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说《年终关怀》(文字暂佚名、插图孙文然)

(2021-05-21 22:32:28)
标签:

南方周末

孙文然

小小说选刊

新民晚报

小说月刊

分类: 我的插图创作
小说《年终关怀》(文字暂佚名、插图孙文然)
年终关怀

一个临近年边的夜晚,夜深人静,周家突然传出疹人的哭号声,一下子将如绒布般的黑夜撕裂了,哭号声一浪盖过一浪,惊得左邻右舍纷纷蹿出热被窝,裹上老棉袄赶来。风像在冰库里存了一整年后刚取出来似的,大家在周家大门外冻得瑟瑟发抖。
要命的是,周家的门怎么也敲不开。
许久,大门总算开出一条窄缝,探出一个戴皮帽的瘪脑袋,怪吓人的。总以为是老爷子……难不成是老太吗?可今儿个白天还看到她出门来着,健朗得很呢。哭号声戛然而止,但有残余哽咽。老爷子让他们回吧,他说家里好得很,都回吧。他说后就阖上那条窄缝,把人扔回黑窝里。他们的心比身体更冷,有人骂娘,大家散了,可没走几步,又听到爆竹般的哭号声。
奇怪!没事儿哭得那么起劲儿干吗?
第二天,周家人一个不少,都好好的。
大家不免好奇,但周家人个个三缄其口,就连十三岁的孙子也摇头不语。
老爷子常年戴顶皮帽,蓝底黑条,顶上有个蒂,像半只镂空的西瓜扣在头上。冬天戴帽理解,但大夏天他也戴,别人替他热煞,他倒不热,施施然地进出,于是就有人叫他歪戴帽,尽管他戴得很正。他国字脸上眉毛短黑,像一撇一捺的毛笔墨迹,嘴巴却比女人还小,远看圆脸上只长眉毛不长嘴,但他恰恰是靠嘴巴吃饭的。
老爷子是高级中学的特级教师,育人有奇招,桃李满天下,逢年过节,总有显赫的学生赶来城郊家里拜访恩师,连他头上的皮帽都有光。唯一堵心的是独养儿子不入调,书不好好读,只晓得逃学,在街头瞎混,打架斗殴,成天忙着败坏他的声誉。高中勉强毕业,也不工作,跟一帮二流子在午夜的街头耀武扬威,蓝蝴蝶文手,称什么蝴蝶帮,偷鸡摸狗,调戏姑娘,不被拘留才怪。呵呵,这浑小子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好像进过局子是阿Q头上发光的癞疤,恃强凌弱,成了人见人怕的街头小霸王。两年后,方才进钢厂当了名钳工,把老爷子光芒万丈的大圆脸都丢尽了,气得老爷子连周日都不回家了,眼不见为净,住在城里自得其乐。
岁月匆匆,老爷子退了休。头几年又是返聘,又是执教培训机构,七八年折腾下来,老爷子突然累了,回家。家里阴冷如铁,老太像块冰,冷风阵阵;儿子是一身甲胄肆横行,行言犹如螃蟹;儿媳妇倒是个小媳妇,成天哆哆嗦嗦,不敢发出半点儿声音,就连孙子,他有心辅导作业,也反驳他,老师说不是这么做的……老爷子不禁被现实吓到了,这个家赛过把几个陌生人硬生生地捆绑在一起。
可是他呢?
以往四十年都是空缺,不在场。
老爷子看不惯,说老太,老太就反问他早干吗去了;说儿子,儿子两眼一瞪,要你管;唯有儿媳妇,永远是脑袋像断了颈的向日葵扣在胸前,双手握在腹前,听他说时不动,也不语。
老爷子脱下皮帽,怒挠头皮。
老爷子像在油锅里煎熬,从每个后悔的夜晚含恨死去,又从每个吵闹的清晨无望地醒来,但热闹的是左邻右舍,以及门前的街道,家里阴冷,家人就像默片里的人物,进进出出,悄无声息,就连老太也是出门到街上,才与人言笑,才像个活人。当他倾听到外面阳光般的笑声,感到莫大讽刺,甚至是莫大的耻辱:一家人彼此将心门关得死死的,却对外人无限制地敞开。这不是有病吗?他真想一觉不醒,世间太多不易化解的怨恨,郁积于胸。
冬天了,老爷子病倒了,在医院住了个把月,不见明显好转,回家又静养半个月,日见消瘦,渐渐露出下世的迹象。这天晚上,也就是临近年边的那个晚上,他把家人都叫到床前,语重心长地说:  “我恐怕是不行了,你们有现在不说将来会遗憾终生的话,可以说了。我也想听听,在我还听得到的时候,说不定以后就听不到了。”
儿子依旧像石柱般杵在床前。
儿媳妇跪倒在地,哆嗦道:  “爸,我们做错了啥,你尽管骂。”
老太在孙子的挽扶下,欲言又止地望着他。
老爷子双手叠在胸口,闭上眼道:  “你们权当我已撒手人寰,哭一哭我,哭一哭自己吧。” 
可是谁敢呀!
“你们都没错,错的是我。”老爷子叹息道,  “儿子,我应该管好你、培养你,而不只是让你毕业、不受罚、有份工作……”说着就泣不成声,老泪泉涌。
“呀?”难怪他还能毕业,拘留了一夜就出来……儿子身上的铠甲土崩瓦解了。
心门一打开,就刹不住车,一家人掏心掏肺,哭得稀里哗啦的,最后成了集体号啕。
是悲从中来,还是喜从中来?谁也分不清,谁也没心思分,任由热泪畅流。当听到急促的敲门声一阵高过一阵,大家都愣住了。老爷子说我去。在他的坚持下,儿子、儿媳妇慌忙给他穿戴整齐,戴上皮帽。老爷子在儿子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出来开门。
不仅仅老爷子,全家人都彻底死过一次,又在第二天黎明重生。
邻居最终听说了,就劝老爷子,这种事是不作兴的,怕染了晦气。
老爷子不信邪,他说:  “聆听前世,清视在下,鉴莫近于斯矣。”
家里暖融融的,新年很快到了。
(选自《小说月刊》2021年第3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