忍受他在沙发上狂奔乱跳,忍受他拆掉你的手提电脑,忍受他登高爬梯,总之,忍住对自己的安静和安全被搅乱的焦虑,让你家男孩的天性有自由的生长发展的机会。
那么,具体要怎样做,把握怎样的度,才能培养出一个身心健康的阳光男孩呢?

以下是心理专家的五个建议:
1、小男孩需要多抱抱
在孩子(无论男孩女孩)1岁半之前,怎么宠爱都是不过分的,特别对于男孩,因为他们跟成人对视的时间更短,成人要特别注意多抱男孩,让他们的肌肤得到触摸满足,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2、男孩需要独立的空间
男孩成长到大约2岁,就开始了独立的第一步。从这时开始,父母要有意识地给他创造适当的独立空间。2-5岁的男孩会越来越多地显露自己的个性,这时,孩子容易发火。爸爸妈妈不要过多压制他的反抗,而要多多理解他,否则可能会阻碍他内在自我的发展,破坏他一生的性格。
3、理解男孩的特殊表达方式
由于体内睾丸素的作用,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愤怒,更需要发泄,所以,在对你不满意或者他心情不好时,他就摔门、砸东西、喊叫、甚至敲墙。其实,这是小男子汉成长中的正常行为。你应该告诉他什么是更好的表达方式,他有能力、有责任也有时间去调整自己。同时给他发泄的机会,允许他喊叫,甚至指定一样东西比如沙发或者沙袋等,让他捶打。
4、理解男孩的固执
做不到的事情,一定要去尝试,这也是睾丸素的作用。从襁褓期开始,男孩就不像女孩那样心安理得地接受挫折,也不喜欢接受别人的建议和帮助。通常他明明知道自己力所不能及,却还是要坚持不断地尝试。男孩子对自己情绪的处理,也比女孩子缓慢许多。这时,妈妈应该相信我们的小猎人对自己的判断能力,并且给他足够的时间调整自己的心态。如果你硬要他不做某件事,或者强迫他接受你对他的帮助,才会使他产生真正的挫折感。
5、男女有别,他的注意力真的不如你
你说了好几遍,他也没听见。你觉得他是故意不听你的话,所以你很生气。但事实是他就是没听见。男孩的听力不如女孩好,特别是在他们非常专注地干一件事的时候,根本听不到第二种声音。这时,你不要呵斥他,你越呵斥,他越排斥这种噪音。你应该走过去、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抓住他的手,对他温和地讲话,他才容易把注意力转到你身上。(
网易亲子综合)
链接:
在让男孩更像男孩——培养阳光男孩的几点体会
对我来说,带小学二年级的确是一个挑战,但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因为我可以从低段到高段去跟踪学生,研究各年段学生的特点,学习、借鉴并尝试各种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为了让这块试验田有个好收成,我时刻警醒自己不能有丝毫懈怠。由于学生异动等种种原因,导致我们二(4)班男女生性别比严重失衡(男生29人,女生15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两倍)。因此,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自然将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男生。
一、现状:如今女生强于男
刚接这个班的时候,我发现女生很有朝气,而男生阳刚之气明显不足,女性化倾向非常普遍。
1、言行举止不阳刚。班上的男生都不怎么发言,而且有十几个同学很害羞,声音特别小,甚至在最简单的环节——开火车读生字时都只见嘴动,不闻其声。赵霄阳等4个同学说话的语气语调男不男,女不女,奶声奶气,还有几个同学觉得好玩,跟着他们学那种娘娘腔。去年国庆前排集体诗朗诵时可真是急死人,不论怎么排练,29个男生的声音都没有15个女生的响亮,男领诵挑来换去,选不出一个刚性十足的。还有几个男生甚至动作也有点扭扭捏捏,下课后爱玩女孩子玩的游戏,爱做女生喜欢的运动。
2、养成教育较欠缺。上课时总有王宇桀等“八大金刚”不停地捣乱,按下了葫芦浮起了瓢,我见过很多不守纪律的学生,还真没见过这么随意,这么管不住自己的。放学站队时,最后四排的男生总是脚不停手不住嘴不闲,无论你怎样声嘶力竭地喊,始终收效甚微。就连升旗这么严肃的时刻,仍会有几张小嘴在老师的反复制止下窃窃私语。除纪律外,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养成教育也不太理想。
3、心理承受很脆弱。刚转来的黄子轩,表面看起来是一个很阳光的男孩,就因为写字速度慢,听写跟不上,也要哭上一阵。同学之间玩耍,稍有摩擦,两个都会气得脸红脖子粗,老师一句批评,就会引来他们两行泪。
二、原因:从来纨绔少伟男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小树在温室里是永远也长不大的。
1、家庭教育性别缺失。为了“养家糊口”和追求更大的事业成功,许多孩子的父亲都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交给家里的老人和妻子,使得孩子缺少挫折锻炼,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在去年十月举行的“教学开放周”活动中,我在清点到校家长人数时留意了一下,听课的35个家长中有30个是女性。后来我又在班上做了个统计,29个男生中1个来自单亲家庭,8个由爷爷奶奶带(当然主要是奶奶),13个主要由妈妈带。有的孩子说,爸爸从来没看过他的家庭作业。祖辈的溺爱,母亲的温柔,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孩子能阳刚起来吗?
