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为了谁》(文字徐社文、插图孙文然)

标签:
军事故事会青年博览孙文然小小说选刊羊城晚报 |
分类: 我的插图创作 |

为了谁
○徐社文
雨天。望着对面办公室紧闭的门,突然想起孟和。一年前,孟和就在这里办公。
十年前,孟和作为省委组织部的选调生分到我们处。第一次见到他时,一身正装,兴奋中略显拘谨,宽边的眼镜与他滚圆的脸都透出喜感。他就在我对面的办公室,每天中午吃过饭或是下午忙完手头的事,他都会到我办公室一起聊聊。我们还是老乡,更比别人多了一份亲近。有时晚上加班,完了就找一个小酒馆,一瓶白酒两人分。酒多的时候,孟和的豪情也会陡增。
孟和的老家是安徽大别山区的,家里经济条件很差。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上面还有三个姐姐,一家人节衣缩食供他上完大学,再也没有能力为他将来的生活提供帮助了。大学四年他非常刻苦,每年都是一等奖学金。家里人希望他毕业后回家乡小县城工作,既能照顾到家,生活压力又小一点。但从小就渴望出人头地的他,没有放弃选调生的机会,毅然来到这六朝古都,很幸运地分到省级机关工作。
孟和工作很卖命,在机关的年轻人当中很快就脱颖而出,两年之后就被任命为主任科员,这是有人工作一辈子也得不到的。从孟和进机关的第一天起,就有人帮他介绍女朋友,孟和也很上心,他不止一次对我说等成了家,要把父母接过来享福。望着他每次下班喜形于色地去约会,我很替他高兴。
孟和终于结婚了,但婚结得悄无声息。那天,同事里只请了我,在一个小酒店,摆了四桌,都是双方的亲戚,新娘子是新区一所小学的老师。那天婚宴结束,孟和非要留下我又单独喝了几杯。他喝多了,眼泪止不住地流。从断断续续、颠三倒四的叙述中,我还是听清楚了他的伤心:很多中意的对象,因为他买不起房子而告吹。现在爱人和他家境相似,他们办不起大城市的婚宴,也只能租房子结婚。他发誓,为了老婆,要尽快买到属于自己的房子,再补办一次热闹气派的婚礼。
孟和特别想职务再上一个台阶,但机会总是不给他。他一直是主任科员,一直也没有买得起房子,孩子都上幼儿园了,他那个要补办的热闹气派的婚礼也没办成。就在孟和长吁短叹的时候,终于来了个机会,厅里对下属一个单位的副职进行公开选拔,一路过关斩将,他进入二选一组织考察,但排第二。我想孟和又要没戏,因为第一名实力很强。但最后还是孟和上了。过了一段时间才听说,关键时候有人向省纪委写了第一名的举报信,也有人说举报信就是孟和写的,但我不敢相信。
孟和的事来得太突然,那天下午快下班的时候,厅里炸开了:孟和在自家小区跳楼自杀了。我一下子懵住了,怎么会这样?很快,手机新闻就有了报道:X厅孟姓官员跳楼自杀,亲属称工作压力太大,有忧郁症。我不太相信孟和会得忧郁症,但到底什么原因,不得而知。
断断续续有小道消息说:孟和上任后,正好单位建综合业务大楼,投资2.5亿,一把手很器重他,叫他分管,每一笔付款都需他亲自签字。几个月后他就买了一套房子。跳楼前一周,省纪委找他去了解过情况。
孟和跳楼后,一切又归于平静。其他人又在有滋有味地生活着,他们单位的换了头儿,更有意思的是当时和他竞争的那个第一名也被提拔了。前天,听说孟和的老婆也改嫁了,二婚的婚礼办得相当体面,也算兑现了孟和当年的承诺。只是孟和不在了,他的父母永远不能到城里享福了,他曾经的办公室有人忌讳,也被长期关闭了。
傍晚,在车棚里,突然发现角落里一辆落满灰尘的自行车,仔细一看,链条断了,被人遗弃很久了。心中一颤,孟和,也似这辆自行车吗?
(选自2016年8月8日《羊城晚报》)