2、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不让做这,不让做那,整天关在家里,生怕孩子出去招灾惹祸,缺少挫折教育。
3、学生接触的女教师偏多。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老师基本上“娘子军”。前不久,我出去学习了一次,东宝、掇刀和市直一行20人中,只有4个男老师,我们在一起开玩笑说这是“活力28”——1比4。问及其它学校,都说男老师是稀世珍宝,四年级以下,别说语文,就连数学也没有男老师代。当然不是说女老师代不好,有很多女老师,像我们身边的罗灵芝等老师,方法得当,引导有方,刚柔相济,教出来的学生同样充满自信,落落大方。
三、尝试:春风能度玉门关
为了让男孩子更阳光,女孩子更大方,我结合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了一些尝试。
1、营造阳光氛围
(1)教师言传身教。不管天多冷,每天早上,我总会在7:30前来到教室;教室里,我从不乱丢乱扔,经常弯下腰去捡垃圾,就连写剩的粉笔头也要放到专门的盒子里;学生擦完黑板后,我总要补擦两下,直到干干净净,再用卫生纸抹去手上的粉笔灰;吃饭的时候,自己也尽量不说话;讲课的时候,我力求让最后一排的同学听得清清楚楚;在黑板上板书,我也从来不随心所欲,努力把字写工整,写大气,写有劲。这样做就是要把自己阳刚的一面展示给习惯于模仿的学生。
(2)环境健康向上。我经常给孩子们讲一些英雄故事,《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篮球巨星姚明,汶川地震中小林浩,一个个英雄形象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我有时也会用电脑放一些催人奋进的歌曲,如98年世界杯的主题曲《go
go
go》、奥运会歌曲《超越梦想》、热播电视剧插曲《天路》,还有孩子们喜欢的《黑猫警长》;下课了,我也会和几个男生扳扳手腕。在这种充满朝气的环境熏陶下,不少男生的崇拜对象都发生了变化。
2、搭建展示平台
(1)晨读——“今天我做主”。通过观察,我发现上课读书声音小的几个男孩其实下课后嗓门也挺大的。为了培养他们的自信,除了在课堂上多鼓励外,我决定从晨读抓起,要求尽量提前20分钟到校,希望“每天读书一刻钟,全班个个会朗诵”。先由金丽娜等几个女生领读,再培养出王子乐几个男领读,接着让声音小的几个男孩拜他们为师,再慢慢把他们也推上台去当领读。没多久,这几个孩子不仅读书声音响亮了,而且能在讲台上指挥若定,还不时走下台来批评读书不认真的同学,很有将军风度。
(2)练字——“瞧我多认真”。因为我自己的字写的不好,我不想我的学生再有这种遗憾。我要求孩子们把午休1:30后的半个小时的机动时间拿出一刻钟来练字,并提出了“练字抽时间,胜过司马彦”的期望。其间的纪律由培养起来的几个男子汉轮流管理,我只是偶尔巡视一下,提提要求,做做指导。可别小瞧这些个小男生,管理地井井有条,时而纠正别人的写字姿势,时而对开小差的进行警告,下面的学生也练得特别认真,特别是男生的字进步很大,一个个的字写得刚劲、豪放。当然啦,每个月还要评出“小书法家”进行奖励。
(3)竞争——“一定超过你”。根据基础知识、上课纪律、作业习惯等方面的情况,我把全班分为了11个小组,每组四个人的情况基本相似,相互之间开展结对竞争,在各方面努力超过其他组员,比一比,看谁听讲最认真,读书有感情,写字最漂亮,摘抄最工整,周记最生动,听写得全对等等。因为是和自己差不多的同学比,他们一个个信心满满、劲头十足,慢慢改掉许多不良习惯,努力给同学和老师一个好印象,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公平竞争氛围。
(4)生活——“男儿当自强”。我经常和家长交流,希望父母亲不管工作有多忙,都要尽可能地多和孩子接触、玩耍,从事家务劳动,增强责任感。尤其是父亲,要以“大朋友”的身份带孩子到室外去、到大自然中去,和孩子踢足球、打篮球、放风筝、爬山远足、玩捉迷藏、摔跤等游戏和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运动带来的激情、成功带来的喜悦。现在,孩子的周记都有事可写,不再干瘪无味了。教室里,倘若值日生忘了檫黑板,我一个眼神,立马就有几位“勇士”争先恐后抢着擦,每天中午教室里拖地也不用老师亲自出马了。我经常笑着和曹老师说,以后都可以享他们的福了。
3、创新激励机制
诚然,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怎么夸呢,是不是一节课下来不停地说上n个“你真棒”才好了,我很茫然。在参观学习各班的“班级文化建设”后,我借鉴四(3)班评选“乐学小博士”的经验,又在各种单项奖励的基础上设立了一个综合奖——
评“学习之星”,这也是班上的最高荣誉。评比依据是:1、自觉有感情地大声晨读;2、上课认真听讲,不讲话,不做小动作,积极举手发言;3、课间活动健康文明,不疯赶打闹;4、按时午睡,不影响他人,睡眠质量高;5、每天认真练字一刻钟,效果好,进步大;5、做操和放学时路队整齐;6、按时完成作业,书写整洁;7、关心集体,遵守纪律,帮助同学,待人有礼貌。“学习之星”每周一评,每次4人。每小组推选出本周进步最大的1名同学,全班提名11人作为候选人,实行差额选举,学生举手表决,获奖者在光荣榜上得到一颗星,并奖棒棒糖1颗。我送给他们的口号是“我很棒,我获奖,奖什么,棒棒糖”。为了保证绝大多数同学一个学期下来都能有一次机会,我们要求每人原则上不能超过两次。高其佩等几个落选的男生多次问我怎样才能当上“学习之星”,吃到老师奖的棒棒糖。我告诉他们,只要不断进步,每个人都有机会。
四、困惑:众人划桨开大船
培养男孩子的阳刚之气,远非教师个人唱“独角戏”所能及,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方能奏效。(大漠孤烟的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